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入侵種害蟲荔枝椿象 威脅健康與農業生產

荔枝椿象若蟲體色鮮艷,卻能噴出毒液灼傷人體(葉士財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3 月 15 日訊】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臭椿象、石背,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及中國福建、廣西與海南。荔枝與龍眼是主要的寄主植物,次要寄主植物為欒樹、柑橘、李、梨、橄欖與香蕉等,第一次發現荔枝椿象的蹤跡在金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發現,荔枝椿象的疫情已擴散至全台,臺中農改場發現荔枝椿象已開始在中區活動、產卵,越冬後的荔枝椿象對藥劑耐受度較低,每年3-4月期間進行區域共同防治可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為避免造成經濟損失及人體危害,呼籲農友應把握防治時機,加強果園的管理,配合進行區域共同及早防治,民眾可使用陶斯松或賽洛寧等,加強葉背與枝條縫隙的施藥,園內如發現卵塊則應儘早移除、銷毀,椿象若蟲有假死的習性,敲打枝條可使其掉落後移除,在樹幹基部塗佈一圈黏蟲膠,藉以捕殺由地面向上爬行之蟲體。

荔枝椿象成蟲於荔枝嫩芽上取食為害(臺中農改場提供)
荔枝椿象成蟲於荔枝嫩芽上取食為害(臺中農改場提供)


夏季為「荔枝椿象」最為活躍的季節,「荔枝椿象」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會分泌臭液,若民眾不慎觸碰到臭液,造成皮膚有灼燒感,嚴重的話會引發潰爛,若噴到眼睛可能造成失明,近年來「台灣欒樹」也有「荔枝椿象」的蹤影,「台灣欒樹」是都會區常見的行道樹,與荔枝、龍眼同屬無患子科植物,通常行道樹「台灣欒樹」處於「低度管理」,不像荔枝、龍眼等經濟作物有農民噴藥防治悉心照顧,造成行道樹用途的「台灣欒樹」成為荔枝椿象溫床,由於全台普遍種植「台灣欒樹」作為行道樹,一旦荔枝椿象寄生,疫情將沿著行道樹分布途徑,慢慢擴散至全台。

中部地區荔枝椿象已開始活動、產卵,應及時進行防治(臺中農改場提供)
中部地區荔枝椿象已開始活動、產卵,應及時進行防治(臺中農改場提供)

民眾若被「荔枝椿象」臭液噴到,應立即用清水沖洗,皮膚沾染到臭液,會出現紅腫甚至搔癢,應立即至皮膚科就診,若較淺層搔癢部分,外用藥即可改善;若出現傷口,則需要口服藥物改善,農民若在荔枝栽培園區中發現「荔枝椿象」,可向改良場詢問核准的藥劑防治,由於「荔枝椿象」冬季低溫時活動力差,可搖動或敲打枝葉使成蟲掉落後,予以捕殺。一般民眾在家中庭院種植荔枝樹或龍眼樹,絕大多數不會噴灑農藥,加上「荔枝椿象」為台灣新興的外來入侵種害蟲,顏色鮮豔,容易引人注意與好奇,民眾無論徒手捕捉或修剪樹枝時,容易會驚嚇荔枝椿象噴出臭液,一旦沾染皮膚,容易會造成傷害。目前利用「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來防治,亦可利用「寄生蜂」來驅趕與防治荔枝椿象。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