邱魯之鄉—韓國安東

【新唐人2010年10月24日訊】社區廣角鏡 (61)“退溪李滉”是韓國儒教文化的奠基人,他在當時以學富五車聞名於世。

如今,退溪的後代還生活在他的故鄉韓國安東。讓我們去得到過“與孔子和孟子的故鄉齊名”這一美譽的安東,聽一聽古聖賢的故事吧。

韓國慶尚北道安東的陶山書院門口,立著一塊刻有“邱魯之鄉”的石碑。這是現已作古的孔子第77代重孫孔德成博士,於1981年訪問韓國陶山書院時題的字。

“邱魯之鄉”是將安東比作孔子的故鄉魯國和孟子的故鄉邱國。這是對尊禮重學、崇尚儒教之地最高的讚譽。

陶山書院是為紀念退溪李滉於1574年修建的書院。

退溪為韓國儒教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並教育儒生們重視品德修養,因而這裏也成為韓國人愛惜的歷史文化財產。

退溪宗宅距書院三公裏,我們在這裏見到他的後代。

李定熙,退溪李滉第16代子孫:“我是家裏的老二,我哥哥是退溪先生的第16代重孫。”

李滉先生的號“退溪”是“退居溪上”的簡寫。

“退出來隱居山澗”充分表達了推卻官職,容身心於自然的意思。

退溪李滉的第16代子孫就退溪先生的品德進行了說明。

李定熙,退溪李滉第16代子孫:“大部分人不是都追求高官厚祿嗎?可退溪先生不在意官職,而醉心於研究學問和教育學生。退溪先生是平生專心做學問的人。”

退溪晚年時,皇帝仍不願放棄他,所以任命的文書和推辭一直持續著。

“雖然他的官職很高,卻不是本人想要的。為了專心於學問,他給皇帝上書辭職達68次。”

退溪擔心弟子和熟人在寫自己的墓碑銘時加進杜撰和誇張的內容,所以在生前就親自寫好了。

“想到別人來寫墓碑銘,或冗長,或加進與實際不符的部分,所以他自己寫好了。”

孔子是中國傳統學問的始祖,每當王朝更替,儒學都會在變遷中發展著,並以理學的形態流傳到韓國。

之後,儒教作為朝鮮時代的建國理念,成為所有統治規範的準繩,退溪在此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深化發展。

現代韓國人的文化中,還留有儒教思想的痕跡,不能不說是退溪先生的功勞。

李定熙,退溪李滉第16代子孫:“在退溪先生的學習方法上,是以『敬』字貫穿一生的。『 主一無適』,就是集中精神,排除雜念,經常保持清醒。用最近的話來解釋,就是集中精力,也有恭敬的意思,但集中的成分更多。”

在朝鮮時代,退溪李滉被譽為學問深不可測的最高知識份子。

“在此基礎上,要做到『知性一致』。學者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知道和做到是不一樣的。在退溪先生思想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知性一致』。”

聽人介紹說,每年有萬餘名韓國公務員、公司職員和學生,來到退溪宗宅附近的儒生文化修煉院學習儒教文化。

傳統文化重視禮節和德行,韓國人尋訪古聖賢的故鄉,可能也是希望在其中找到做人的真諦吧。

新唐人記者孫榮晙韓國安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