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能否造就林書豪傳奇?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2月22日訊】過去一週,「籃球小子」林書豪的炫風橫掃全球。據《福布斯》雜誌估計,23歲的林書豪的品牌價值已經竄升到1400萬美元,在全世界運動員中排名第六,是世界上品牌價值增長最快的運動員。父母都來自台灣的林書豪,也再次引發人們討論:究竟中國能否「製造」出一個林書豪?我們的深入報導。

20號,林書豪再次以耀眼的球技,征服美國職籃(NBA)紐約尼克隊主場的所有球迷。不管是助功或抄截,切入或長射,都讓人驚喜,他所表現的已經不單單是球技,而是讓籃球活了起來。

作為近半個世紀以來NBA的第一個「哈佛」畢業生,林書豪所創造出來的傳奇故事,讓不少籃球迷對他的成功故事倒背如流。出生在美國加州的林書豪,父親林繼明和母親吳信信來自台灣。這樣一位有著華裔背景的「哈佛小子」 的爆紅,也再次引來人們對中國運動員培養體制的反思。

中國能否「製造」出一個林書豪?美國《時代周刊》記者漢娜‧貝茨認為,就目前而言幾乎不可能,因為中國並不看重球員對籃球的熱情,而像林書豪這樣的控球與防衛的位置,最需要創造性,往往在中國體育系統中被磨滅了。

前中國籃球國手陳凱指出,由於中國的「舉國體制」,運動員可能被任意拋棄,這讓中國隊員非常害怕承擔責任。

陳凱:「 (在中國)每個隊員上場後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犯了什麼錯誤。但是在籃球運動裡面,關鍵時候你(得)敢撒手,關鍵時候你(得)敢投這個籃。(而)當一個文化進入這樣一種狀態的時候,每個人都想逃避自己個體責任的時候,他怎麼能打出好球來呢?這個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文化原因。」

林書豪的成功被評為帶有明顯的美國特色,是靠個人奮鬥成功的典型。陳凱說,舉國體制的體育就是一種病態體育。

陳凱:「 它整個體制是消滅個體激情的,消滅個體的認同,消滅個體對運動、對任何事物的愛好,包括人的愛好。(而)林書豪這個人他是真正熱愛這個運動的,他打球是非常激情的、投入的,30分鐘40分鐘,他都是拚命打。所以體育這個東西,它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反射。」

尼克隊教練狄安東尼(Mike D'Antoni) 受訪時,描述林書豪的內心世界十分巨大。而林書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一再表明信仰的重要。

陳凱:「有信仰的人不對自己撒謊。當你不對自己撒謊的時候,你打球的時候,你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打球上面,而不是集中在對自己找藉口上面。你像林書豪有時候打球會犯錯誤,犯錯誤沒關係,有信仰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在這裡面學習,可以進步。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如何打球,反映他如何生活。」

在此刻的中國,個人信仰不僅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人們還可能隨時為了堅持信仰而失去自由和生命。也許,要出現一個像林書豪的運動員,是難上加難。

新唐人記者 朱智善 王子琦 李月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