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擇校費」 教育體制下的怪獸

【新唐人2011年9月9日訊】中國一胎化政策下,每個家庭都只育有一個子女,也因此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有更多的期盼。據媒體報導,2011年北京市部分重點小學的「擇校費」最高是25萬元。義務教育為甚麼還得繳交高得離譜的「擇校費」呢?一起去了解。

「擇校費」,就是一般所謂的贊助費,或人情關係費、中介費等。儘管大陸當局嚴令中小學不得亂收費,但北京、廣州等地中小學的「擇校費」不降反升,北京知名小學「擇校費」最高達人民幣25萬元,而廣州華僑7萬、東風東路8萬、番禺市橋中心12萬、華師附小16萬,起步至少都要6萬元。

不僅如此,入小學收「擇校費」,小學升初中也收、高中收,甚至入公辦幼稚園也照收不誤。

根據資料顯示,北京地區「擇校費」從90年代的七、八千元一路漲到三萬元,漲幅高達30%。這些費用,以自願捐款的形式,存到指定的銀行賬戶或教育基金會賬戶上,再按70%-80%的比例返還給學校。北京中小學每年「擇校費」產生的收入,大約在15億元左右,估計初中學校可掌控的收入都在10億元以上。

明明是義務教育,學校卻讓「擇校費」由「違法」變「合法」。據家長們說,校方會要求家長填寫「自願贊助」協議書,並且訂立「攻守同盟」,不可以隨便對外透露內容。有學者表示,收取「擇校費」是違法的,所以主管部門和學校都不承認,採取「不報不究」的態度。

記者電話諮詢「北大附小」和「中關村一小」等名校,他們一口咬定只教轄區學生,不教其他學生,也不收贊助費。

長沙劉女士因為交不起昂貴的贊助費,所以只能選擇不需贊助費的學校,雖然如此,學校還是會要求額外交點錢。

劉女士長沙學生家長:「他們說現在一般義務教育不收了,額外交點錢,一個學期是多交二千,一年是多交四千。」

北京普通中學一名王姓女老師說,學校額外收取的費用,初中唸三年要交6萬元,而高中則更多。

王老師北京中學老師:「我問的是我們學校副校長,他說,初中是六萬他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是親自管高中的,但是高中錢一定比它多,但是到底是多少的準確數字,他說不出來,反正比六萬元高。」

住在北京育新區的劉女士說,他們區有一名美國籍學生上高中,只要交贊助費不用考試就可以入學,實際交了多少錢,連他阿婆都說不清楚。

劉女士北京居民:「那個阿婆說只要他上半年,後來上了一段時間,交了有不到十萬,可能七萬還是幾萬,不知道三年還是多少時間,最後他就反正我感覺應該是三年一次性做交費,這是屬於外籍人,因為他美國戶口嘛,美國籍的,實際收沒收多少,就是中間人給介紹人給甚麼就是錢。」

高額的「擇校費」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北京「中關村三小」有「北京最好的小學」稱號,然而,這個名揚京城的學校校長王翠娟等人,2008年卻因貪污案被告上了法庭。

王翠娟在法庭上證實,學校帳外資金超過1億元。而這部分賬外資金,幾乎全部來自「片外」學生入學繳納的贊助費。

新唐人記者劉惠、李庭、王明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