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安 馬英九連任考驗仍艱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6月1日訊】六四天安門血案,儘管已經過去了23個年頭,但對於死難學生與民眾的親人來說,歷史的傷口,永遠存在。接下來的新聞,我們帶您關注,在過去,馬英九總統還沒有擔任中華民國元首之前,幾乎年年到了六四,都會發表文章,譴責中共血腥鎮壓,還曾經在2005年說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不過,近幾年,我們發現,馬總統對六四的發言少了,對中共的態度,也軟了,在這樣的格局之下,馬政府未來的國安與兩岸戰略究竟要往哪裡走?而總統曾經在就職演說中說出所謂的「國安鐵三角」,是否真的能夠面對變化莫測的中國政局?我們的新聞專題,帶您剖析。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就職演說,提到兩岸、外交、國防的國安鐵三角,其中第一個角,兩岸,他提到了國家主權定位。

中華民國總統 馬英九:「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臺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臺、澎、金、馬。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 兩個地區」,歷經3位總統,從未改變。」 (201.05.20)

馬英九說,兩岸立場未變,但掀起在野反彈,批評這是呼應吳伯雄會見胡錦濤所拋出的「一國兩區」論,延續當時的爭議。

民進黨立委 蔡其昌:「要談中華民國底下的一國兩區,請在對岸,交流過程公開場合,大膽的說出中華民國底下的一國兩區。」 (2012.05.21)

回顧過去四年,重大兩岸事件與立場爭議。

2008年11月,第二次陳江會的場外抗議,引發警民流血衝突,超過兩百人受傷,其中包含百位警察。

2009年兩岸簽署ECFA,在國會逕付二讀,即使在野攻上主席台,法案仍然闖關。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後來發起遊行,譴責議事黑箱。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 顧忠華:「王院長,道歉」

2010年四月,國會審查有關承認中國學歷的法案,朝野再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官方提出「三限六不」的規定,以保障台生,但並未入法。

2011年10 月,大選期間,馬英九在黃金十年政策說明會上拋出了「有前提」的兩岸和平協議,引起譁然。不過,在三個月後的國際記者會上,馬英九表態,下一任期將不會訪 問中國,也看不到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契機。

馬英九連任就職前夕,台灣指標民調公司調查,針對兩岸交流談判,與2008年陳雲林來台前相比,認為要「更密集」交流 的民眾,降了18.5個百分點。而認為「應減少」交流的人,則從18.9%上升到26.2%;整體來看,近六成的人不支持擴大兩岸交流。

台灣指標民調總經理 戴立安:「當ECFA這個名稱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在馬總統上任的時候,在測量和平協議也好、經濟交流這些方面的時候,在我印象裡面,大概有六七成是贊成 的,但是在兩岸接觸過程,不管是機密、保密,或是對民眾沒辦法說清楚的時候,民眾的意見是趨向保守的,是趨向保守的,叫你不要那麼快」 (201.05.10)

之後可以預見的兩岸開放步伐,包括ECFA服務貿易談判、 開放第三波陸資來台與大陸銀行登台。

民進黨立委 許添財:「亞洲國家,目前紛紛對中國經濟,開始採取避險措施的時候,我們背道而馳。一中化,不等於國際化,特區化,不等於自由化,馬英九不要越走越偏,越 陷越深,讓台灣的經濟更加沉淪」

面對中國的政經局勢,在野提警告,然而,副總統吳敦義就職前在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也說,「大陸經濟的這條腿很粗,就跟大象一樣。他在政治這條腿,距離自 由、民主、人權、法治還很遠,頂多像筷子一樣細。一條腿像大象,另一條腿像筷子,那是走不穩,也走不遠的」

過去四年,台灣內部對兩岸開放的步伐,意見不一;未來四年,更緊密的兩岸進程,更加莫測的中國政局,都將給台灣執政者帶來挑戰。

文字撰稿:陳真

攝影剪接:郭雲開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