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20年 中國的香港?還是世界的香港?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01 日訊】香港,曾經是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有「東方明珠」的稱號。但在所謂的「一國兩制」下,唱了20年的「九七變奏組曲」,從政治、經濟到社會,無一不被中國改變。此刻的香港,究竟是「中國的香港」,還是「世界的香港」?我們的專題,帶您探討。
1997年6月30號的深夜,全球目光聚焦在香港主權移交典禮。隨著英國國旗緩緩降下,宣告結束150年殖民統治,香港主權正式移交中國政府。隨之籠罩香港土地的「一國兩制」,在中共中央「50年不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 20年後,香港到底有什麼改變?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范世平:「我想最大的變化一個就是香港的內地化,香港越來越像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從政治上來講,我們可以看的出來就是,中共對香港的控制越來越嚴密,包含像國民教育的問題,或者各種方式灌輸香港人的民族意識,或者是愛國愛黨的意識,但是這樣一個灌輸,卻反而是造成香港民眾對北京一個更大的不滿。」
2003年基本法23條,引發50萬港人走上街頭。之後每年七一回歸,就成了港人爭取普選上街遊行的日子。香港人對50年不變的承諾,充滿憂慮,因為一國越來越明顯,兩制卻逐漸消失。
香港退休教師:「政治變化最大,我們的政府不應該這樣打壓香港人,對香港人有很多它是不明白的,應該要給香港自由。」
中國強化經濟整合,中資勢力快速壯大,香港股市市值,有四成是中資。香港經濟四大支柱之一的旅遊業,高達八成依靠陸客。2014年香港蔓延反中情緒,內地與港人矛盾激化,導致陸客數量下跌百萬,購物天堂陷入低迷,可見香港經濟對中國的高度依賴。香港已經從「世界的金融中心」,變成「中國的金融中心」。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范世平:「長期以來從97年回歸之後的情況,就是逐漸仰賴中國,加上像陸客,像是CEPA等等一連串的動作,像自由行,使得香港現在跟中國來講,它的經濟就整個綁在一起,這綁在一起不但是會影響到,香港經濟自主性,也會影響到政治,也就是說當香港經濟完全仰賴中國大陸的時候,經濟上沒有自主性,經濟又會被政治所影響,所以政治更沒有自主性。」
目前香港貧富差距來到45年新高,五分之一人口處在貧窮線以下,大學生起薪較20年前還低。被爆炒的房價、大量陸客湧入,改變香港人的生活型態。香港人只能選擇離開或者留下。2014年雨傘運動之後,香港再掀移民潮,其中申請到台灣居留,增幅超過六成。
在台港人 郭豫謙:「就跟當時97年的時候一樣,現在越來越多香港人看見這樣的情況,會想要逃跑,這絕對是人之常情,過來台灣其中原因是因為,距離很近,文化差異也相對沒有那麼大,而且難度也相對沒那麼大,那當然會越來越多人想要過來。」
來自香港的郭同學,到台灣就讀大學,畢業之後選擇留在台灣。目前在人權團體工作,下一步規劃繼續在台灣攻讀研究所。與身邊的香港朋友一樣,希望未來能夠居留台灣。
在台港人 郭豫謙:「基本上我越來越覺得我很難回香港,因為我已經習慣這邊生活的步調,我也習慣這邊的生活空間,我現在回香港的話,搞不好我只能住我說的那種床位,如果我以後回到家只能打開棺材睡進去,我可能受不了,這很具體,我能沒辦法再適應香港生活步調。」
打開香港租屋網頁,僅僅一個床位的空間,在香港當地月租1萬元台幣,這就是郭同學口中的棺材,而同樣價錢在台灣可以租到10倍大空間。雖然主權移交時只有8歲,說不出香港20年最大變化,但卻覺得家鄉是越來越陌生。
在台港人 郭豫謙:「其實我過來台灣唸書,某程度上是逃兵了,我結束還不回去,那時候其實有內疚在,後來我發現我在這邊也不完全是逃兵,我只是去了一個我更能發揮的地方,就像軍隊一樣,不能說前線才是士兵,後援也是很重要的士兵。」
在香港年輕人身上,看見掙扎與矛盾。而調查顯示,香港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比回歸之前增加,又以年輕人為最多。一國兩制的香港風雲變色,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雨傘革命,無非都是香港人民對一國兩制變調的憤怒。
香港眾志秘書長 黃之鋒:「過去我們面對一國兩制,不停面對中共的壓迫,如果說是一國兩制的話,我覺得我們面對不管是之前銅鑼灣書店的事件,還有議員取消議員資格的情況,我覺得其實香港的一國兩制,已經變成一個一國一點五制。」
一個世紀前,英國利用香港腹地優勢,敲開中國市場大門。而如今香港移交之後,經濟重要性,可能被中國其它城市取代。學者認為,香港對於中國的利用價值將逐漸減少,預測中共對香港管控,將更無所顧忌。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范世平:「它們基本上的立場很簡單,就是你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我北京給你的,是我賜予你的,那我隨時可以收回,隨時可以限縮,所以並不是不可改變的事情,所以它們希望香港人搞清楚這一點,搞清楚這一點就是說,不要覺得好像是應該理所當然。」
政治、經濟失去主體性,香港人口結構,也在中共融合策略下改變。歷年已有百萬中國移民、雙非嬰兒,取得香港居留權,在7百萬香港人口,佔據一定比例。橫跨港、澳、中國的港珠澳大橋,通往香港的高鐵,使得兩地隔閡完全打通,來往更為頻繁。憂心根本不必等到2047年一國兩制期限,香港,早就是中國的香港,而不是世界的香港。
撰稿:劉姿吟
後製:盧天常
相關新聞
-
何韻詩等多名網媒高層被捕 台陸委會:打臉中共
2021-12-29 21:43:22香港警方今天清晨大陣仗拘捕,獨立網媒《立場新聞》高層,其中包括歌手何韻詩。台灣陸委會表示,香港基本法號稱港人享有言論、新聞等自由,但卻接連逮捕媒體相關人員,如同文字獄。今天的拘捕行動,也再度打臉中共、戳破中共「一國兩制」謊言。
-
何韻詩遭捕 蘇貞昌譴責中共不守諾.台灣需警惕
2021-12-30 14:02:39再來聚焦,香港歌手何韻詩,以及立場新聞媒體高層,遭到港府抓捕,引發全球關注。今天(30日)在行政院會後的記者會上,發言人羅秉成轉述行政院長蘇貞昌的發言時,針對香港警方戕害自由,譴責中共不遵守承諾。
-
「辛普森家庭」諷刺中共 香港版Disney+整集消失
2021-11-30 18:14:46迪士尼影音串流平台Disney+本月在台灣、香港等地正式推出,由於其龐大的作品陣容而廣受觀眾們喜愛。不過,有觀眾發現知名動畫「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的其中一集在香港版中憑空消失。該集內容講述主角一家人來到中國,並有許多諷刺中共、六四天安門事件等的「辱華場景」。
-
奪金馬獲奧斯卡門票《時代革命》導演:與神同行
2021-12-07 13:30:20《時代革命》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取得門票角逐奧斯卡獎,不過香港主流媒體對此無聲;台灣政治人物的態度也引起討論。周冠威獲獎後,(29日)接受香港大紀元獨家專訪,談留在香港繼續創作的原因,面對恐懼,與神同行。
-
紐郵罕見社論列中共「六宗罪」拜登如何回應
2021-11-25 09:04:58中共對彭帥事件的處理方式,重新點燃了國際社會抵制北京冬奧會的烈火。《紐約郵報》日前刊出社論,列出中共「六宗罪」,包括對少數民族犯下的種族滅絕罪。掩蓋武漢病毒起源並拒絕配合調查。活摘法輪功學員及維族人器官。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承諾,打壓香港自由。與信仰為敵,卻將中共自己豎為「神」。打壓舉報高官性侵犯的中國網球女將彭帥,社論呼籲拜登政府,採取更有力的作法 抵制北京冬奧會。
-
珍惜公投選票!在台港人以港為鑑 籲莫讓國共綁架台灣
2021-12-01 22:06:3812月18日,四大公投即將登場,台灣基進今天(1日)召開記者會,找來流亡來台港人,表達對公投看法,以香港案例,呼籲莫讓國共用公投綁架台灣。
-
香港已無六四空間 民運人士計劃紐約籌設紀念館
2022-01-11 16:33:20香港「六四紀念館」關閉後,眾多「六四」民運相關人士正在籌備於紐約建立「六四大屠殺紀念館」,召集人王丹表示,中共試圖讓「六四」被人遺忘,籌設紀念館是希望堅守歷史記憶。
-
關注中國人權 日本國會通過決議關注新疆.西藏.香港
2022-02-01 22:29:56就在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之際,日本國會週二罕見地通過了一項關於「中國人權嚴重狀況」的決議,並呼籲日本政府與國際社會合作採取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
奶茶聯盟為人權集結 支持美國抵制北京冬奧
2021-12-12 14:59:53來自台灣、香港、緬甸、泰國的海外人權團體今天以「奶茶聯盟」名義集會,慶祝國際人權日,成員發言支持各國抵制北京冬奧,呼籲國際持續關注中共侵害人權的行徑。
-
美國民主峰會 香港反送中代表人物羅冠聰獲邀
2021-12-06 13:36:56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眾志前主席羅冠聰,5日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已經正式獲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參與12月9日為期二天的民主峰會。
-
港大拆六四「國殤之柱」華人民主書院將在台灣重建
2021-12-24 22:03:48在香港大學內屹立24年的「國殤之柱」,是承載六四事件、香港反送中抗爭等歷史記憶的,精神象徵。但就在23日晚間,港大通宵拆除了國殤之柱,對此,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理事長曾建元表示,港大的作法,是在校內樹立一座無形的,學術自由恥辱柱。
-
為聲援香港而騎!民團譴責中共沒資格辦冬奧
2022-02-16 21:49:293月10號為西藏抗暴日,而民團「西藏台灣人權連線」從2月初到3月12號,每週都有活動,聲援受中共迫害的民族,包括西藏、新疆、香港等,盼台灣民眾能夠了解中共惡行。同時也譴責中共侵犯人權,沒有資格舉辦奧運。
-
滴滴將從紐交所下市 彭博:凸顯北京多擔憂數據外洩
2021-12-03 22:31:24今年6月才到美國上市的中國網路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在遭到中共當局強力監管後,今天(3日)正式宣布,將從美國紐交所下市。彭博社指出,這項史無前例的動作,凸顯北京對敏感數據可能洩露給其地緣政治對手有多麼擔憂。另外也將觀察,後續是否還有其他中企將跟進。
-
彭京堂接任駐港部隊司令 曾任新疆武警頭目
2022-01-11 09:11:01國際社會高聲譴責中共在新疆實施的種族滅絕政策。不過日前,中共當局任命「前新疆武警總隊」參謀長彭京堂,擔任中共駐香港部隊司令員,引發外界擔憂。
-
美眾院推「2022年美國競爭法」 提升抗中共競爭力並挺台
2022-01-27 14:43:57美國眾議院25日推出了《2022年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草案,該法案旨在提高美國對抗中共的競爭力以及支持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其中也提到了關於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議題,並呼籲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駐美國台灣代表處」。
-
港人流亡法國爭取民主 最後悔沒跟家人好好道別
2022-02-03 17:51:10香港自由民主處於風雨飄搖中,LK是流亡法國的社運人士,她向中央社表示,最後悔的,便是離港時沒有好好跟家人道別。至今仍在奮鬥抗爭的LK也呼籲台灣人,「不要相信一國兩制」。
-
執法界線模糊 香港眾新聞主筆:停運是無奈決定
2022-01-03 20:22:59香港網媒眾新聞昨晚宣布4日起停止營運。眾新聞主筆楊健興今天表示,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後,觸發眾新聞短時間內決定停運;當前執法界線模糊,停運是無奈的決定。
-
英美歐外媒關注港媒遭查抄 美人權基金會譴責港府
2021-12-29 22:04:35港警國安處,今天(29日)以所謂「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名拘捕6名《立場新聞》現任及前任高層人員,國際媒體高度關注,美國人權基金會也發表聲明,譴責香港政府出於政治動機大規模拘捕異見人士,已經成為中共的傀儡,完全無視新聞自由。
-
澳日聲援台港新疆維族 澳防長:軟弱無法維持和平
2022-01-08 11:24:05澳洲和日本7日簽訂相互准入協定後,兩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關注中國威脅打壓台灣、香港和新疆維吾爾族等問題。中共駐澳洲大使館對此提出抗議,認為是「挑動對抗」。
-
港英時期香港無民主?英檔案文件揭真相
2022-01-03 22:31:11中共近年來,辣手摧毀香港的民主自治,但中共官員日前卻聲稱,香港在英國統治時期沒有民主,中共現在在香港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挽救香港和民主。但英國國家檔案館公開的文件證實,中共在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