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結帳! Apple Pay登台衝擊台灣業者?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4 月 20 日訊】Apple Pay登台掀起行動支付熱潮,在台灣上線短短兩天,就吸引超過41萬張綁卡,但前資策會副執行長王可言認為,電子支付工具,重點在於資訊,消費者傾向使用國際支付工具,也意味著台灣廠商失去使用者數據,不利於國內金融服務發展。

一秒就結帳,Apple Pay在台灣上線短短兩天,就吸引超過41萬張綁卡,「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發行的T-wallet行動支付,俗稱台灣Pay,用了7個月時間卻只有綁定3.3萬張信用卡。

前資策會副執行長 王可言:「第一個是管道,因為Apple手機,手機就是很重要一個通路,那透過這個通路,來推這個支付當然是很容易。」

不光是手機普及率,消費體驗也很重要,雙方比一比,台灣Pay不限定手機,只要有NFC就能使用。但在使用上,台灣Pay必要維持網路連線,而Apple pay沒有網路也能刷卡,而且指紋辨識幾秒就完成結帳,台灣Pay還要打開手機輸入密碼,點選卡片付款,較為麻煩。

前資策會副執行長 王可言:「Apple pay、Samsung Pay也好這些Pay的結果,就是我們台灣這些廠商,是拿不到這個資料的。數位驅動的這種經濟之下,你沒有資料,你是沒辦法,沒有任何競爭力。」

前資策會副執行長王可言認為,國外大廠擁有大量台灣用戶資料,不利國內業者發展金融科技服務。

前資策會副執行長 王可言:「電子支付透過手機達成之後,那些資訊本身要怎麼樣能夠,用這些資訊來,協助台灣發展金融科技,這個應該是政府政策裡面,一個很重要的重點。」

早在Apple Pay登台前,台灣行動支付工具,像是街口、PChome的Pi行動錢包、歐付寶等,一旦取消優惠,用戶使用率就大幅減少,國際支付相繼登台,國內支付工具面臨嚴峻考驗,也可能影響後續台灣金融服務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