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一週年 台灣核電政策的反思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3月19日訊】311東日本大地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廠發生嚴重的幅射洩漏,日本政府用水泥將受到高輻射污染的海底泥填封起來的面積,有5.5個東京巨蛋那麼大。而 30萬的福島居民,也已經成為聯合國定義下的環境難民。另外,台灣上百個民間團體在福島核災滿一週年之際,發起反核遊行,他們抗議台灣政府的核電政策,是將人民的未來,賭在一個輸不起的風險上。福島核災一週年,接下來的新聞,我們帶您聚焦這場世紀浩劫究竟給世人帶來什麼樣的省思。

2012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屆滿一週年,日本官方舉行追悼儀式,一年過去,30萬個福島居民,成為聯合國定義下的環境難民,在漫長的重建路上努力。

福島災民 昭信富子:「如果是一般的災害,你還可以每天一點一點慢慢的復原,但這一次你沒辦法。留下的只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我不知道甚麼時候可以回家。」

抗議群眾:「核電歸零!核災歸零!」

福島核災的教訓,讓台灣民眾在核安問題上更加警醒,過去廿多年台灣的反核運動中不曾出現的面孔,也站出來表達拒絕核電的訴求。

作家 胡因夢:「這是一個民主的時代,每一個人民的聲音如果非常清楚的表達,我們拒絕用核能,我們要用替代能源跟綠色能源的話,我相信可以促成這個革命的成功」

核電廠運轉的重要關鍵,核燃料棒,一旦曝露在空氣中,每小時洩出的幅射量高達400毫西弗(mSv),一般人曝曬超過 75分鐘,就會導致急性放射疾病,引起併發症死亡。而台灣從一九七八年啟用核能發電以來,三座核電廠用過的燃料棒,共有1萬5千多束,形同上萬顆不定時炸 彈。

燃料棒密度過高,台灣的核電廠又緊鄰人口綢密的都會區。更令人擔憂的是,和日本同樣地震頻繁的台灣,台北盆地下方、有一條超過50公里長的活動斷層,距離 核一廠只有7公里,距離核二廠只有5公里。

民間團體要求停止發展核電的呼聲高漲,台電公司回應,立即廢核,國內恐怕面臨限電與電價調漲,並打算今年下半年就要提出核四商轉的時程表。但環保人士認 為,台灣的電力供應並不缺乏,政府如果有心廢核,除了開發替代能源,改變產業結構才是根本之道。

旅日作家 劉黎兒:「他們常常強調,我們需要的備載率是依法是16%,其實台灣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我們的備載率需要16%。不管是韓國或是日本,或很多國家,都 只要8%」

台灣環保聯盟創會會長 施信民:「目前政府所提出來的新的所謂核能政策,事實上一點也不新,基本上,還是抱著僥倖的心態來看待核能議題。」

投身反核運動卅年的立委田秋堇說,核電,是只有神才玩得起的火,因為核能發電得保證百分之百安全,否則就沒有安全。台灣人民,寧願承受這輸不起的風險?還 是另尋一條安全退路,答案,或許已經分明。

文字撰稿:張明筑

攝影後製:蘇奐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