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原住民花環編織手藝 認識部落文化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1 月 10 日訊】在台灣的原住民聚落,每逢重大慶典或儀式,常常可以看到婦女們會頭戴花環,展現不同的原民風情,這是原住民族很重要的裝飾物和迎賓禮儀,透過鏡頭,一起了解來它是如何編成的。
排灣族部落居民 潘淑茸:「兩支兩支,像在交叉,一個在中間(像在綁頭髮這樣子)對對,面向自己,這個要面向自己。」
遊客:「(有沒有成就感)有,很不錯的體驗,歡迎大家來嘗試看看。」
6支新鮮的蕨類分成三等份,交錯編成像辮子的形狀,一邊編一邊再把花朵編進去,最後收編修飾,漂亮美麗的頭飾花環就完成了,許多第一次接觸部落DIY花環的遊客,編完後都很有成就感。
遊客:「自己在這一種,非常遼闊,景色很優美的地方,自己體驗戴著自己所做出來的作品,會更有成就感,而且那種感覺很特別,會不一樣。」
相傳部落的長輩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漂漂亮亮的受人矚目,所以就將部落中唾手可得的自然素材,編織成花環戴在女兒頭上當裝飾,後來演變成迎接貴賓的一種禮儀。
排灣族部落居民 潘淑茸:「以前的人就是希望說自己的孩子是最美的,所以說喜歡做花環,最近幾年來因為文化在推展,我們也是有客人來,我們也是以歡迎的方式幫他們做頭飾,就是也歡迎他們來到我們的部落這樣子。」
部落中傳統的花環編織,受到遊客的歡迎,在DIY的互動中,也讓原民文化從中交流和保存,為部落播下更多的美學文化的種子。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葉子棻 台灣屏東報導
相關新聞
-
排灣族「 成年禮」 風雨無阻展現原民精神
2019-08-12 22:05:15每年七、八月份,是台灣原民部落舉辦豐年祭的時節,也有部落會依歲時祭儀舉辦「成年禮」,讓青年返鄉接受部落文化的洗禮,如果通過種種考驗,就能成為部落楷模。透過鏡頭,帶大家到屏東獅子鄉草埔部落,看看原住民朋友的傳統活動。
-
傳承部落生活文化 頭目家屋修繕獲巴黎設計銀獎
2022-03-20 08:05:46歡迎回來。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在國際設計界發光!屏東三地門鄉排灣族巴格達外家族後代,兩位社區規劃師林惠珍、林傳薪,三年前帶領原民匠師,進行排灣族石板屋的室內外修繕,賦予它全新樣貌,今年參加巴黎設計獎,以「會呼吸的排灣族石板屋」獲得銀獎殊榮,讓屏東躍上國際。
-
以歷史連結方式!呈現屏東泰武鄉雕刻之美
2018-07-12 22:00:48歡迎回來。屏東泰武鄉,從日治時代就是知名木雕村,被多位人類學者稱讚過,百年來,雕刻可以說是這個排灣部落最重要的技藝,屏東縣府特別與泰武鄉公所聯合在原民文化會館,展出典藏的工藝作品,以歷史連結方式呈現,別具意義。
-
來義文物館整修蛻變 典藏展看見部落工藝文化
2022-05-31 07:46:05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去年10月起啟動多項修繕工程,重新開館後舉辦典藏文物展,呈現來義鄉的傳統工藝家作品,讓民眾看見傳統部落文化的工藝之美。
-
千人瑪家鄉健走 探索綠寶石秘境
2017-04-23 20:49:372017屏東悠遊185健走第二場活動,今天(23日)結合瑪家鄉公所土芒果季暨全國路跑活動共同辦理,吸引上千民眾集結瑪家鄉,探索隘寮185秘境,遊客走進部落,體會原鄉及沿山公路之美。
-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告別彌撒 各界致哀
2021-08-24 23:07:59台灣史電視劇「斯卡羅」的素人演員,屏東縣泰武國小主任查馬克.法拉屋樂,日前癌逝,享年42歲,告別彌撒24號上午在來義鄉丹林聖保祿天主堂舉行,各界紛紛前往致哀,文化部長李永得、教育部長潘文忠、公共電視總經理及「斯卡羅」導演曹瑞原與族人一起送他最後一程。
-
「生命交織」排灣族織布工藝師許春美新書發表暨主題展
2021-10-01 14:37:03今年榮獲文化部排灣族傳統織布「人間國寶」的工藝師許春美,為保存部落特有的織布文化,將排灣族織布技法、圖騰整理出書,1日於屏東總圖舉辦新書發表,並於四樓石板屋展出「tjinnun nuwa paiwan排灣族的織布文化展」,傳承部落技藝也藉此推廣美麗的文化資產。
-
典藏品出走庫房 原住民古物屏美館展出
2022-04-22 11:42:01屏東縣政府典藏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物,一場名為「生之地kinaizuanan a nia men」特展,今天起至5月29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展出原民「一般古物」,讓古物走出庫房。
-
排灣族皮雕工藝創作 弘揚原民部落文化
2022-06-18 21:00:57原本在醫院工作的皮雕工藝家許瑞玉,因緣際會下,學習皮雕,讓她開啟了斜槓人生,她說,製作皮雕敲敲打打,她覺得很有趣,也讓她學會了靜思。而排灣族的文化元素成了她皮雕創作的靈感來源。
-
造景「樹西瓜」 用鋸子鋸才吃得到的果肉
2018-12-21 21:40:03您聽過樹西瓜嗎?樹西瓜景觀價值高,顧名思義,就是長在樹上的果實,很像西瓜,但要吃它可不容易!得用鐵鋸子鋸開,才能吃到堅硬皮殼裡的果肉,12月正值盛產期,屏東有一位青農林朝聰,家中庭園的樹西瓜,結實纍纍,一起去看看。
-
玉文大又甜 芒果界的粉紅佳人後勢看俏
2017-05-10 12:00:06夏天的腳步近了,台灣南部的芒果將陸續上市,以金煌芒果為母本、愛文為父本,所培育出來的玉文芒果,果大香甜,近年來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喜愛,一起到屏東內埔產地,看看它的生長情形。
-
「牛奶果」可愛討喜 屏東青農衝高價種出心得
2019-03-22 21:42:39歡迎回來,你吃過牛奶果嗎?外表看起來像蘋果,吃起來口感卻有點像柿子,橫切後,裡面果肉,呈星星形狀,汁液像牛奶,因此也被稱為牛奶果或星蘋果,這個來自東南亞的品種,屏東有位青農,9年前就開始栽種,現在每年都果實纍纍,今年市價更是喊到一顆要賣到百元,現在就透過鏡頭來看看。
-
耕耘七年有成 台灣貓山王榴槤終問世
2020-05-22 21:22:38想吃「貓山王」榴槤不用出國了,屏東崁頂果農魏德義兄弟,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輔導下,克服氣候環境,成功種出「貓山王」榴槤,口感、品質佳,每顆可達2000元,預計7月份量產。
-
新興果樹「白柿」農友馴化有成
2017-05-16 22:52:27您聽過白柿嗎?俗稱香肉果或是冰淇淋的白柿,是芸香科香肉果屬下的一個種,跟一般市面上常說的柿子,是完全不同屬別,原產於中南美洲,屏東萬巒有農友透過朋友贈送的種子,培育白柿成功,讓台灣的農產品,又多了一項紀錄。
-
嘉寶果俗稱樹葡萄 屏果農看好發展轉種植
2017-04-12 22:21:00從巴西引進的嘉寶果,俗稱 樹葡萄,遠遠一看,還以為是誰把葡萄長黏在樹枝上了,嘉寶果除了果實像極了葡萄,樹形優美,也吸引屏東果農 改行轉種。
-
屏東農民種印加果 推廣高經濟養生作物
2019-10-15 21:42:53你有看過印加果嗎?它原產自南美洲,最近在台灣,陸續有人種植,是實用性很高的經濟作物,屏東里港有農友種植成功後,覺得它的營養及經濟價值很不錯,希望推廣給更多人。
-
高附加價值印加果 果農自種自吃大力推廣
2020-04-20 21:43:13印加果原產於南美洲南部的熱帶雨林,是一種木質藤本油料植物,它的種子具營養價值可以做成植物油,近年台灣有不少農民投入培植,屏東有位陳先生,將檳榔園砍掉改種印加果,除了自己榨油食用之外,也熱心推廣希望更多人加入種植行列。
-
一甲子的情感 藤具老闆熱情堅守老店
2017-04-11 22:28:02屏東潮洲在民國30幾年時期,藤具產業非常興盛,幾乎整條路都是藤具店,如今潮洲一帶僅剩下不到幾間,其中一位業者賴先生,已經做藤具超過60年的時間,如今仍舊堅守崗位,他形容,藤編 千變萬化的生動內涵,是讓他堅持一甲子的動力。
-
鹽埔藝師蔡明海 用木雕話童年及早期台灣生活
2022-06-03 22:06:20歡迎回來。屏東木雕工藝師蔡明海,選擇用木頭記錄台灣,他的早期作品多半是家具和廟宇,後來有感於台灣許多傳統民俗和農村社會的情景,逐漸消失,因而轉型創作了一系列的懷舊鄉土作品。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185沿山秘境「勝利門」述說隘寮社區歷史故事
2020-04-22 21:49:32屏東185沿山公路,貫穿著許多鄉鎮和部落,風光明媚秀麗,其中有一處秘境「勝利門」,近幾年來才逐漸被遊客熟知,路過必打卡,原因為何,帶您一塊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