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疫情衝擊 全球化暫緩 加速供應鏈位移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3 月 18 日訊】中共肺炎蔓延,讓各國反思全球化趨勢的問題。為了防止病毒傳播,各國紛紛採取鎖國、半鎖國邊境管制。尤其產業鏈因為國際分工,存在供應鏈「狹長」弊病,也受到疫情的巨大打擊。長達數十年的國際經貿全球化趨勢,面臨挑戰。

中共肺炎如同瘟疫,在全球蔓延擴散,不光民眾驚恐,全球經濟供需急凍,多國不光內部的封城,大型活動取消,邊境限制進入,病毒的高度傳染性,把地球村變成一座又一座封閉城堡,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全球化,出現驚人的中斷現象。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 邱達生:「我們回顧2003年,其實美國跟歐洲基本上是沒有受到任何衝擊,就SARS的疫情,但這一次不一樣,因為歐美畢竟是全球經濟,最終財貨的消費市場,如果說歐美的需求開始萎縮,那麼全球的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 」

學者分析,全球化不會中斷,但供應鏈加速質變、搬遷,將是進行式。特別是全球化產生的分配不均現象,肇因於中國在全球化過程,沒有遵守WTO貿易規範與承諾,竊取他人技術,引起各國警戒。外媒也分析,以中國大陸為例,掌握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多達1/3,一封城影響,汽車產業、組裝產業,醫療抗生素原料,都拉上警報。全球驚覺,一個環節失靈,牽一髮動全身!

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莊奕琦:「這一次的疫情,讓原本這一個美中的貿易衝突,它帶來的這一種所謂的全球供應鏈的衝突,更加的加速,為什麼呢?它顯示出來全球供應鏈,一拉長的時候,它的影響就變大了,與其說是反全球化,不如說要思考全球供應鏈,要怎麼來縮短。」

日經報導指出,全球GDP中的貿易占比,在1990年前只有30%,2010年代提高到60%,疫情擴大,導致的供應鏈斷裂,可能大幅拉低貿易比率。習慣分工、倚賴國際貿易的全球經濟,正添增巨大變數。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 邱達生:「大部分參與全球價值供應鏈的產業或國家,都了解到,組成一個所謂的自主、可控的一個供應鏈,可能是未來比較好的一個策略,這一次的武漢肺炎的病毒,基本上就加速了這個現象。」

全球化或許並未告一段落,但至少被按下暫停鍵!各國因應疫情,管制口罩、防護服、防疫物資出口,甚至不少國家思考,關鍵醫療產業、軍事工業,也應該搬遷回到本土。

美國早已倡議製造業回流,德國、法國,近期呼籲,要將關鍵生產能力帶回本土,東南亞、印度等地,替代中國製造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冠霖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