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古早味 傳統工藝葛鬱金粉製作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4 月 24 日訊】觀眾朋友您知道,最古早的太白粉是用什麼做的嗎?在山區常見的葛鬱金,又稱粉薯,它可以製成太白粉、在烹飪時作為勾芡等用途,是台灣早期社會給小孩吃的一種簡單甜食。

將葛鬱金剝掉表皮、清洗後切成小段放進果汁機,加水磨成泥靜置4到5個小時,再將沈澱後的葛鬱金粉連續返復清洗5次,最後曬乾,10公斤重的葛鬱金只能做出1公斤的粉,製作流程繁雜費工相當辛苦。

學員:「感覺很累啊,現在才剝了皮而已。」

學員:「因為我也可以把它學起來去傳承給我的孩子,讓他們知道說什麼是台灣真正的古老的東西。」

環境保護者 楊美雲:「已經被遺忘了如何來洗粉,所以我再把這個葛鬱金把它這樣的一個洗粉的傳承工作把它,我想把它分享給很多人。」

葛鬱金除了可以直接下鍋煎來吃,也可以做成好吃的地瓜湯圓,應用在中、西各種料理中,是最天然的太白粉,也是最古早的味道,只是隨著進口食品的普遍,卻也漸漸被人們所遺忘。

學員:「很清涼很爽口的感覺。」

環境保護者 楊美雲:「吃下去的東西,如果是對我們的土地比較友善的,對我們身體比較健康的,它又成為一個很在地的特色的時候呢,我覺得它是一個比較值得我們去推的東西。」

葛鬱金,不需要噴灑農樂,只要有零星的土地就能種植,楊美雲為了推廣這個作物,還專程到南投拜師學習,並連續辦了3年的教學活動,就是要讓葛鬱金粉製作這個古老的傳統製程得以延續傳承。

學員:「其實做這個很不容易,它需要有一些個製程,它也是一個值得傳承下去的算是一門技藝吧。」

環境保護者 楊美雲:「葛鬱金粉,可以做一個比較有特色的一個餐飲,可以來吸引遊客進來,我覺得它也是一個觀光的部份。」

楊美雲將這種即將消失的古老作物,不但帶來友善土地的契機,也成為恆春半島新起的老味道。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金菊 林美華 台灣屏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