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不列毒化物?環保署挨批政策急轉彎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4 月 22 日訊】再來看到,新政府為落實食安五環政策,2016年底由環保署設立毒物及化學管理局,尚未展現食安把關成效,前兩天卻宣布將修正《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要將塑化劑在內的第4類毒性化學物質,改稱「關注化學物質」,引發環保團體的批評。

環保署化學局人員:「它看起來是綠色的,但是一加下去馬上就會變成粉紅色,具有某種致癌性,所以這是早就已經被禁用的。」

親自實驗,不少食品業者偷用玫瑰紅B,為了讓湯圓色澤更漂亮,或者是用於豆乾染色皂黃。環保署宣布將對這13項,對人品有害的化學添加物,列為第4類毒化物,加強管理。

環保署化學局局長 謝燕儒:「這一次特別加了這個,禁止用於食品,讓它很清楚的告訴民眾,這個東西不能再放進去。」

2016年才成立的毒物及化學管理局,大動作誓言要替全民健康把關,不過19日卻先預告《毒管法修正草案》原本共4類的化學物質,將改成3加1,想把原本第4類的「毒化物」,更名為「關注化學物質」,因為裡頭有多達17項的塑化劑,被環團痛批根本是刻意把塑化劑去毒化。

引發外界爭議後,環保署週五(21日)又改口,4類不變,增加「關注化學物質」,政策緊急轉彎。

環保署化學局局長 謝燕儒:「各界對於說尤其第四類的毒性化學物質,是有塑化劑,大家是台灣非常關心的一個議題,既然管理強度不變,那我們也可以把原來要放進去,關注化學物質的第四類,把它移回來,所以還是維持原來的一到四類的一個規定。」

化學局局長坦言,就是外界反彈聲浪,才會緊急踩煞車。但也特別澄清「關注化學物質」這項目,其實是全世界各國的規範名詞。

環保署化學局局長 謝燕儒:「那我們關注化學物質可能就不只毒性,它可能還有包括腐蝕性、爆炸性、反應性這些,是在比較大的範圍,所以這兩個我們會有差別。」

強調把關同樣嚴謹,絕對不會把塑化劑給正名化,但國外名詞照翻,卻引發全民不安。畢竟這幾年的食安風暴,已經讓大家嚇得心驚驚,就怕再有放寬。

新唐人亞太新聞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