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支付龍頭作假帳破產 傳梅克爾曾助其進中國市場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7 月 20 日訊】來看到,德國支付龍頭威卡,在上個月被爆洗錢醜聞聲請破產,不過德媒《明鏡》週刊進一步爆料,梅克爾政府曾替威卡進軍中國市場牽線,並在去年二月財政部長蕭茲就得知威卡醜聞,但卻未介入調查,遭到反對黨群起圍攻要求說明,令德國政府難辭其咎。
德國檢察官 Anne Leiding(2020.06.25):「昨晚,前首席執行官馬庫斯.布朗從維也納抵達慕尼黑後被捕,我們目前正在對他進行偽造賬戶和操縱市場的嫌疑進行調查。」
德國支付龍頭Wirecard威卡公司,在上個月爆出有高達19億歐元,約等於650億台幣的假帳後,執行長遭補,公司隨後也聲請破產。不過德媒再爆料,威卡金融醜聞,卻牽扯政府高層,演變為政治事件。
據《明鏡》(Der Spiegel)週刊指出,在去年九月總理梅克爾出訪中國前,擔任威卡(Wirecard)顧問的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3日向默克爾私人顧問羅勒爾(Lars-HendrikRoller)發郵,通報了威卡打算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希望梅克爾從中協助,在8日訪中行程結束後羅勒爾回信表示,中方答應給予支持。就在2個月後,威卡宣布收購中國商銀信支付服務公司的股份。不過,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公司,卻在今年因為涉足博彩行業,遭中國央行罰款1.16億元人民幣,創下支付機構最高罰款記錄。
而威卡洗錢醜聞,據聯邦財政部的消息稱,被視為梅克爾接班人之一的財政部長蕭茲(Olaf Scholz)早在去年2月就已知情,德國金管會當時也未介入調查。引起反對黨要求當局負起責任。
德國財政委員會議員 Mtthias Hauer:「作為基民黨的一員,我們希望整個有威卡醜聞能夠得到聯邦財政部長充分的澄清,我們認為需要在短期內召開聯邦議院的臨時財務委員會,讓高層對整件事做出說明,並負起責任。」
德國多家企業近年來醜聞不斷,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包括福斯汽車(Volkswagen)2016年被查出車輛發動機控制器被植入特殊軟體,廢氣排放數據不實,以及德意志銀行(DB)在銷售房貸擔保證券(MBS)上誤導投資者,並參與俄羅斯洗錢計畫等。如今,Wirecard假帳醜聞也將為德國政府帶來更多壓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 唐潔安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德國新政府達協議 敲定對中態度、挺台國際參與
2021-11-25 14:05:19鏡頭轉到德國,在近兩個月的組閣談判後,11月24日,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達成協議,聯手組建新政府,其中協議強調,將在人權和國際法的基礎上,尋求與中國合作,並希望能在與中國的競爭中,遵循公平的遊戲規則。另外,對於台灣海峽現狀的任何改變,德國新政府認為,必須要基於雙方的意願和平進行。德國也將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在梅克爾執政16年後,德國迎來一個新時代。
-
德國新政府達協議 敲定對中共態度、挺台國際參與
2021-11-25 14:01:47新聞開始先來關心,歐洲對抗中共威脅的意識高漲,在近兩個月的組閣談判後,11月24日,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達成協議,聯手組建新政府,其中協議強調,與中國互動將在人權和國際法的基礎上。另外,對於台灣海峽現狀的任何改變,德國新政府認為,必須要基於雙方的意願和平進行。德國也將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對此,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表示感謝,強調這是一大突破。
-
「後梅克爾時代」可能三黨組閣 或對中共更強硬
2021-09-24 13:25:40德國聯邦議院將在9月26日舉辦大選,已不再連任總理的梅克爾,她所屬的基民黨民調持續居下風,但各黨支持度都在2成5以下,後梅克爾時代極可能出現3黨組閣,對中共政策也將比梅克爾強應。
-
學者:蕭茲具現任優勢 德國可能出現紅綠燈聯盟
2021-09-23 12:01:51德國將在26日舉行國會大選,德國知名政治學者呂美勒受訪時預測,左派社民黨的候選人蕭茲(Olaf Scholz)最有總理相,未來由紅綠燈聯盟執政的可能性最大。
-
俄攻烏太震撼 德強化國防將首次取得武裝無人機
2022-04-07 15:03:06德國國會消息人士今天告訴法新社,經過多年辯論,德國終將首次取得武器化無人機。震驚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個歐洲聯盟(EU)正積極加強國防。
-
德外長:若烏克蘭緊張升溫 北溪2號管線不會營運
2021-12-13 11:32:38德國新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今天表示,根據柏林與華盛頓共識,若烏克蘭再出現「局勢升高」,從俄羅斯通抵德國的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Nord Stream 2)不會獲准營運。
-
馬克宏就職後首訪再獻柏林 危機下展現法德團結
2022-05-06 09:15:17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宣布,連任就職後首次出訪將獻給德國。媒體分析,選在歐洲日與莫斯科二戰紀念閱兵這天拜會極具象徵意義,不僅凸顯法德情誼,也盼在烏俄戰爭下展現歐洲雙核團結。
-
上任才2週 德國54歲駐中大使驟逝 原因未明
2021-09-06 14:01:51德國新任駐中國大使,同時也是總理梅克爾的親信賀岩(Jan Hecker)上任才兩週,6日德國外交部宣部死訊,但沒有公布詳細原因。賀岩是德國第14任駐北京大使,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外事顧問,有德媒報導指出,賀岩原定8月底要先返回德國,為梅克爾工作,直到她10月完成總理任期,但因為疫情及阿富汗等最新國際局勢發展,賀岩須繼續留在北京坐鎮,確保中德高層有效溝通。
-
德國政局變天!梅克爾政黨創戰後最低得票率
2021-09-27 14:43:45插播國際快訊,德國總理梅克爾16年執政畫下句點,26日德國聯邦議院大選成為國際關注焦點,經過激烈的選戰,德國選舉委員會宣布,在野黨「社會民主黨」獲得25.7%選票,以1.6%些微優勢,打敗現任總理梅克爾的基民盟,梅克爾政黨創戰後最低得票率。選後恐怕會出現短則數週、長則數月的組閣磋商,在這段期間德國總理梅克爾仍會繼續擔任看守內閣。
-
德國大選變天 社民黨險勝 欲組「紅綠燈」執政聯盟
2021-09-27 22:02:51國際焦點,來關注,德國大選初步結果出爐,中間偏左的社民黨以25.7%的得票率,擊敗現任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基社聯盟。社民黨候選人蕭茲很可能接替梅克爾,成為下一位德國總理。而他也已經表示,將尋求與自由民主黨和綠黨組成紅綠燈聯盟。
-
俄國會批准普丁境外動武 德國停北溪二號
2022-02-23 11:43:14烏俄局勢升溫,俄羅斯上議院周二表示,以授權總統普丁在俄國境外動用武裝力量。烏克蘭已經表示,考慮與俄羅斯斷交。 德國也大動作宣布中止俄國直通德國的天然氣管線「北溪二號」的認證審議程序。
-
拜登稱俄若犯烏必斷北溪2號 德允諾與美團結
2022-02-22 19:59:07繼續關注烏俄局勢,美國總統拜登和德國總理蕭茲,7日在白宮會晤,強調在應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潛在軍事危機上,雙方將「步調一致」。拜登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將全面關閉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管線「北溪2號」。
-
德駐中大使驟逝 梅克爾對中政策受挫
2021-09-07 09:04:12歡迎回來,德國新任駐中國大使,同時也是總理梅克爾的親信賀岩,上任才兩週,6日德國外交部宣部死訊,但沒有公布詳細原因。留下妻子和三個未成年孩子。賀岩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外事顧問,德媒明鏡週刊指出,梅克爾在其總理任期內,為與北京的關係,投入了大量政治資本,觀察家認為,下屆德國政府可能會對中共採取更嚴厲的立場。而梅克爾將賀岩派往北京,被解讀成:即使在她離任後,也試圖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不斷對話的對中政策。賀岩的驟逝讓各界震驚,也讓梅克爾對中政策安排受挫。
-
二戰後最大危機 義大利近六萬確診中共肺炎
2020-03-23 20:21:20義大利中共肺炎的最新情況,確診人數來到59138人,有5476人死亡,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九,醫療體系超過負荷崩潰。義大利總理孔蒂表示,這是義大利在二戰之後遭遇的最大危機,決定暫時關閉所有非必要的生產活動。另外名列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多明哥宣布確診,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宣布居家隔離。
-
無懸念的德國大選 年輕人為何愛梅克爾?
2017-09-23 20:22:55歡迎回來。明天,德國就要舉行大選。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支持率以37%遙遙領先,其中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選擇支持梅克爾。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國青年這麼愛這位德國媽媽?帶您瞭解。
-
蕭茲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執政聲明首提台灣
2021-12-09 22:03:18週三(8日),德國新任總理 蕭茲宣誓就職。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新內閣,聯合執政協議中也首次提到台灣,說明唯有在和平且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台海現狀,並且承諾將在歐盟的「一個中國」政策框架下,支持民主台灣事務性地參與國際組織。
-
與中共接觸戰略 梅克爾承認「太天真了」
2021-11-18 08:59:42路透社11月17日刊登了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獨家專訪,梅克爾承認,在與中共合作時採取的政策,太過天真。
-
放棄北約換俄不入侵?烏克蘭總統:繼續爭取加入
2022-02-22 19:38:37有外媒引述烏克蘭駐英國大使說法報導,為了避免與俄羅斯開戰,基輔可能會做出巨大讓步,放棄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計畫,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將繼續爭取加入北約。另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4日表示,仍有可能以外交方式解決俄國與西方的對峙僵局;俄媒透露,俄國在烏克蘭附近進行的演習有部分即將結束。
-
傳德中擬簽「無間諜」協議 外媒揭中共無信用
2019-03-01 20:16:50美國公開呼籲各國禁用華為通訊設備,但德國媒體報導指出,德國總理梅克爾尋求,與中方達成「無間諜協議」,可能允許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外媒報導,專家指出中共過往劣跡,質疑中方沒有足夠的信譽,讓人相信會遵守。
-
北約峰會結束 「聯合公報」送川普大禮
2018-07-13 17:18:33繼續來看到,為期兩天的北約峰會週四閉幕。北約成員國一致同意兌現軍費開支佔各國GDP2%的承諾,川普總統也重申對北約的承諾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