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米食文化 用在地米做米麵包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4月19日訊】有臺灣米倉之稱的嘉義縣,為了推廣在地米食的多元化利用,邀請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協助,共同製作米麵包,建立在地認同 。取代進口麵粉,讓大家知道臺灣的米,也可以製造出這麼好吃的食品。

您吃過用臺灣在地米製作的麵包、蛋捲,或鳳梨酥、QQ球嗎?不僅口感佳,營養成分也比麵粉高。

試吃民眾 陳小姐:「覺得這個米麵包的口感很Q,然後感覺很有彈性、很綿密,很好吃。」

嘉義縣長張花冠上個月到日本參觀食品展,發現日本人開發米穀粉代替麵粉的前瞻性。於是邀請臺南區農改場技術協助。

嘉義縣長 張花冠:「我們怎麼樣把在地食材去充分運用,做新的東西出來,這是我們農業縣的心情。」

除了製作米麵包等多種產品,還搭配「飲食教育」,推動學校午餐食材在地化。

嘉義縣農業處長 林良懋:「我們用在地的米,一起來做米食的推廣,未來就是希望朝向學童營養午餐的部分。」

嘉義縣教育處長 王建龍:「對於我們整個米食推廣一定有效的,從教育從國中、小的小朋友來培養起,進而影響到我們家長,跟我們社區的民眾。」

利用在地食材,降低食物生產運送里程,達到低碳飲食的目的,也是推動新米食文化的一項成效。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裕明 臺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