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電子獲批併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

新唐人資料畫面。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9 月 25 日訊】聯華電子今日(25日)宣布,該公司已符合所有相關政府機構的成交條件而獲得最終批准,購買與富士通半導體(FSL)所合資的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MIFS) 全部的股權,完成併購的日期訂定於2019年10月1日。
富士通半導體(FSL)和聯華電子(UMC) 兩家公司於2014年達成協議,由聯華電子通過分階段逐步從FSL取得MIFS 15.9%的股權;FSL現已獲准將剩餘84.1% MIFS的股份轉讓給聯華電子,收購剩餘股份最終的交易總金額為544億日元。MIFS成為聯華電子完全獨資的子公司後,將更名為United Semiconductor Japan Co.,Ltd。(USJC)。
FSL和聯華電子除了MIFS股權投資之外,雙方更透過聯華電子40奈米技術的授權,以及於MIFS建置40奈米邏輯生產線,進一步擴大了彼此的合作夥伴關係。經過多年的合作營運,有鑑於聯華電子為半導體領先業界的晶圓專工廠,廣闊的客戶組合、先進的製造能力和廣泛的產品技術,雙方一致肯定將MIFS整合至聯華電子旗下,可將其潛力發揮到最大,提高在日本半導體業的競爭力,同時有助於鞏固聯電業務根基,為聯電的利害關係人創造最高的價值。
聯華電子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這樁併購案結合了USJC世界級的生產品質標準和聯華電子員工數十年的豐富製造經驗、聯電的經濟規模及晶圓專工的專業技術,將達到雙贏的綜效,可為新的及現有的日本客戶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同時,聯華電子的全球客戶也將可充分運用日本的12吋晶圓廠。」
王石總經理進一步指出,「USJC的加入,正符合聯電佈局亞太12吋廠生產基地產能多元化的策略。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專注於聯電在特殊製程技術上的優勢,通過內部和外部對擴張機會的評估,尋求與此策略相符的成長機會。」
相關新聞
-
快訊/聯電併購日本富士通半導體 拓展12吋生產基地
2018-06-29 18:46:39台灣又一科技大廠將登陸A股,聯電今天(29日)在證交所發布重大訊息,由財部長劉啟東親上火線說明,將斥資不超過日幣576.3億元購買與富士通半導體所合資的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公司」(MIFS)全部股權,為聯電進一步建立多元化量產12吋廠之生產基地。
-
聯電取得全數USJC股權 市占率增加10%
2019-10-30 18:49:15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今(30)日公佈2019年第三季營運報告,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377.4億元,較上季的新台幣360.3億元成長4.7%,與去年同期的新台幣393.9億元相比減少4.2%。本季毛利率為17.1%,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29.3億元,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0.25元。
-
聯華電子2019Q4盈收創新高 年增41%
2020-02-05 17:21:45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今(5)日公佈2019年第四季營運報告,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418.5億元,較上季的新台幣377.4億元成長10.9%,與去年同期的新台幣355.2億元相比成長17.8%。本季毛利率為16.7%,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38.4億元,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0.33元。
-
台股震撼 聯電大陸子公司申請A股上市
2018-06-29 20:20:47聯電29日傍晚發布重大訊息,宣布董事會通過決議,旗下大陸子公司「和艦」,將與廈門聯芯集成,以及旗下IC設計服務的子公司,由和艦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消息一出,震撼市場。
-
外資點名台灣缺水挑戰:再撐2個月3大產業受傷害
2021-03-18 21:03:38歡迎回來,台灣面臨缺水危機,在產業可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連外資法人都關注。里昂證券報告指出,如果台灣缺水現象,再過2個月沒有好轉,將有3大產業受到衝擊。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今天(18日)出席活動,也被問到缺水問題,他直言,台灣今年的缺水現象,以前都沒有看過。
-
經濟學人:台積電勝英特爾成全球最強晶片
2018-04-07 20:52:40史上第一次,全世界最強的晶片,將不再來自英特爾,而是來自台灣的台積電。《經濟學人》週四(5日)撰文分析,台積電擁有鉅額投入研發以及代工模式等優勢,都是擠下英特爾,成為最強晶片廠的原因。
-
2019超車英特爾.三星 兵家必爭「台積電」!
2020-01-02 16:28:04歡迎回來。回顧2019年台股表現,可以用「倒吃甘蔗」4個字形容。而這當中,19年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台積電,傲人的先進製程,可能才是台股重回外資懷抱的重要關鍵。接下來,2019台灣十大新聞第六名,我們就來帶您看到,在今年超越英特爾與三星,進入全球市值前20大,唯一一家純製造、非消費者品牌的企業,台積電。
-
張忠謀首談APEC取消!指台積電成兵家必爭
2019-11-02 21:21:51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慶祝創立33周年,今天(2日)員工運動會,創辦人張忠謀也在退休後,與夫人張淑芬,首次回來參加運動會。張忠謀致詞時,提到世界局勢,已經變得相當多,並且以APEC取消為例,更意指台積電,在全球快速變化下,將成為兵家必爭地。
-
台積電斥資4千億元 擴大竹科研發基地
2018-04-28 20:20:24外媒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預計再投資135億美元,約新台幣4000億元,擴大竹科廠區的研發基地,面積約30公頃,竹科管理局表示,目前環評作業進行中,如果順利的話,有望明年中,就可以完成程序,交由廠商,進行開發。
-
中芯被爆與共軍合作 外媒:若遭美制裁恐拖垮產業
2020-09-08 20:51:48美中脫鉤加速進行,傳出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將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原因是美國國防承包商在一份報告中揭露,中芯幫助中共的國防建設。消息一出,中芯週一股價暴跌近23%。
-
力晶擴建竹南廠房 募集5年30億元聯貸案
2018-11-30 18:38:18土地銀行統籌主辦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金額新臺幣30億元聯貸案,已成功完成募集,並於107年11月30日由該行凌忠嫄董事長代表銀行團與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黃崇仁董事長簽訂聯合授信合約。
-
台積電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晶圓廠 2021 年動工
2020-05-15 17:14:47台積公司今(15)日宣布在與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支持下,有意於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2021年動工, 2024年量產。
-
台積電不排除投資高雄 魏哲家:全台都是基地
2020-09-18 07:18:0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昨天(17日)出席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擔任演講嘉賓。被問到是否會投資高雄,魏哲家表示,不排除往高雄投資的可能性,全台灣都是基地,將繼續在台灣生根發展。
-
大型機械展受歡迎 民眾體驗刺激高空俯瞰
2018-12-10 21:50:22接著看到。新竹有一場大型重機械展,全台最大噸位的1200噸輪胎吊車、以及各式挖土機齊聚,讓喜愛重機械的民眾一次看個夠。還可以乘坐吊籃,體驗數十公尺高空俯瞰的刺激感。
-
蔡總統南下晶圓18廠 讚許台積電根留台灣
2019-11-25 20:21:34好的,晶圓代工產業龍頭台積電,在全球的市占率高達 50.5%,今天(25號)一早,總統蔡英文南下台南,前往台積電的晶圓18廠,總統不僅肯定台積電對台灣的貢獻,她也期盼台灣重大產業的指標性大廠,能像台積電一樣,以台灣為基地。
-
華邦電投資高雄3350億建晶圓廠 華東將擴充
2018-10-03 20:23:52記憶體大廠華邦電,斥資新台幣3350億元,在南科高雄路竹科學園區,興建新12吋晶圓廠,今天舉行動土儀式。曾是高雄市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出席致詞,表示這是高雄單一科技業的最大投資。
-
後張忠謀時代 外媒:競爭對手正包圍台積
2017-10-04 21:56:06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明年6月退休,外媒也關注台積電未來發展,雖然各界認為未來5年,台積電仍會是晶圓代工的龍頭,但面對競爭對手,仍不可大意。
-
中芯首度證實遭美制裁:營運嚴重影響
2020-10-05 07:54:46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4日晚間8點在港交所公告,首度證實遭美方制裁,內容指出,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已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要求必須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繼續供貨給中芯。中芯表示,限令將對該公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將繼續向美方交涉。分析指出,制裁將使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台廠,受惠於客戶轉單。中共原本目標2025年,中國使用的所有晶片,本土生產提升到70%,目前這一比例大約只有16%。中芯遭制裁將給中共半導體計劃,帶來重擊。
-
中芯遭制裁台廠迎轉單!專家:二線廠受惠最大
2020-09-28 13:13:33持續帶您看到,今天(28日)台股開盤後一度大漲188點,半導體族群呈現強勢上揚,其中一大因素就是美國展開對中芯國際的制裁。台灣晶圓代工廠聯電與世界先進雙雙走強,分析師指出,預估台灣的二線晶圓代工廠,受惠程度最大。
-
台灣將超越韓國 成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2019-07-12 08:21:40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了一項,年中整體設備預測報告,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設備市場,可望成長21.1%,達123.1億美元,意味著台灣將會超越韓國,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報告也指出,韓國因為縮減資本支出,將會落到第三名,北美則是第二名。除了台灣和北美,今年全部地區的整體支出,都將呈現萎縮態勢。在記憶體方面,到了2020年,中國大陸、韓國和台灣,仍將是前三大市場,台灣可望達到115億美元設備的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