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宗祠博物館 新埔古蹟展新意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4月5日訊】新竹縣新埔鎮客家人口密度極高,早期商賈雲集、鼎盛一時。鎮中心的老街附近,家廟、宗祠密度居於全台之冠,形成新埔老街的文化特色。新竹縣政府歷經6年籌備,獲得客委會及文化部支持,補助辦理各宗祠、家廟修復計畫,並籌建新埔宗祠博物館,為古蹟注入新生命。

三級古蹟的劉氏宗祠,是一座三合院建築,屋脊有雕琢精美的圖騰和燕尾,看來極為華麗。一樣是三合院建築的朱氏家廟,少了雕樑畫棟,顯得古樸素雅。有百年歷史的陳氏宗祠,格局宏偉、富麗堂皇,可看出當年的輝煌榮景,而未來這裡也將成為新埔宗祠博物館所在地。

新竹縣文化局局長 蔡榮光:「整個新埔老街,和平街、中正路跟成功街,這三條街上,錯落了八座不同姓氏的古蹟還有家廟,我們把它聯營起來,叫新埔宗祠博物館。」

祭祀公業陳家祠管理人 陳華山:「我們這邊會列為這一個宗祠博物館導覽的這一個關,就是說先到我們這邊來,我們修了以後那邊一個房間裡面,就是要介紹,裡面擺很多新埔所有的家廟、宗祠的模型,從這邊然後再到各個家祠去看。」

新埔鎮在清嘉慶年間是商業中心,鼎盛一時,宗祠建築形式種類繁多,不論是格局或材料、工法都相當考究。但隨著時代演變,宗族關係不易維護,建築也年久失修。新竹縣政府積極爭取中央補助,預計投入8173萬元,為這些古蹟注入新生命。

新竹縣文化局局長 蔡榮光:「把它做一個活化以後,希望把這個舊的新埔這三條老街,重新注予新的生命,然後把這個宗祠的家族故事,把它做一個串聯,希望把這個舊的新埔的文化底蘊,把它襯托出來。」

文史工作者:「這個叫龍門,龍門就是蒼龍在天,你踏上青天法力無邊,洪福齊天。」

歷經六年籌備,整合在地家廟所有權人、社區協會、文史工作者及居民意見與需求,宗祠博物館修護,可望2~3年內完成,未來遊客到新埔不只吃粄條、買柿餅,還可以更深入品味各家廟和宗祠之美。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定國 林秋霞 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