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達沃斯承諾開放 美議員直批光說不做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9 月 20 日訊】再來看到,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共當局再次承諾降低貿易關稅,要給外國公司公平對待。但隨後兩位美國議員就召開了記者會,質疑中共又在談空話,還說在美國,光說是沒有價值的,行動才重要。
第十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19-20日在天津召開。而美中兩國的緊張局勢,也成為論壇中的一股暗流。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式發表演說時表示,承諾降低貿易關稅,改善外國公司營商環境。
中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我們會確保所有企業,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只要他們是註冊在中國,都會被公平對待。」
不過這似乎未讓美國議員和一些與會者信服。參加論壇的兩位美國議員,加州共和黨眾議員伊薩(Darrell Issa),和印第安納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羅基塔(Todd Rokita),在李克強講話結束後,召開一個臨時記者會。
印第安納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 羅基塔:「如果偷竊是不對的,欺騙是不對的,那為什麼我們要接受。我們做了調查,很清楚我們的智慧財產被竊取了。我不確定中國的諺語,但在美國,我們認為光說是沒有價值的,行動才重要。」
羅基塔提出了川普政府最為重視的問題,中共不保護外國公司的商業機密,認為中共官員關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承諾是空話。
眾議員伊薩則說,在中國有數百個知識產權案例已經積壓了幾十年,年復一年這些案例從未得到審判。如果中共要履行承諾,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及時向前推動那些知識產權案例。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三駕馬車」失靈 中國恐出現「停滯性通膨」
2019-08-30 20:48:58美國9月新一波3000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已經正式宣布,美中貿易戰加劇下,中國經濟也正面臨沉重壓力。外媒報導中國經濟,投資、出口都出現阻力,學者認為,儘管中共拍板多項政策,試圖刺激民間消費,但結構性問題不改,成效恐怕大打問號,直言更得小心,中國經濟恐怕出現「停滯性通膨」現象。
-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 李克強罕指企業壓力大
2019-10-16 20:17:20中國經濟持續放緩,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西北考察,據中國官方消息透露,李克強週一在一個會議上,罕見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困難突出。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多項經濟數據都創下歷史新低,中共官方繼續以寬鬆政策,緩解經濟放緩,包括進一步降準、下調利率,以及提高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等。由於中共四中全會,預計10月下旬,將在北京舉行。李克強此番對中國經濟的評論,格外受到關注。
-
陸經濟下行哀鴻遍野 明星企業紛紛破產
2019-09-02 22:44:26在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中美貿易戰添火加油後,伴隨外資企業不斷遷出,中國大陸當前不再只是小企業悄然消失,連大牌、老牌、明星企業也在紛紛破產。
-
中共嚴管台商企業出走 工具機業者向政府求援
2019-09-02 15:25:339月美國針對中國大陸關稅再度升級,也加速台商資金從海外回到台灣,不過就有工具機業者急向政府求援,因為在中國大陸想要轉移生產據點,竟然面臨各種刁難,加上工具機訂單下滑,就怕出現新一波倒閉潮,值得相關單位高度重視。
-
日本大廠取得關稅豁免關鍵: 將廠房轉來台灣
2019-05-14 21:15:43美國可能將中國進口關稅,全面提高到25%,不過外媒報導,也有廠商能夠避開關稅上漲,取得關稅豁免權。像是日本主要承軸製造廠NTN,提出「會將廠房轉移到台灣」而通過豁免權申請。報導指出,在申請案件中,日本軸承製造廠NTN獲得關稅豁免權,原因是業者承諾要將廠房轉移至台灣,因此順利取得豁免關稅的權利。另外,特斯拉當時也提出申請關稅豁免,希望上海生產零組件納入,但因為涉及「中國製造2025」,遭到美方拒絕。
-
中國9天2家銀行爆擠兌 中小銀行風險或爆發
2019-11-08 20:51:28近日,在9天之內,中國大陸兩家地方商業銀行發生擠兌,還有更多的中小銀行也爆出危機。
-
「非紅供應鏈」企業撤中 投資台灣方案逼近兆元
2020-04-13 20:33:01中共肺炎疫情,也燒出全球供應鏈,過度倚賴中國大陸弊端,美國、日本,傾向補助企業加速撤出中國,台灣官員也表示,台商之前在貿易戰還有些遲疑,現在因為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回流,或是轉往其他國家布局。
-
百萬人反送中 川普下一步 可能修「美港關係法」
2019-06-10 21:10:06香港百萬人上街反對「逃犯條例」,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7日指出,「逃犯條例」草案如果通過,將侵蝕香港高度自治權,更對美國國安構成極大風險,專家分析,香港當局一旦強推條例,美方可能出手制裁,不排除修改美港關係法,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地位。
-
疫情敏感時期 網傳中共軍機天津墜毀引揣測
2020-03-07 20:40:50歡迎回來,正值疫情敏感時刻,最近,中國網絡熱傳一個影片,顯示天津武清區3月5日發生軍機墜毀事件。當天,廣東深圳飛往北京、上海等地航班也被突然取消,加上事發在北京周邊,引發網民聯想和熱議。有人揣測,墜機事件源於東部戰區發生兵變,戰機被火箭炮擊落。可能與中共內鬥白熱化有關。
-
【座談會錄影】政經座談: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台北場)
2019-09-18 15:54:34美中貿易戰真會停止嗎?中國的體質、結構會改變嗎?面臨內憂外患的中共,會不會藉紅色媒體滲透攻佔台灣?台灣應如何防患未然?海內外專家為我們解謎!
-
被問貿易戰逼急了!中共外交部語無倫次
2019-05-07 20:06:57好,川普加稅阻止中共談判拖延,有港媒消息稱,中南海為此緊急開會商討如何應對。但北京第一時間似乎亂了方寸,昨天,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被問到美中貿易時,反覆要記者找「有關部門」,而記者問到底甚麼才是有關部門,發言人語無倫次表示,「有關部門就是有關的部門,無關的就不能稱為有關部門」。這段發言紀錄,還留在中共外交部官網上,也被網友再次揶揄。
-
中共提醒赴美旅遊風險 網友:太搞笑了
2019-06-06 21:14:15中共文化和旅遊部 6月4號發布中國遊客赴美旅遊安全提醒,大陸民眾認為這是最搞笑的提醒。因為中共官員把自己父母 、老婆、子女、財產甚至情婦都送到了美國。還有人認為,中共是想挑起反美情緒。
-
中共放風假消息 川普駁斥:從未同意對中關稅!
2019-11-10 20:08:45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在即,日前傳出美中貿易可能會降低關稅,輿論消息沸沸揚揚,股市也隨之跌宕起伏。美國總統川普週五接受媒體訪問時卻否認這一消息,並強調,他從來沒有與中方達成降低關稅的協議。
-
吳嘉隆析貿易談判中共誤判 美方關稅施壓到45%
2019-05-10 20:09:01影響全球40%貿易出口量的「中美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期,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進行第11輪的談判,川普也發出推文認為,雙方有達成協議可能。不過專家認為,中共談判毀棄承諾,美國可能對全數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不排除有拉高到45%的可能性。
-
北京、河北端午下冰雹 大如雞蛋狀似中共病毒
2020-06-26 22:09:036月25日端午節,北京氣象局連發出雷電、冰雹的黃色預警,並預報在局部地區將出現短時大雨和7級左右大風。下午3點後,當地民眾紛紛在微博分享所拍的冰雹照片,冰雹大如雞蛋,還有網友說外形酷似中共病毒(Covid-19)。
-
中國股市跌不停 官方宣布限制上證50ETF開倉
2019-05-07 08:21:19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提高對中國產品關稅稅率,美中貿易戰火再起,中國股市週一,超過1千檔個股跌停,跌幅超過7%,上證指數也下跌5.58%,稍早上海證交所宣布,5月7日起,暫停「上證50ETF」認購期權合約,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只允許已經持有該商品的投資人,進行平倉交易,也被外界視為,中國金融市場,崩跌的一大訊號。
-
貿易戰北京對外口徑不一 學者:內鬥白熱化
2019-08-27 20:50:2326號,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公開表示,中方願意以冷靜的態度解決問題,反對貿易戰升級。同一天,美國總統川普也回應,美國收到中方的來電透露,希望美中兩國重新回到談判桌。不過,中共外交部卻表示,不知道有這通電話,包括《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黨媒口徑持續強硬。學者認為,北京內部對外口徑大相逕庭,反映中共內部分歧。
-
人民幣重貶反映陸外匯儲備慘況!港先遭拖累
2019-08-07 13:39:42人民幣匯率近期成為焦點,昨天中共官方進場維穩,讓離岸人民幣匯率回到6字頭,但上午人行再度調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續創11年新低紀錄,專家直指人民幣遠遠還沒看到「底部」,更因為外匯儲備有掏空疑慮,恐怕引發嚴重後果。
-
頂不住貿易戰? 習近平訪俄搬救兵打錯算盤
2019-06-07 21:09:20這兩天,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多個國家,在英法兩國,共同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也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舉行會面。有媒體分析,習進平此行可能是因為貿易戰頂不住了,無奈之下想和俄羅斯抱團取暖、搬救兵。不過,有專家認為,北京可能打錯了算盤,中俄關係實際上是貌合神離,相互利用。
-
向北京追討清朝債券 連署破十萬白宮須回應
2019-10-18 20:08:59上個月份,有美國民眾在白宮請願網站上,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共當局,追索清朝遺留的一筆巨額債務,由於這項提案,獲得10萬人聯署,依照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60天內給予回覆,也給美中貿易談判,添增變數。「彭博社」報導這筆債券是清朝政府1911年,為了資助湖廣鐵路建設所出售的債券,目前價值高達1兆美元。提案內容指出,美國應對北京當局追債,如果中共拒絕,美方應該凍結北京持有的美國國債作為補償,或是要求北京放棄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立委黃國昌8月份也在臉書貼文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向來立場是『不認』這筆債務,尷尬的是,中共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