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會生變? 北韓不認制裁促成和談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07 日訊】歡迎回來。連續幾週來,北韓政權在外交場合顯示出軟化姿態。但週日,北韓官媒態度強硬,再度抨擊美國,讓外界懷疑「川金會」是否生變?北韓否定是美國的「最大化施壓」促使金正恩走到談判桌,不過專家分析,這是北韓的面子工程。
週日,北韓官方媒體引述該國一名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表示:美國稱「最大化施壓」迫使金正恩走向談判桌,這種誤導言論很危險,可能會毀掉朝鮮半島剛剛出現的緩和局勢。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軍事專家 Richard Weitz:「川普政府(近期)常說,看啊我們的政策有了效果,我們迫使北韓作出讓步。我早知道北韓會做出相反回應,但我不確定北韓的這個聲明,到底有多大實際意義,它也就是一個聲明而已。」
美國總統川普和他的內閣成員,一致堅信:是美國對北韓持續的「最大化施壓」,包括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和強大的軍事威懾,導致金正恩別無選擇,走上談判桌。
美國國務卿 蓬佩奧:「由川普總統領導的全球經濟制裁施壓,讓金正恩感到只有走到談判桌,才符合他們的利益,來討論無核化。」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軍事專家 Richard Weitz:「這是正確的,制裁起到效果,但我建議別總強調這一點。」
專家表示,北韓週日的言論,也含有「維護顏面」的動機,應不會對幾週內舉行的「川金會」有實質影響。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軍事專家 Richard Weitz:「很可能是這樣,金正恩想顯示自己是一個強硬談判者。」
4月27日,「文金會」落幕,南北韓共同簽署了《板門店宣言》,確立了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南北韓結束軍事敵對狀態等共同目標。
理查德·韋茨當時就在南韓。他認為,南韓國民普遍並不關注這次會議,對雙方宣言的實質成效,也抱懷疑態度。因為過去這樣的峰會已經有很多次,最後都不了了之。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軍事專家 Richard Weitz:「也許在他們的期望中,這次會不一樣,不同的領袖參與。可能川普嚇到了金正恩,使用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
川普上週表示,「川金會」時間地點已定,外界猜測可能還是5月底或6月初,在南北韓邊境。而新加坡也是潛在會議地點。
而目前,美國依然沒有放鬆對北韓的施壓,並要求平壤釋放3名被扣押的美國公民。
美國國務卿 蓬佩奧:「兩人在會面中,如果會談失敗,川普會離開談判桌,然後繼續對北韓施壓。如果我們達成協議,那對世界來說都是好事。」
5月22日,南韓總統文在寅也會來美國,探討雙方就北韓問題的合作。
新唐人記者 李大宇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金正恩爆遭金與正政變 韓國家情報院:完全不實|寰宇掃描
2021-10-25 22:21:10近年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安危,深被國際媒體關注,他近期現身似乎也變了個模樣,因而引發議論,甚至各種陰謀論隨之而生。日前美國小報《環球周刊Globe》報導稱,金正恩於今年5月至6月期間,已遭到親妹金與正發動政變推翻了,還翻9月舊照,引述美國國防部官員說法稱,經臉部辨識技術證實,這位金正恩跟以前那位不同。對此,韓國情報當局在24日回應,指這類報導完全不屬實。
-
美國防部2021全球態勢評估 優化關島和澳洲基地抗共
2021-11-30 13:50:18經過幾個月的分析,美國國防部29日公布了2021全球態勢評估,為「國防戰略報告」提供大量參考訊息。新聞稿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將中共視為首要步步進逼的挑戰,印太地區理所當然成為評估的優先地區。評估建議,美國在印太地區與盟國和夥伴進行更多合作,協助區域穩定和阻止中共潛在的軍事侵略和北韓的威脅,包括加強美國在澳洲和關島的軍事基礎設施,以及計畫在澳洲輪流部署所有類型的美國軍用飛機,此外,還將在南韓永久部署一個攻擊直升機中隊和一個炮兵師總部。
-
布林肯:對抗新防禦威脅 將與日本簽署研發協議
2022-01-07 12:18:52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表示,美國與日本將簽署一份新的研發協議,讓兩國更容易在對抗新防禦威脅上合作,包括極音速和太空能力。
-
北韓單月7度試射飛彈 美籲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開會
2022-02-02 11:55:19北韓日前試射2017年以來威力最強的飛彈,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務院今晚證實,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已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3日就此議題舉行閉門協商。
-
金正恩執政十年 經濟人權雙重考驗
2021-12-27 21:46:55總部位於美國的人權觀察組織 ,近日採訪了2014年後離開該國或內部仍有聯繫的北韓人,他們表示,儘管金正恩開放了經濟,減少了對貿易商市場的重大打擊,但政府對無償勞動的要求增加,促使北韓人更想脫北。
-
美推進「印太經濟架構」抗共 白宮數月內宣布|寰宇掃描
2022-01-20 22:40:07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19日在智庫活動表示,將在幾個月內與區域夥伴共同宣布「印太經濟架構」的目標和樣態,在包括貿易便利性、數位經濟標準、供應鏈彈性和基礎建設等領域,對話並推動進展。目前華盛頓正尋求對抗北京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
美日領袖21日視訊會議 擬談中共、北韓與烏俄
2022-01-21 10:33:28去年10月上任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計於華府時間21日,進行就任後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首場重要會談。雙方將討論中共勢力增強、北韓飛彈,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意圖。
-
抗衡中共!美國防部將強化關島和澳洲軍事基地
2021-11-30 22:22:01經過幾個月的分析,美國國防部29日公布了2021全球態勢的評估簡報,為「國防戰略報告」提供大量參考訊息。評估首要重點放在印太地區,指示美國國防部與盟國進行更多合作,協助印太區域的穩定、嚇阻中共潛在的軍事侵略以及北韓的威脅,其中包括強化美國在澳洲和關島的軍事基礎設施。
-
台海緊張北韓射彈 美彈道飛彈核潛艦罕見現關島
2022-01-17 19:04:58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美國海軍最強大武器之一彈道飛彈潛艦上週罕見停靠關島。台海局勢不穩、北韓頻繁射彈之際,美軍此舉顯然意在向盟友和敵人發出明確訊息。
-
北韓試射飛彈 美制裁涉武器採購人員和俄國公司
2022-01-13 11:48:19北韓近月連番試射飛彈,美國財政部今天針對6名北韓人、1名俄羅斯人和1家俄國公司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替北韓的武器計畫從中國與俄羅斯採購物資,要為此負起責任。
-
防長會談聚焦北韓威脅 南韓:美駐軍人數不變
2021-12-02 15:19:58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今天在美韓安全會議過後表示,北韓發展飛彈及武器正日益破壞區域安全穩定;南韓防長徐旭則說,華府承諾駐南韓美軍人數維持在目前的2萬8500人。
-
美國宣布制裁後 北韓再射兩枚導彈
2022-01-15 21:30:121月14日,北韓再發射兩枚彈道導彈。這是當局今年來第三次試射導彈。
-
美國推動聯合國制裁北韓 外交官:中俄聯手阻撓
2022-01-21 10:33:38外交官員指出,美國針對北韓近期試射飛彈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案制裁,今天遭到中共和俄羅斯阻止。
-
文在寅:美中北韓原則同意宣布韓戰正式結束
2021-12-13 10:48:58韓聯社報導,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表示,美國、中國和北韓原則上同意共同宣布1950-1953年韓戰正式結束,而首爾方面將推動讓其成真。
-
南韓國情院駁替身傳聞:金正恩減重20公斤
2021-10-28 18:23:37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期出現在照片中的樣貌較之前大幅改變,引起外界猜測起用替身。但南韓國情院今天表示這種說法「毫無事實根據」,說金正恩減重20公斤、健康無恙。
-
拜登30日再與蒲亭通話 盼外交解決烏克蘭緊張
2022-02-22 21:46:21美國總統拜登30日將應俄羅斯要求,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這是兩人不到一個月內2度對話。美國資深官員表示,拜登將尋求以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緊張局勢。
-
北韓不斷試射飛彈 美日韓防長近期將會談應對
2022-02-10 14:43:22北韓近來不斷進行飛彈試射,引起周邊國家強烈不安。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9日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和南韓國防部長徐旭進行了通話,針對北韓發射飛彈一事展開會談。
-
16歲華裔冬奧滑冰女將 堅持披美國戰袍!
2022-02-10 23:11:55美國出生的滑雪選手谷愛凌,選擇為中國隊出戰北京奧運。同樣在美國出生的華裔滑冰女將劉美賢,則是堅持披上美國戰袍,今年16歲的劉美賢是今年美國參加北京冬奧最年輕的選手,13歲就成為全美最年輕花式滑冰冠軍,被視為是美國最有奪牌希望的選手之一。
-
1500無人機排出「台灣之光」圖形 感謝多國暖心挺台
2022-02-11 05:41:40「2022臺灣燈會在高雄」昨晚(9日)首度推出「聚光台灣 虎星高照」,由1500台的大型無人機進行藝術展演,長達12分鐘的演出搭配音樂,排出多個台灣之光圖形,也感謝多個國家在台灣疫苗受阻時,捐贈台灣疫苗。
-
全球晶片荒 德國智庫:中企囤晶片是原因之一
2021-11-26 21:56:22全球晶片供應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德國智庫研究顯示,美中科技爭端導致很多中國企業大量囤積晶片,也是造成全球晶片荒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