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地遺蹟 變身藝術創作舞台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8月8日訊】「島嶼.劇場」金門創作藝術節,集合來自五國17位藝術家共19件作品,呈現在金門各個景點。芬蘭籍和金門籍藝術家不約而同選擇建功嶼做為公共藝術展示地點,高6公尺的長腿《牡蠣人》和青銅鑄造成的鱟,會產生什麼樣的對話,我們一起去看看。

小島上的鐵絲網和岸邊突出的軌條砦,說明這裡曾經是重軍駐守的地方。撤軍後變身為熱門觀光景點,現在更成了藝術家創作的舞台。

金門創作藝術節策展人 羅秀芝:「看到這些軌條砦,跟那個楊春森的鱟,這樣子擺在一起的時候,那種非常獨特的,兩種異元素的並置。一個是戰爭,人跟人之間戰爭的屏障,那另外一個是四億年前的生物。」

一隻隻青銅鑄造成的鱟,隨著潮水的高漲,似乎要游向大海,渴求人類留給牠們一線生機。

金門藝術家 楊春森:「因為我們現在的鱟,講白了,來不及長大就死了,因為污染跟人為的問題,所以,我利用這個真實的鱟的模型去脫蠟,變成說它是一個記錄。」

同樣引起遊客好奇的,還有用鋼材做成的長腿〈牡蠣人〉。

芬蘭藝術家 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因為金門有戰爭的歷史,工業的歷史,不能被遺忘忽略,同時可以發現其實所有的軍事建築,就算是鋼材的,最後都被牡蠣佔據,這些人造的建築,也就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了,所以這次選用鋼材是OK的。」

漲潮時,長腿〈牡蠣人〉被海水淹到只剩三公尺,退潮時,六公尺長腿展露無遺,成了夕陽西下時,遊客捕捉鏡頭的對象。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威宇 胡淨妮 台灣金門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