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光學望遠鏡2024誕生 耗資逾12億美金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6 月 03 日訊】總部設在德國的歐洲南天天文台(ESO)最受矚目的計畫,歐洲極大望遠鏡計畫,在5月25日簽署了基地、塔台及圓頂的設計與建造合約,將耗資12億美金,於2024誕生。
歐洲極大望遠鏡將建於全球觀星聖地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的山坡上。這座天文望遠鏡包含一個直徑39公尺寬的主鏡,預計於2024年開始運作,未來將成為世界上觀測天空的最大光學近紅外線望遠鏡,解析度將比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高15倍左右。

當然所費不貲,主要的承包商為義大利的跨國集團,合約金額高達4億5千萬美金。如果包含建造望遠鏡的費用在內,全部的費用將超過12億美金。

歐洲極大望遠鏡建造完成後,將可以觀測到天空中如地球大小的行星,包含它們大氣層的成份,是否含有生命的生物標記如氧氣等。
另外,這座天文望遠鏡也可以協助天文學家解答銀河系最早的形成時間及宇宙擴張的速度等問題。
剪輯 陳怡吟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解析度是哈伯10倍!智利建「巨型望遠鏡」
2021-11-13 15:40:31氣候乾燥、水氣稀少的智利阿塔卡瑪沙漠,一直是觀察宇宙組成的絕佳地點,日前,一群科學家正決定在這打造一座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MT),號稱解析度是哈伯望遠鏡的10倍,將與另外兩座巨大望遠鏡一同競爭,看誰能最先發現外太空生命,開啟新一輪的天文競賽。
-
將音波數據聽覺化 NASA讓你聽到黑洞聲音
2022-05-12 21:43:55人們通常認為太空中沒有聲音,因為太空大部分都是真空狀態,但美國NASA日前釋出了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 將英仙座星系團中心黑洞的數據聽覺化的影片,將音波數據聽覺化,讓你聽到黑洞的聲音。
-
太空中的玫瑰花 竟是兩遙遠星系相撞而成
2018-06-08 15:54:15當兩個星系合併時,個別的恆星很少相撞,因為它們之間的空間非常大,但星系的氣體和塵埃卻會互相影響,進而產生壯觀的結果。NGC 3256是兩個星系在5億年前因碰撞而產生的,它的大小與我們的銀河系差不多,距離地球約一億光年。儘管它看起來像一朵太空中的玫瑰花,但其實它卻是兩個螺旋星系猛烈碰撞的產物,而且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合併。
-
神秘的撒哈拉之眼 通往平行宇宙之門?
2018-09-10 22:16:51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從太空中俯視撒哈拉沙漠時,會發現有一個清晰可見的大眼睛,鑲嵌在其中,和人眼的相似度 精確到瞳孔,仿佛有神奇的力量吸引人 想忍不住去看它,對看幾秒後,又會感覺它在靜靜凝望著你。因此它被稱為「撒哈拉之眼」。
-
長知識、闔家歡、找創意!《大千世界》帶您探索 環球無奇不有
2020-06-03 23:36:09每天來點正成長,《大千世界》帶您一覽全球的新知趣聞。台灣知名廣告導演盧建彰,溶入與父親的記憶,讓作品「家族旅行」成為膾炙人口的影片。獲獎紀錄片《蠶食美國》指出,美國強大的主因,是靠傳統上健全的「家庭」與深化的道德。千年以來,中華民族更是如此。而大千世界新聞,又一直都是「闔家歡樂」的化身……
-
黑洞撕碎吞噬恆星畫面曝光 全部物體「麵條化」
2020-10-17 15:13:09宇宙空間並非一片寧靜。最近,科學家親眼目睹了鄰近宇宙空間中的一次劇烈爆發。這次爆發是由於超大質量黑洞撕碎並吞噬恆星產生的。距離地球只有大約2.15億光年。雖然這聽起來很遙遠,但在巨大的宇宙中,這個距離已經是迄今發現最近的黑洞吞噬恆星事件了。
-
夢想太空旅行?新研究:恐喚醒體內休眠的病毒
2019-04-01 22:21:43未來人類如果出現太空旅行的話,可別太開心,因為最近 NASA 新研究發出警告,那些曾經被免疫系統壓制的皰疹病毒,會在太空旅行期間重新活化,且回到地球後 30 天仍相當活躍,大幅增加傳染風險。
-
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前 先面臨「恐怖6分半」
2018-12-05 15:45:05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在經過近7個月飛行之後,在台灣時間周二凌晨降落火星表面。在準備登陸那一刻,探測器先要以每秒5.5公里的高速穿越火星大氣層,面臨攝氏1500度的高溫。地球在這段過程會短暫經歷「6分半」鐘的時間,是收不到訊號的,成功登陸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洞察號」將在火星表面探測2年。
-
NASA最狂測試 將發射太空船撞小行星
2021-11-20 13:44:45預防「彗星撞地球」,美國航天暨太空總署 (NASA) 先發制「星」,計畫在11月下旬 (暫定11月24日) 發射太空船執行撞擊小行星任務。這是NASA行星防禦系統的第一項測試任務。執行這項研究任務的目的是想知道有沒有機會與能力讓可能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小行星偏轉,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避免地球被行星撞擊。
-
獵搜更多系外行星 NASA發射新衛星
2018-05-10 23:07:49天文迷們注意了,美國太空總署在人類探索未知的宇宙又有了新的進展。他們最近發射了一顆新的探測衛星TESS,可望進一步探索人類未知的領域,讓我們更加了解太陽系外行星的樣貌。這個「獵搜行星計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帶您來瞭解。
-
南半球最強天文望遠鏡啟動 拍回最清晰銀河系中心
2018-07-26 22:36:43南半球最大、最昂貴的天文望遠鏡傳來好消息,位在南非的MeerKAT電波望遠鏡拍回史上最清晰的銀河系中心照片。不過,這個國際天文界正在進行的浩大科學工程還沒結束,未來MeerKAT將與平方公里陣列結合,成為史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
-
地球流失數百噸大氣到太空 NASA:人類不會缺氧
2018-12-28 22:26:0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地球每天會流失幾百噸的大氣到太空中,尤其是在極光出現的時候,但人們不會有缺氧的危險,因為就算以目前的流失速率來估算,地球的大氣層仍能存在幾十億年。
-
150年內可能撞地球 NASA登陸小行星貝努
2018-12-19 17:36:10有顆名叫貝努的近地小行星有可能在150年內撞上地球,成為目前已知地球最大的威脅之一,但它同時也可能提供生命起源的線索。因此NASA科學家們從兩年前就啟動一項計劃,想從小行星表面帶回樣本作研究。最近探測器登上貝努小行星,象徵人類的太空探索又邁入一項重要里程碑。
-
「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紐約時代廣場轉播歷史一刻
2018-11-29 22:08:21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無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在經過六個多月的航行後,週一成功登陸火星。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總部,也在大螢幕上同步,實況轉播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
好美!太空快遞縮時攝影 太空站這樣收貨
2018-12-06 22:42:02一直以來,我們仰賴機車、貨車、卡車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把需要的物品送達世界各地,無遠弗屆,如果要將貨物送達外太空,只能仰賴一種世界上最龐大的交通工具-火箭,才能將貨物成功送達,下面這部難得一見的縮時影片,紀錄了俄羅斯貨運火箭成功發射到外太空的全過程。
-
今年墜落時間最長流星 照亮巴西夜空
2022-06-18 14:46:34武仙座τ流星雨在5月31日凌晨,彗星碎片進入了大氣層,在夜空中化作無數的閃耀星星。專家推測,每小時記錄到大約有10萬顆流星,以相對較低速的秒速16公里進入大氣,北半球能見度比較高,但位處南半球巴西的天文台也能清楚觀測到。
-
太陽「雙胞胎兄弟」現身 有可能找到地球2.0?
2018-11-27 21:39:33科學家發現一顆大約184光年之外的恆星,因為它的年齡和化學成分不但與太陽相近,誕生地點可能也與太陽一樣,所以被認為可能是太陽「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兄弟」。科學家希望在這個新發現的星系中能找到地球2.0。
-
相對論百年後 愛因斯坦又說對了
2019-04-16 21:27:13再來看到,全球第一張黑洞照片,日前正式曝光,包括台北在內共六座國際城市,同步曝光這張令全球觀眾屏息的神祕照片。而這一張照片不僅支持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也象徵台灣和全世界頂尖科學家聯手,樹立人類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
NASA發現「超級地球」 或可孕育生命
2019-08-08 00:13:06美國太空總署上週三(7月31日)宣布,發現了一顆距離太陽系只有 31 光年的行星,其表面條件可能可以孕育生命,並適合居住。
-
南非33億歲火山岩上 發現來自外太空有機物
2019-06-05 22:12:24一份來自法國和義大利的地質學家合作完成的研究,在南非一顆有33億年歷史的岩石內,發現了來自外太空的有機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