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吹哨人」李文亮去世 網曝中共輿情管控引民憤

武漢肺炎「吹哨人」李文亮去世引發輿情風暴(網絡圖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2 月 08 日訊】武漢肺炎吹哨人李文亮醫生的去世點燃了公眾對於中共隱瞞疫情的空前憤怒,並向當局要「言論自由」,引發中共的恐慌,緊急控制輿論,封口,封號,刪文,撤熱搜。與此同時,為中共服務的一份大數據輿情分析報告在網絡上曝光,引發憤怒。
曾率先發布武漢疫情信息而遭當局「訓誡」的武漢醫生李文亮,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去世。該消息迅速引爆微信微博圈,並衝上熱搜榜首,全屏都是哀傷和憤怒。當局在一番「搶救表演」後不得不宣布李文亮去世。
據統計,截至6日晚間11時16分,有關「李文亮醫生去世」在微博熱搜榜獲得超過兩千萬次搜索量、5.4億點閱率以及73萬的討論,高居榜首,
網絡上的反彈讓中共始料未及,迅速進行管控。15分鐘內,相關話題從熱搜榜第一名,被降至第7。
7日,網上傳出一份輿情分析報告,題為「重大網情專報」,文件顯示來自為中共當局提供大數據網情分析的沃民高科沃德網情研究院(以下簡稱:沃民高科),抄送「中央有關部門」。

報告內容分析了李文亮成為網絡熱點的起步時間,以及李文亮去世後網絡信息急劇升溫的過程。報告稱6日當晚23點時到達高峰,之後因為管控等因素而回落,但直到2月7日10時,網絡的關注度仍高居不下,僅TOP50(排名前50)的微博帳戶覆蓋的分析人次就超過10.050億次,成為一個刷屏級事件。
報告還對網民的情緒進行了分析,指檢測區間網民的情緒在當晚23點前以悲傷為主導,但之後憤怒的情緒逐漸增多。

報告分析網民的情緒稱,網民藉此表達對某些機制或政府官員的失職不滿,對李文亮曾受到訓誡一事十分憤怒。但又把網民的憤怒指向國內外對中共體制不滿的人「藉機炒作」。
報告最後給出了七條維穩「建議」,最主要的前三條分別是:1. 肯定李文亮的貢獻;2. 追責,紀檢部門以「恰當方式」做出追責的安排,並建議「先表態,更多問責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3. 封堵言論。
外界吃驚地發現,這個報告的多條建議已經實現。針對第一條建議,武漢市委、國家衛健委、湖北衛健委、武漢衛健委、武漢市政府都表示「哀悼」,並肯定他在疫情發生後抗戰在第一線表示敬意。但都對李文亮的「吹哨人」角色,以及因此被訓誡的經歷隻字不提。
此外,中共當局還宣布,國家監察委員會將派調查組來武漢,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做「全面調查」。這正是第二條建議的內容。第三條建議的封堵言論早已在實施。


七條建議的最後一條還稱,網絡發現情緒宣洩在「一定程度是正常反應」,出現上街遊行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要保持適當的所謂「定力」。一方面很多人在疫情面前不敢出門,再就是「一旦有苗頭,各地政府也有正當理由處理任何聚眾的問題。」
這一報告被洩漏在網絡上,連同發布報告的沃民高科引發網民的臭罵:「這個沃民高科是什麼反人類。」「本該用來科研進步的銀子都花在這些鬼地方了!」 「把百姓當動物管理,垃圾垃圾垃圾!」「原來我們就是這麼被分析的。」「難道不反思下民眾的憤怒來自他們自己本身?」
大陸媒體的報導顯示,沃民高科創始人、董事長齊中祥同時是工信部情報所輿情中心首席研究員、《輿情學》主編。公司第二大股東許可現為國家某重點實驗室博導,兼任《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編委。
據媒體報導,就在上個月13日,中共全國政協常委畢京京,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會長、原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程琳,國防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晉豫,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四人到訪「人心識別獨角獸企業」沃民高科,同公司董事長齊中祥、首席運營官謝子猛等人進行座談。
2018年5月15日,沃民高新曾在北京舉辦互聯網信息監測與智能分析技術成果發布會,齊中祥提出了輿情工作將面臨「從輿情角度轉向情報角度,從實時監測轉向動態預測,從關注信息轉向關注人與信息的融合,從關注事實轉向管控情緒,從關注中國轉向監測全球」的五大趨勢。
沃民高科據稱獨創了一套人心識別AI技術體系,通過計算億萬網民的真實情緒,從而達到洞察民心的目的。
近年來,大數據應用在中國大陸快速成長,從臉部識別,聲音識別,再到以數據驅動的社會信用評級系統,中共對社會的監控已經是方方面面。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早前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當局可以根據大數據,建立起民眾檔案,一方面掌握民眾的思想傾向、行動安排,提前將民眾自發活動扼殺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封鎖和控制,有針對性地引導輿論,對民眾進行很精確的洗腦,達到對社會每個成員進行全方位統治的目的。
轉載自 大紀元
相關新聞
-
質疑「時空伴隨」 成都三教授建議全網被刪
2021-11-13 20:46:52針對四川成都當局利用大數據收集「時空伴隨者」等極端防疫措施,三位資深公共衛生專家對提出緊急建議,但文章很快被全網刪除。
-
蓬佩奧談Tiktok:中共謀變美國為傀儡國家
2022-06-24 16:38:56全球首富馬斯克17日推文,質疑中資抖音的國際版TikTok,是否正導致文明崩潰?媒體取得TikTok美國公司80次內部會錄音,員工稱「一切都被中國盡收眼底」。美國之音報導,這項消息引發美國輿論呼聲,討論重啟川普政府對TikTok的撤資令,紐約時報(21日)在一篇標題「拜登的TikTok問題」的新聞綜述中,質疑拜登是否在TikTok和中國問題上犯了錯誤。前國務卿蓬佩奧(20日)接受FOX訪問時警告,中共企圖把美國變成傀儡國度。
-
澳洲研究報告:中共政法委 幕後操縱新疆監控系統
2021-10-20 17:39:0210月19日,由澳洲政府成立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布了一份《解構新疆鎮壓:中共黨國如何治疆?》報告,報告內容解析了中共在新疆地區的政治架構,並指出中共的政法委(PLAC),在鎮壓新疆的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武漢病毒起源 美國會調查報告出爐(全文翻譯)
2021-08-08 23:45:08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共和黨人,8月2日公布了有關COVID-19(武漢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病起源最終報告的補充報告。
-
牛樟芝有望抗疫 對抗Delta變種病口服劑通過動物實驗
2021-10-28 21:59:18抗疫口服藥,成為疫苗後下一個焦點。根據生策會統計,全球有700多個COVID-19新藥進入2、3期臨床試驗。其中,1項取得FDA藥證核准、5項為緊急使用授權(EUA),多為臨床上已使用的老藥或研發中的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劑與抗體藥物等。
-
10億疫苗白打?廣東核酸檢測越演越烈
2021-06-24 21:28:11中共當局宣稱,截至6月19號,中國大陸31個省市直轄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突破10億劑次,實現了群體免疫。不過,事實是廣東的疫情不僅持續升溫,而且還出現了向外擴張的趨勢。中國的國產疫苗的效力,再次成?話題。
-
8月Delta將佔歐盟病例90% 阿南德點名「勿信」中國
2021-06-24 21:24:57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3號表示,預估到8月底,Delta變種病毒將佔歐盟病例的90%,呼籲各國加快速度讓民眾完整接種疫苗。不過,即使是在以色列,疫苗完整接種率達到59.5%,仍然在Delta變種病毒蔓延之後,疫情升溫。
-
鍾南山洩密?廣州恐「20天730萬人感染」
2021-07-06 16:50:46中共病毒變種肆虐全球。中共專家鐘南山7月3日出席上海科技大學畢業典禮時透露,如果防控不力,廣州20幾天內就會有730多萬人,感染中共病毒的Delta變種。
-
立陶宛社福機構獲多筆捐贈!「全來自台灣」
2021-06-29 07:37:40歐洲國家立陶宛日前宣布捐贈2萬劑AZ疫苗給台灣,立陶宛外長還說,熱愛自由的人民要互相照顧。作家張瀞仁28日透露,她收到立陶宛高風險懷孕中心來信,對方表示,一下收到87筆捐款,本來以為是過去幾個月的捐款同時到來,仔細一看才發現,「全部都來自台灣」,還有人附上訊息「來自台灣的愛」、「來自台灣的感謝」、「台灣愛立陶宛」,讓她相當震驚,「而且捐款還在持續進來」!中心人員寫到:「不知道怎麼表達我的感謝」。「希望我們國家的疫苗能協助您們救下寶貴的生命,你們的捐款也會拯救立陶宛的生命」
-
援台疫苗.傳有國家跟進日美立 外交部:適時說明
2021-06-29 13:21:15新聞開始,先來關心,中共阻擋台灣疫苗採購,近來美國?日本及立陶宛捐贈台灣疫苗,平面媒體報導,還有其他國家跟進捐贈台灣疫苗,外交部今早有最新回應。
-
台灣何時開放國境?陳秀熙:六月有機會邊境解封
2022-02-08 16:06:46世界各國都在和病毒共存,解封邊境,專家認為,今年6月,台灣有機會逐步打開國門,但要達到入境免隔離,恐怕還是要等到年底,但解封邊境,關鍵還是要衝高疫苗覆蓋率,但目前國內還有200萬成人、300萬兒童尚未施打,尤其75歲以上長者第一劑接種率75.5%、距離目標80%仍有一段距離,呼籲長者要盡快施打。
-
士林長照機構群聚 6人確診其中5人曾注射疫苗
2021-07-28 21:57:15台北市再有長照機構發生群聚感染。士林一間養護中心有六人確診,其中五人完成接種疫苗仍確診。前天,一名90歲住民發燒送醫後確診,她是機構內唯一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另外被採檢發現確診的五人,是兩名工作人員、3位住民。
-
哈佛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依賴疫苗
2021-10-13 22:37:21近日,《歐洲傳染病學期刊》一篇研究顯示,武漢肺炎疫情的緩解與否,與疫苗接種率沒有直接相關,來自哈佛大學及加拿大的學者,在文中呼籲,僅僅依靠疫苗來緩解疫情的策略,需要被重新審視。另外,疫苗引起的副作用也受到關注,北歐國家多個國家,相繼宣布暫停對3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種莫德納疫苗。
-
台灣一週善款為整年七倍!立陶宛召集人讚愛心奇蹟
2021-07-01 07:31:15歐洲國家立陶宛捐贈台灣兩萬劑AZ疫苗,立陶宛外長還說,熱愛自由的人民要互相幫助,很驕傲能協助台灣,而中央社報導,立陶宛高風險懷孕中心截至30日為止,短短一週內就收到來自台灣的近2千筆總計高達13萬5000美元。機構專案召集人 尼維列內說,台灣人的愛心創造了奇蹟。根據過往經驗,中心在立陶宛募資平台,一年可募得約2萬美元。
-
德議員證實中共擋台疫苗 德外長揭中共疫苗圖謀
2021-07-19 21:09:32台積電、鴻海採購BNT疫苗終於簽約!不過,有德國議員在臉書上揭中共干預因素,而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在接受其他訪問時也透露,中共和俄羅斯利用疫苗來達到政治需求,而不是拯救人命。馬斯說,中國疫苗的供應被用來向各國提出非常明確的政治要求,我們要確保受影響的國家有替代方案。
-
上海疫情慘!急封控「就地隔離」政府人員集體感染
2022-03-14 17:37:38上海疫情持續發酵,部分區域的酒店已全部住滿隔離人員,官方甚至開始強行徵用公寓,導致住戶居無定所。有租戶從官員口中獲知,徐匯區政府人員集體感染,逾半人員被拉去隔離,政府部門陷入癱瘓。當地祭出「就地隔離」的封控老套,也再度引發網友質疑。
-
復星稱簽千萬劑BNT疫苗協議 台積電、鴻海回應
2021-07-12 07:11:35再來看到,上海復星醫藥昨晚在證交所與官網(11日)以上市公司公告名義稱,子公司復星實業9日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及裕利醫藥等四方簽訂「銷售協議」,向裕利醫藥銷售1000萬劑輝瑞/BNT的COVID-19疫苗來台接種。對此,鴻海與台積電晚間的回應仍是:「簽約當事人有多方,正在進行簽約的法定程序,一旦程序完備即對外進行公告」。郭台銘12日清晨在臉書上發文稱,北京當局對這次捐贈案在洽購期間,沒有干涉。
-
德國最年輕奧運選手 13歲滑板運動員前進東奧
2021-07-20 16:06:02在全球疫情尚未退燒之際,東京奧運仍如期舉行,大眾關注的焦點都落在如何徹底防疫,卻忽略了關注努力不懈的運動員們,帶您去看一位滑板女孩,她是德國今年最年輕的奧運選手。
-
「清冠一號」對Delta有效!針對重症開發清冠二號
2021-10-04 21:27:15台灣之光「清冠一號」在歐美熱銷,也被證實對付Delta變異株效果特別好,現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即將推出,適合重症患者的「清冠二號」,所方針對染疫患者肺部纖維化以及慢性感染的患者,幫清冠一號增減藥方,已經在動物實驗過程,初步證實有效。
-
閆麗夢揭中共瞞疫:丈夫來美助中共讓我消失
2021-07-01 13:24:51日前,逃亡美國的中國病毒學家閆麗夢接受美國福斯新聞專訪,並在週三播出。閆麗夢在採訪中再次揭露中共隱瞞疫情,並表示,她的丈夫已經到美國,準備幫助中共,讓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