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趨勢興起 為經濟帶來新風口?|新聞最聚焦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15 日訊】共享經濟在這幾年,開始快速的發展,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像是:從美國興起的Uber、airbnb等,預計2025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350億美元。不過,延伸的問題,也不少,比如,衝擊到既有的產業,以及管理的法律問題,這股共享經濟的風潮,究竟將為經濟市場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帶您聚焦。

站在荒野路邊,舉起大拇指,等待善心人士停車載一程,是歐美許多背包客,會利用的交通方式,除了省去交通費,也創造結交朋友的機會,當網路與行動智慧裝置興起後,這種共享的概念,被新創產業強化,共享經濟這個名詞孕育而生。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你會發現我們早期經濟發展,都先從吃飽穿暖開始,那接下來就注意住跟行,然後我發現共享經濟也有這樣子的一個脈絡,剛開始是可能是有一些人,他把自己的住宿或他把自己的車輛給共享出來。」 

上網登錄並上傳照片,就能將空房出租,房屋短租平台Airbnb,提供消費者有別於以往的住宿經驗,或是透過APP叫車的Uber,讓司機與乘客,改變原本的載客和乘車方式,這些想法都來自於共享經濟,也成了全球熱門的發展趨勢,預計2025年,全球共享經濟五大主要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350億美元。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我們會以前會發現說我們好像買了一台車,其實使用率並不是那麼高,所以我們就跟大家共享,然後以前我們的住的房子可能有空的房間,也去跟人家共享,所以我覺得這個是目前共享經濟正在發展的一個快速的一個階段。」 

但隨著Uber以及Airbnb這兩個全球知名的共享經濟服務的不斷壯大,在世界各國都開始出現或大或小的爭議,在台灣因為法規問題,Uber連續被主管機關重罰,還一度退出台灣,Airbnb則是遊走法律邊緣,主管機關日前修訂「Airbnb條款」,規定只要違法的日租套房業者在網路刊登攬客廣告,經查獲最高可開罰30萬元。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你只要聽到共那個字你就知道,你的東西要怎麼樣去跟人家分享,透過網路去跟人家分享,取得別人給你的報酬,這中間就會有交易的問題,中間會有安全的問題,這中間會有一些,中間怎麼拆帳這些問題,這些東西大家以前沒有想過,好像什麼東西扯到共享,擋住它就是萬惡不赦,就是法令法規不夠先進,只要配合它了,答應它的要求,就是符合共享經濟,這個是目前現在這個潮流,但是我並不覺得說這個東西是一定對的。」 

無獨有偶,近日,打著共享單車旗號的oBike,在台灣也遇到了麻煩,因為大量的在都會區投放單車,佔據了原本就已經不夠用的機車停車格,引起社會上的爭議。 

民眾:「oBike現在剛推啦,可是這個很麻煩的就是,單車都是亂丟,這個是一個最麻煩的事情,那是屬於私人經營的,所以最麻煩的就是亂丟的問題。」 

oBike台灣奧致網絡公司總經理 王妍婷(2017.07.11):「當初有跟新北市政府這邊有去提及,就是說如果有自行車的車架的話,我們會優先的停放自行車架,但是因為其實在新北市這邊,設置自行車架的使用的數量上面,確實是比較少一些的,所以的話我們去用了機車停車格,去做部分的投放。」 

無樁式的自行車租借服務,讓消費者只要下載APP、並預繳900元押金,就可以「騎到哪、停到哪」。 

民眾:「我有下載它的APP,可是我覺得就是,它的那個一開始的那個(押金)滿貴的,所以我就一直沒有用,但是我覺得它爭議就是,我常常看到我們附近有人亂停,對、這是我覺得它比較大的問題。」 

由於亂停的現象層出不窮,新北市交通局認定oBike付費使用屬於商業行為,日前公告,市內的17個行政區禁止oBike停放機車格,並大規模拖吊近3千輛的oBike,還要求oBike公司不得再投放車輛。 

新北市長 朱立倫(2017.07.11):「低碳型的我們基本上歡迎,但是它必須在法律規範的範圍之內,目前占用公共的機車停車格,或者是使用公共資源來做為營利,我想這是民眾沒有辦法接受的,我們必須要執法。」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當初在設計這個共享單車,或這是從事這家的業者,你自己就必須去承擔這些事情,當發生之前沒有搞清楚的狀況,現在發生了,自己要先去吸收它,而不是先把問題外部化,先去叫政府去承擔,好的都你賺、壞的都政府,哪有這種事情。」 

台中市則是更直接的喊出「來一台就拖一台」,對oBike表達了不歡迎的態度,相較於兩市的態度,台北市目前則是可以讓oBike停放在機車格,但違停還是會進行拖吊,並研擬共享單車的自治條例草案。 

台北市長 柯文哲(2017.07.11):「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大家都坐公共運輸,不過問題是不管Ubike、oBike,我們還是把它視為是公共運輸的一部分,所以它要的是管理,我們會盡速有一個管理辦法。」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合法的地方或保障消費者的地方,政府要去做,但是他是不是一個生意,我覺得讓市場去決定。」 

oBike的競爭對手,是在台灣已被消費者習慣的Ubike,雖然因為有固定的停放點,能去的地方受到限制,但就讓Ubike少了違停以及侵占原有公共資源的問題,Ubike也靠著優良的服務與管理,以及車子本身良好的品質,早就站穩市場,這些成功,與Ubike和政府的BOT合作關係,密不可分。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共享還有很多法令、法規,傳統我們的認識、理解需要去突破的地方,不是說現在一觸可及,我們現在馬上就可以什麼東西都共享。」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你現在看到很多在網路上,你租車或者是什麼,大家都覺得那是共享經濟、不是,你要把你原來有的,然後沒有用的在去給別人用才叫共享,並不是什麼東西拿去租了都叫共享,我們現在好像有時候把這個名詞擴大解釋,然後什麼東西都叫共享經濟。」 

因為網路與行動智慧裝置的普及,原本的租賃和派遣業務透過新的方式,運用網路提供服務,雖然這些服務都被廣泛納入了「共享經濟」的討論範疇,但其實它們的商業模式和產業性質,卻完全不是共享的概念。 

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 林之晨:「台灣的服務業1年是13.3兆,那這個13.3兆得這個產值,現在98%、99%都是還是線下的,那你往前看10年、20年,你基本上可以預期,這些產值很快都會移到線上,那所謂的服務業上網的過程,我們現在就叫它,不管你要叫它共享經濟也好,隨選經濟也好,服務電商也好,那這個過程是必然會發生的,所以往上看是有10幾兆的這樣的產值的機會,慢慢會移到網路上來。」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它還是附著在一個實體經濟上的網路應用而已,它可以幫你加值,但是光靠這個網路本身是不能吃不能喝的,它一定要去附著在一個實質的東西上,所以我同意,它對我們的實質經濟有幫助,比如說資訊的擴散,讓更多消費者知道你的訊息,這個有助於買賣雙方達成交易,這就是經濟,但至於是不是共享,是不是什麼方式,那個就由他們去說,自然會有好的商業模式。」 

把服務透過網路,更有效率的提供給消費者,減少掉舊式服務所需要的高額成本,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與獲利空間,但把成本外部化的同時,或許也要能兼顧品質與保障,確保消費者的權益,這股新興產業潮流,才不至於泡沫化,真的為經濟帶來新風口。 

採訪撰稿:黃庭鋒 
攝影後製:高健倫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