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網路節銷售2倍!雙十一為何在陸竄起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11 月 11 日訊】中國「雙十一」網購節,消費者不到13分鐘,就買下100億元人民幣的商品,中國網購節的銷量,足足是美國的兩倍,究竟雙十一為何在中國竄起?能否帶動中國疲弱經濟?繼續是我們的報導。

攢了一年,大陸購物網站雙十一這天,祭出年度最大優惠,部分商家顯示「最低一折」。

大陸網民傾囊購買,「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商城,在北京時間11月11號零點過後,只用1分12秒,成交量就達到10億人民幣;約半個小時後,衝上200億人民幣,一小時後,成交額300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數據顯示,今年最受歡迎的海外產品,是奶粉。而此前一天確實有外媒報導,澳洲墨爾本超市的奶粉,早已被當地華人搶光,運回大陸參加雙十一搶購。

評論員 Jason Ma:

中國最近經濟不太好,這是事實,但是東方人有儲蓄的愛好;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現代年輕人,存錢量不大,但消費量很大,他即使啃老,可能還會去買奢侈品;第三個因素,中國人是滿講究性能價格比的,這幾點原因加到一塊,再加上中國電子商務網站非常成熟,而且中國的物流也非常方便,整個中國電子商務佔消費零售的比例,遠遠超過美國。

2009年,阿里巴巴推出"雙十一"概念,鼓勵單身人士給自己購買禮物,逐漸演變成一年一度的購物節。去年,阿里巴巴"雙十一"銷售額達571億人民幣,是美國黑色星期五、網絡星期一銷售總額2倍。

今年"雙十一",阿里巴巴期望成交額衝上900億。其競爭對手京東、與蘇寧等,也紛紛搶攻市場。

不過學者認為,如果僅從這一天,就樂觀地解讀成「中國內需經濟增長」,話還說得太早。

根據當局統計,今年1月到10月的進口貿易總值,大幅下滑了15.2%。第三季度GDP增長號稱6.9%,首度跌破7%。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跌到1.3%,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寫下連續44個月下滑的紀錄。

評論員 Jason Ma:

因為它畢竟是某一天,而且是大量折扣的一天,把很多精打細算的購物人群給吸引進來了,而這個人群平時真實的消費能力,雙十一是個特殊的值,甚至連全面反映中國的內需都不能達到。

互聯網業者冷靜看,民眾把有限的消費需求積攢到雙十一,實體和流通渠道的利潤,反而被嚴重壓縮。

此外,也有部分賣家先拉高原價、再降價促銷;所謂一折,其實並不比往日優惠太多;而最受國際國內顧客詬病的,還是部分賣家,偽造交易量和評價,吸引顧客購買劣質商品,也影響消費者的信心。

新唐人記者 林瀾 紐約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