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3】四、歐美日的通訊世界 資訊安全怎麼保?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7月6日訊】如果中國通訊產品存在可能的潛在風險,那麼接下來的新聞專題,我們就來帶您更進一步瞭解,歐美國家,以及日本,怎麼面對。我們從美國的國會聽證會開始,帶您看到國際社會對於中國製通訊產品的疑慮。

美國眾議院議員 羅傑斯(2012.9.13):「我們聽說(華為 中興)盜取其他公司的貿易機密,這帶給他們競爭優勢,讓我們質疑他們遵守規定的能力。同時,中共竊取美國情報的情況,在規模 強度和精密度上都在增長。」

早在2012年,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這項疑慮就被提出。中國電信商華為和中興,因為竊取企業機密的不良紀錄,加上軍方背景明顯,始終無法獲得美國信任。終究在2013年,退出美國市場。

近年來許多美國龍頭企業,撥出大筆預算聘請資安長。摩根大通將今年底的網安預算,從2012年的2億美元增至2億5000萬美元,正面迎戰駭客威脅。上個月底,美國駐華大使在首次公開演講中指出,不能對駭客的犯罪事實,視而不見。

美國駐中國大使 鮑卡斯(2014.6.25):「中共由國家支持的盜竊商業機密的駭客行為,已經成為我們經濟甚至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除屬於刑事犯罪,這種行為也違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我們不會對現實世界的犯罪坐視不管。」

上個月底,德國安全業者G Data,發現中國手機業者天星(Star)所產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內建間諜程式。偽裝成Android應用程式的木馬軟體,會偷偷將使用者資料傳送回中國。

這無疑是對,極度重視公民隱私德國的一記震撼。

德國聯邦安全政策學院院長 漢斯:用科技的方法來監控民眾,他們已經進化到做甚麼都可能,這是為甚麼我們需要法規,因為在技術上要做甚麼都行

今年一月,英國政府因為擔心中國間諜竊聽機密,決定拆除政府部門由華為生產的設備。英國下議院的保安事務委員會去年也曾警告,中國政府也許有能力通過華為,對網絡信息進行截聽或干擾。

中國政府也許有能力截聽或干擾通過華為公司網絡的信息。

2013年7月,日本軟體銀行以21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三大電信商Sprint。為了完成收購,軟銀與美國執法單為達成協議,不再使用華為設備。以保證合併後的公司,不會危害美國的通訊網路。

不止歐美,日本大部分企業都有完整的資安方案,並視保護個資為企業社會責任。但隨著社群網路發達,原本法律已經不能確保,日本政府決定在明年修改個人情報保護法,明確規定個資必須經過一定加工,才可以交給第三方。

身處資訊流通無界的時代,各國的因應方式也都在,與時俱進。

文字採訪:林妤

攝影後製:盧天常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