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9】三、自由之心奪奧斯卡 不被奴役的歷史關注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3月8日訊】歡迎回到新聞最聚焦。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自由之心》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成為奧斯卡史上,第一部由黑人執導獲獎的最佳影片,具有真實人生的歷史重量,講述原本是自由人的主人翁,不慎淪為黑奴12年的故事,非裔英國籍導演,用冷靜的長鏡頭,帶著觀眾看見19世紀中葉美國的蓄奴血淚,也反思,不論是過去還是現代,努力爭取人權掙脫奴役的自由心靈。

頒獎人 威爾史密斯:「奧斯卡(最佳影片)自由之心。」

毫無懸念,自由之心抱回最大獎,奧斯卡寫歷史,史提夫麥昆成為第一個,拿下最佳影片的非裔導演,而眼光獨到的幕後金主,就是轉型製片的布萊德彼特。

製片 布萊德彼特:「我們今晚能夠站在這裡,是因為有人帶領我們呈現這個故事,他就是不屈不撓的(導演)史提夫麥昆。」

大方擁抱,布萊德彼特生涯的第一座小金人,都是身後這群黑白軍團的功勞。非洲裔英國籍導演史提夫麥昆,藉由一本失傳百年的回憶錄,切入十九世紀黑奴血淚。

導演 史提夫麥昆:「我想探討蓄奴制度,而且我想找一個有意思的角度,來說這個故事,我想到用自由人的角度,一個有家庭的人,被綁架後淪為奴隸,想到要用這個角度的原因是,我要這個角色可以是,任何一個觀眾,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就找到一本書,叫做自由之心。」

「我的名字是索羅門諾薩普。」

索羅門諾薩普,1841年後,整整十二年銷聲匿跡,從自由人跌入黑奴深淵,收起尊嚴,任人宰割只求生存,真實人生的重量,更加深了時代的殘酷。

導演 史提夫麥昆:「觀眾透過他的眼睛去看世界,去感受那個環境、殘酷,與暴力,一個去人性化的過程。」

製片 比爾波拉德:「我們覺得之前沒有一部,關於蓄奴制度的電影,用如此不逃避的態度,去討論這個議題。」

身為加勒比海黑奴的後代,史提夫麥昆凝視歷史,用大量的長鏡頭呈現真實人性,反思美國最黑暗的蓄奴年代。

資深影評人 藍祖蔚:「Twelve Years A Slave,基本上是把時間座標往前推到南北戰爭前二十年,在那個時代底下,好像販售黑奴,虐待黑奴,成為南方白人的一個集體共業,這個電影裡大概有描繪到這樣一個現實,所以他所探觸的筆觸呢,比其他的黑奴電影來講,有更新一層的時代意義,而這種迫害其實,持續存在,繼續存在。」

黑皮膚,招來甩不掉的歧視眼光,三個奴隸主,卻恐懼,索羅門與眾不同的內在氣質,以及憑著信念努力存活的掙扎。

「我要生存,我不想跌進絕望裡,我會為福特主人賣力,我會盡心盡力,直到有機會重獲自由。」

資深影評人 藍祖蔚:「即使他做的那麼成功,那麼優秀,他比別人都聰明,比別人會拉琴,會算計,會做事情,甚至比白人工頭都還要厲害,可是他所做的優越表現,只有造成他更加倍受歧視,所以它的覺醒和他的成長是,提供了一個我們重新認識南北戰爭的必要性。」

南北戰爭前後,多少不受奴役的自由心靈,競相為黑人民權奔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含淚領獎,不忘向前人致意。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露琵塔尼詠歐:「我一刻也沒有忘記,由於有人承受了這麼多痛苦,我才能夠擁有生命中這麼多喜悅,所以我想向派西的精神致敬,謝謝她的指引。」

導演 史提夫麥昆:「每個人不僅應該有權生存,更應該有權好好生活,這是索羅門諾薩普留給後人最重要的一課,」

美國社會對這段歷史的反省,從小說到電影,九月開始,也將列入美國高中教材。

導演 史提夫麥昆:「我將這個獎獻給那些忍受奴役的人們,以及2100萬至今仍遭受奴役的人。」

後製剪輯:高健倫

文字採訪:張芝瑄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