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急凍猝死增 醫:這樣做才保暖

寒流急凍猝死增 醫:這樣做才保暖
文:黃于庭(健康傳媒)
這一波寒流低溫持續5天,創下近年來最久紀錄,令人擔憂的是,全台各地猝死個案急速累積中,從2月2日至5日猝死人數保守估計已經超過120多人,幾乎都是70至80歲長者,醫師呼籲,民眾應該多關心家中老人家,注意保暖。
寒流持續發威,北台灣低溫甚至只有7度,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警告,慢性三高、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患者務必提高警覺,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心悸等症狀,就應儘速就醫。
黃國晉指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三高病患,在天氣寒冷時,交感神經容易亢奮、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擔,以致血壓上升,容易造成猝死或中風,因此年老民眾及三高患者一定要按時測量血壓,如果發現血壓異常,就應回診,經醫師評估後,增加藥量,或是改換其他降血壓藥物,以免發生不幸。
此外,老人家身體機較差,容易失溫,建議在手腳、頭頸等裸露在外部位,戴穿手套、襪子、帽子、圍巾。至於患有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則需按時服藥。
如何禦寒、避免心血管疾病?北醫附醫急診部主任高偉峰說:「圍巾、帽子不可少」,因為人體主要散熱部位是頭頸部位,一旦當頭頸部溫差越大,就越容易散熱,導致失溫。
黃國晉提醒民眾,天冷時,清早不要急著起床,先在棉被裡等個幾分鐘,更不要一大早外出運動,可以選擇在屋內或社區室內走動,以免溫差太大,身體不適。
相關新聞
-
冬天最容易猝死?3個急救要穴報你知 |談古論今話中醫(219)
2016-01-14 13:57:32認識中醫急救要穴-人中、心俞、至陽。
-
熱斃! 南市兩天9人猝逝
2012-07-15 21:05:31這麼熱的天氣,提醒在戶外工作的民眾真的要多多留意了,因為在台南市7月份以來,就已經有20多人意外猝死,其中不少是男性的戶外工作者,疑似是因為熱衰竭,引發了急性心血管疾病猝死。而醫生也呼籲,不要長時間在戶外工作,最好是做一下,休息一會,免得身體負擔不了。
-
長者走3分鐘就喘 主動脈瓣膜狹窄當心猝死
2018-03-05 19:12:57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任黃啟宏指出,主動脈瓣膜是3瓣,但亞洲人僅有2瓣的比例比西方人高出甚多,約2成民眾只有兩瓣,年輕時還無大礙,等到60到70歲,就可能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
-
秋冬季節 年輕人也需謹防中風
2016-12-16 17:40:24秋冬季節,早晚溫差大,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中風、猝死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最近,在中國大陸連續發生20幾歲的年輕人中風和猝死的案例,值得大家好好審視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
-
首波寒流來勢洶洶!抗寒8招看這裡
2018-01-10 17:08:50寒流報到,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昨日(1月9日)清晨淡水出現攝氏8.8度低溫,已刷新去(106)年入冬以來全台平地測站最冷紀錄;而從今天起,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將轉為乾冷的天氣型態,由於輻射冷卻效應,預估周四(11日)、周五(12日)將是這波寒流威力最強的時候,各地低溫約8到10度。
-
天冷猝死案件激增 醫師示警:3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2022-02-21 21:34:22這一波寒流真的很有感,全台宛如急凍島,各地疑似天冷猝死案件激增,這一兩天全國至少74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最年輕者僅38歲。醫師提醒,務必注意保暖,一旦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噁心、想吐,需儘速就醫。
-
寒流低溫發威 陽明山下冰霰 全台44人猝死
2020-12-31 12:38:49寒流持續發威,全台各地氣溫最低不到10度,今天(31日)清晨大約7點,陽明山下起了冰霰,大屯山、太平山以及武陵農場,因水氣不足,還沒下雪。有不少遊客迎接雪景,全副武裝上山賞雪,不過,也有民眾抵擋不了低溫而猝死。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截至昨晚(30日)11點,全台總計有44人因身體不適死亡。對此,消防局強調,是否與天冷有關要看個案而定,有待釐清,但氣溫驟降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民眾務必注意保暖。
-
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2019-12-31 19:01:59跨年夜看煙火、元旦清晨迎曙光,這幾天許多人都會規劃出遊行程,但氣溫偏低、天氣溼冷,專家提醒,參加跨年活動務必注意保暖並結伴同行。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等症狀,務必緊急就醫。
-
極凍還會再來?中研院專家籲做好準備
2016-01-26 20:07:29繼續來看到,台灣挺過十年來最強寒流,今天白天回溫,不過,中研院專家觀察,全球暖化造成大氣擾動現象增加,極凍天氣,可能還會再出現。
-
實在好冷! 電暖器熱銷情人節濕冷度過
2014-02-13 21:09:50鏡頭回到台灣,這幾天真的是好冷,寒流商機發酵,各大賣場通路荷包賺飽飽,光是電暖器的買氣就大幅成長3成,使得原本應該是換季出清的季節,現在卻要拉長冬季商品的銷售時間,而且,氣象局表示,今天(13日)入夜後,會有另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各地天氣,將會一路濕冷到這個週六。
-
24節氣 大寒
2022-02-07 10:15:28由於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首先,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的變化。其次,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昇發特性做準備。最後,還要考慮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日常飲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紫蘇葉、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例如,當有人因外感風寒而致輕度感冒時,常常會用生薑加紅糖水來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
注意!身體出現4種異常症狀 恐有心血管疾病
2020-01-16 11:31:36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死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年齡有很大的關聯性,但臨牀發現,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大家總是把這種好發於寒冷季節的疾病,跟年長的男性聯想在一起。但除了年輕族群的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其實女性罹患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比男性更高。
-
心肌梗塞險喪命 竹科工程師感謝救命醫生
2017-05-25 22:04:55近年來,心血管疾病蟬聯10大死因前3名,更有年齡層下降趨勢,新竹縣東元醫院成立血管中心,引進全新低輻射心導管設備,更能精準確認病灶,快速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有一名竹科工程師,去年(105年)因為突發心肌梗塞,所幸及時獲得治療,他還特地到醫院,感謝醫療團隊救命之恩。
-
心律不整中西醫治療
2018-03-20 15:55:24廣義的心律不整,即心律異常,包含心跳不規則、過快、過慢等,其中心搏過速(頻脈)是指心跳每分鐘大於100下,心搏過緩(緩脈)是指心跳每分鐘低於60下。心律不整很多是沒有感覺的,有感覺的話,大部分是心悸,或是心跳暫停的感覺,嚴重的會導致眩暈、昏厥、呼吸困難、胸痛等等。有些嚴重的心律不整,會導致中風、心臟衰竭等,甚至心跳驟停、猝死、休克等等。
-
注意!高血壓自行停藥恐傷全身
2018-05-10 13:32:31台灣高血壓患者眾多,但規律用藥的比率仍有待加強。許多高血壓患者直到感覺頭痛、不舒服才服用降血壓藥物,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警告,長期高血壓控制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出問題,甚至引發致命危機。
-
今晚至明晨探6度!20縣市低溫特報 105起猝死案
2021-01-09 20:09:17再來關心,寒流發威,提醒您,中央氣象局今天針對20縣市發布低溫特報,今晚到明晨,容易有10度以下低溫,局部地區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今天淡水觀測到攝氏5.6度、高雄10.6度、台南8.9度,也再度創下新紀錄。明天寒流減弱氣溫會回升一些,可以到14度到15度,但11日起又有另外一波寒流報到。根據消防局統計,從7日晚間7點到9日中午12點,已累計105起疑似天冷猝死案。提醒您,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寒冷環境,做好保暖。
-
號召千人織圍巾 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2011-12-03 21:44:55隨著入冬低溫冷氣團報到,民眾除了身上厚重的衣服,圍巾也是不可少的,3號在高雄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號召民眾一起編織圍巾,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現場經過認證一共有1805人,成為最多人同時編織的新紀錄。
-
24節氣 冬至
2018-05-15 11:36:15寒冷的冬天,除了飲食的進補,還有從吃水果來補。在這個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機能調整到最好,同時也能吃出一份健康美麗。冬天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乾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如梨、獼猴桃、甘蔗、柚子等都是比較適宜的水果。
-
南市府補助免費裝假牙 醫師:品質要緊
2011-06-22 23:42:02年長者缺少牙齒的咀嚼,會影響進食及營養的攝取,長期下來除了影響健康,甚至可能會加速老化,現在台南市政府要補助65歲以上老人裝假牙,每副假牙補助四萬元。
-
降低心血管疾病 這樣吃就對了 |談古論今話中醫(216)
2015-12-30 11:31:23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素:1.年齡、性別 2.糖尿病 3.高膽固醇血症 4.吸菸及二手菸.......本集為您特別推薦的食物及正確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