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敢言媒體人再遭清掃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1月3日訊】隨著季節進入深秋,中國國內又刮起了一股掃清敢言媒體人的寒風,顯示出官方新一輪言論管制的手腕更加冰冷嚴苛。
11月1號下午,資深媒體人陳傑人在新浪發微博表示,他在《人民網》江蘇視窗執行總編輯職務已經被終止,理由是他對政府批評過多,是所謂“美國線人”,黨的喉舌不能聘用“不合作者”,包括《人民網》在內的《人民日報》報系今後不得再聘用他。
百姓雜誌前主編黃良天也曾經被作為“不合作者”而遭到解職。
黃良天:「中國共產黨它根本就不否認它的宣傳方針,電台呀甚麼的所謂媒體,作為黨的宣傳工具,那麼你從事這個媒體行業,那你必須成為它的宣傳工具,就是它的喉舌,而不是腦袋,也不是心臟,所以你不能有良心,也不能有自己獨立的思維。」
就在陳傑人發微博的前一天(10月30號),中國《長城月報》主編朱順忠也通過博客和微博發佈了他和新聞團隊一些成員選擇離職的消息。朱順忠發文《有一種力量叫瘋狂 有一種力量叫堅韌》,透露出在現行體制下堅持講真話的媒體人的痛苦。
前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焦國標與朱順忠熟識。
焦國標:「我說你一篇稿子,跟上面說,跟下面說,跟這個說,跟那個說,因為他做主編,他就得應付各方面,一篇稿子能不能用,用了之後的後遺症之類的,我說的這些只是當中的一方面。我非常體會他這方面的痛苦。不能自由發言,自由表達,自由報導,很痛苦,這是真正的痛苦。」
另外,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深受歡迎的原主持人王魯湘在10月8號突然被調換,此後也沒有任何關於他主持節目的消息和行蹤。有消息透露,王魯湘“被下崗”是因為9月24號他在節目中猛批中共強制“和諧社會”,使得大量中國人才窒息於一黨專制下的腐敗之中。
《鳳凰衛視》名義上是境外媒体,而《長城月報》也是在香港註冊,大陸發行的雜誌,他們的主編和主持人同樣由於言論受到中共官方的清掃。
黃良天:「我們所提倡的五四運動的精神現在已經蕩然無存。它提倡的是一種奴性,一種‘工具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寄希望於一時間,一天半天,政治能夠清明,那真的是很天真的。不但是我們新聞媒體人,就是像溫家寶先生這樣的,他的呼籲都沒有用,都是很微弱的。」
朱順忠的最新博客文章中說,如果你們不讓我們講真話,也請回去告訴自己的主子,這個國家總要有一批仁人志士心懷天下。這段話在新浪的微博上被多次轉發。
新唐人記者朱善智 尚燕 王明宇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外媒:中共積極將網路言論審查延伸到境外
2022-01-05 16:52:09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對網路言論審查正加強從境內擴及境外,即使是海外化名在推特發文的輕微批評者,其在中國的家人也可能被警察找上門。中國地方政府近年也在增加這類審查的預算。
-
土耳其中鋒坎特槓中共 稱NBA啟發他為人權發聲
2021-11-11 16:13:37美國職籃NBA波士頓塞爾蒂克的土耳其中鋒坎特近期在社群網站接連對中國人權開砲,還聲援新疆維吾爾、西藏及台灣。他也曾批評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以致父親一度被捕。
-
中資擬收購澳洲稀土公司 媒體:緊掐全球供應命脈
2022-02-14 12:22:34中國企業盛和資源傳出擬收購澳洲上市公司Peak Rare Earths Limited(PEK)的消息;澳洲媒體表示,這顯示中國可能進一步緊掐全球稀土供應的命脈。
-
英國再放寬BNO申請資格 吸引港青
2022-02-25 14:20:10據報導,英國近日再度放寬香港BNO護照持有人的居留申請,目的是吸引1997年後出生的港青;中國外交部則譴責英方的做法。
-
李文亮逝世2週年 中共審查輿論仍繼續
2022-02-08 17:03:067日是「吹哨人」中國醫師李文亮逝世2週年。外媒報導,中國官方自2年前武漢封城即透過發出內部宣傳指令,刪除主流及自媒體文章,及製造「文字獄」來拑制輿論。而這些手段至今仍然繼續。
-
張展傳健康狀況改善 開始自行進食
2022-02-14 17:22:15因報導武漢疫情被判入獄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曾因絕食抗議而生命垂危。張展關注組發起人日前表示,張展的母親今年1月底曾探望張展,指張展身體明顯好轉,開始自行進食,且可行走。
-
發表自由言論遭電刑 中國民眾:願聲明三退
2022-04-15 22:38:41一名中國武漢的居民,因為在網上發表自由言論,遭中共抓捕。近日他表示,願意在大紀元網站上,聲明退出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帶您了解。
-
三星重工、大連東芝停產 員工抗議 中國經濟陰霾現
2021-09-13 13:41:09韓國三星集團持續從中國撤資,近期,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準備關閉,引發公司千名員工遊行抗議,而日本東芝企業大連工廠也宣布停產。外資紛紛撤離,引發民眾對失業、經濟下滑的擔憂。
-
一夜入冬逢限電 北京零下低溫 陸21省下半年低溫
2021-10-18 15:58:34昨天(10/17)早上,中國大陸21個省,氣溫創下今年下半年新低。多地降下大雪,首都北京17日首度出現零下低溫,這也是52年來最早出現的零下低溫,吉林更出現零下19度低溫。在缺電荒尚未緩解的現況下,居民及工廠能不能順利過冬,受到嚴峻考驗。
-
美國人好感度調查 台灣72%排第八 對中創新低
2021-03-03 07:53:38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調查,在列出的18個國家中,美國人對加拿大、英國和法國的好感度最高,分別有92%、91%和87%。至於台灣則排第8,好感度達72%。而中國則是降到空前新低,從1年前的33%,又下降13%跌至20%,在18國中,僅高於伊朗13%和北韓11%。而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則高達79%,蓋洛普認為,由於人們認知到疫情起源於中國,導致美國人對中好感度大幅下降。
-
做負責任買家!H&M女CEO兩次都未被中共擊倒
2021-04-09 16:32:34瑞典平價服飾品牌H&M,因為拒用新疆棉,被中共報復抵制。48歲的H&M執行長海默森,曾被選為瑞典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扛下執行長一職之初,她遭受了疫情對業績的嚴重打擊,始作俑者也是中共。面對新疆棉風波,海默森堅持沒有屈共道歉,並發出聲明說要「做負責任的採購者」,受到了瑞典總理 勒夫文的公開支持。
-
公股行庫竟採購中資ATM設備?黃天牧:將儘快確認處理
2021-03-15 13:10:34全台灣ATM多達3萬多台,不過15日立法院財委會,有立委踢爆,部分公股行庫採購的ATM設備,竟然是中資品牌,甚至今年的維護採購清單中,還採買中資設備,違反行政院去年宣布汰換陸製設備的指示,可能成為資安隱憂,立委要求金管會儘快查明清楚。
-
中國首份疫苗副作用報告引不滿!內部文件揭河北打疫苗9人死
2021-05-30 12:59:33中共這一波疫情在遼寧、安徽、廣州、深圳等聚集性爆發,尤其出現英國、印度變異毒株令民眾恐慌,各地出現爭先恐後排隊搶打疫苗的現象,但中共一直隱瞞、掩蓋因接種疫苗引發不良反應的案例。大紀元獲悉的一份河北疾控中心內部報告顯示,截止4月底河北接種疫苗9人死亡。
-
舉重選手為菲律賓奪下首金 中國籍教練遭中國隊怒言
2021-08-03 13:12:31菲律賓舉重選手海蒂,26日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奪下首面金牌,激勵了菲律賓所有人民。海蒂2019年曾兩度到高雄市鼓山高中訓練,校方特發新聞稿表示,海蒂為人熱情,曾協助指導校內舉重隊,奪金同感榮耀。不過,海蒂的中國籍教練高凱文,卻遭到中國隊怒言相向。
-
麟洋配寫「我來自台灣」奪金牌 中共惱怒斷頒獎典禮直播
2021-08-01 11:50:46台灣羽球最強男雙李洋、王齊麟昨(31日)在金牌戰對決中國「雙塔」組合,以直落二強勢擊敗對手,搶下奧運羽球史上首面金牌。賽後王齊麟興奮地在臉書發文,「我是台灣羽球選手王齊麟。」李洋則說:「我是金門人,我來自台灣。」這場比賽觸動中共敏感神經,大陸網民稱中央電視台略過頒獎儀式不播,並指央視每日賽事回顧報導,也未播出雙塔奪銀畫面。
-
紛紛請辭!聯電前副董孫世偉 離開武漢新芯
2022-03-21 21:18:52再來關心,又有台籍高層離開中國半導體公司。根據平面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前聯電副董事長孫世偉,傳出近期已經離開武漢新芯,卸任總經理兼執行長一職,也結束它在中國半導體的五年生涯。孫世偉是在2017年加入中國紫光集團,並擔任紫光全球執行副總裁。2019年8月,他接任紫光旗下武漢新芯總經理兼執行長,不過這項請辭,是繼高啟全、蔣尚義之後,又一起備受關注案件,媒體報導,業界人士認為,台籍高層相繼離開,代表中國挖角台灣半導體業高層,試圖壯大產業的謀略失效。
-
中共長征火箭失控墜 哈佛專家批 台太空中心關注
2021-05-05 08:35:42來關心,中共發射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日前發射升空,不過美國軍方偵測到,火箭發射後並沒有墜落在指定的海洋點,目前,重達21噸的核心火箭段,正在低軌道上失控翻轉,昨夜已通過台灣上方;哈佛天文物理學家 麥道威(Jonathan McDowell)表示:中共方面非常疏忽,這真的很糟。我們不會讓超過10噸的物體特意不受控墜落。台灣 國研院太空中心指出,預估殘骸墜落的時間,大概是在5月8號到12號,會根據各國監控資訊,修正軌跡模擬結果來因應。
-
中國留學生上海機場排長隊赴美 10萬人民幣票價再現
2021-08-17 14:37:01隨著美國放開留學生赴美限制,近日,從北京和上海機場出發前往美國的乘客人數暴漲,排隊領登機牌的隊伍,竟然長達一公里!
-
央視提前「炫金」出醜 陸奧運選手承受巨大壓力
2021-07-27 16:14:39日本隊桌球混雙以4比3贏過中國隊,不過,中共黨媒央視,卻被爆出比賽還沒結束,就自行發布中國隊獲勝的不實消息;日本媒體還披露,約20位不明中國人士在比賽現場高聲歡呼、揮搖中共五星旗,讓原本該無觀眾的會場,充滿了異樣的氣氛。
-
南韓學者:與中共建交29年 未守國家利益 危機升級
2021-09-11 20:42:06鏡頭轉到南韓,南韓和中共建交29週年之際,日前一場研討會中,南韓學者指出,在倉促與中共建交過程中,當時南韓政府沒有最大限度的確保國家利益。學者還表示,建交29年之際,韓中關係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