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精準醫療新局!國衛院與德藥廠創癌症基因庫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7 月 22 日訊】人口高齡化,各國包括台灣,推動發展精準醫療。22日,台灣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德國製藥集團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將著重台灣癌症檢測與治療。國衛院表示,預計明年投入8億新台幣,打造萬名癌症病友基因資料庫,並和國際藥廠合作啟動精準醫療計畫,促進台灣生技產業起飛。
為推動台灣精準醫療,國衛院與德國製藥大廠,簽訂合作備忘錄。結合雙方研發與技術,著重台灣癌症檢測與治療。包括基因檢測、臨床數據分析,以及在台灣建立癌症新療法的高效能臨床試驗系統。
國衛院院長 梁賡義:「我們會建立一個,癌症病患的這個,基因的資料庫,這樣有這個的話,他們就很快,幫忙就找出有那個,那種變異的病人,然後開始進行臨床實驗。(3年內可以看到嗎?)我想可以,可以到幾千個以上的癌症病患。」
台灣默克集團總經理 余文慧:「像台灣,有很完整的數據庫,我們有那個健保的數據庫,是非常非常強大的,不是每個國家是有的,可是我們現在可以把Biobank,那個基因檢測的數據庫,也拿上來,然後連通,這些所有的數據庫,這是非常強大的。」
國衛院表示,預計明年砸8億元,打造萬名癌友基因資料庫,並與國際藥廠合作啟動精準醫療計畫。德國製藥大廠莫克集團表示,台灣在防疫上的成功,與完善的健保體系。吸引國際大廠,投資台灣。
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 謝志宏:「我們最近,集團在做很多投資案的時候,台灣永遠都是第一個優先順位,我想在接下來的這一年,或者在明年,我們有很多新的投資案,大概我很有把握,會在台灣,投資在台灣。」
衛福部部長 陳時中:「國外的大廠,國內的生技廠,一起來參與。我們現在已經有9家,國內外的大廠,已經參與我們這樣的一個計畫,那未來會越來越多,所以會促進我們的生技的發展,會越來越快速。」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親自出席見證。希望進一步加速產業發展,促進國人健康。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亮戩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專訪國衛院院長梁賡義 疫情下看台灣生醫競爭力
2021-01-01 21:03:18疫情蔓延,全球累計超過8100萬人確診、累計死亡170多萬人。繼英國後,日、韓等地也出現中共病毒變種的確診病例。我們專訪到,享譽國際的生物統計學者梁賡義,他也是國衛院院長、兼任台灣防疫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從他的角度來觀察這波疫情,台灣是如何發揮生醫的競爭力。
-
國衛院科普嘉年華 上千學子體驗科學趣
2020-11-11 21:54:06國衛院竹南院區,10日舉辦「2020國衛院科普嘉年華」,透過輕鬆有趣的科普闖關遊戲,讓民眾及學童近距離體驗科學。
-
國衛院疫苗研發研討會 整合國內產官學研量能
2022-04-22 22:10:25為了提升台灣疫苗研發量能,建立快速有效生產鏈,國衛院21日舉辦「2022疫苗研發Workshop」,邀集產官學研共同討論。中央研究院院士翁啟惠,也分享他與團隊研發的廣效疫苗,可對抗各式變異株,媒體詢問明年是否有機會施打?
-
Biobank中央辦公室揭牌!未來可串接健保癌症資料
2020-10-12 14:52:28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中央辦公室今天(12日)宣布正式成立,平台整合了34家、46萬多萬筆檢體資料,讓資料達到標準化,未來還有機會串接健保、癌症等政府資料庫,擴大應用價值,促進精準醫療。另外,疫情期間也成立了感染性生物資料庫,協助產官學研進行研究。
-
中共肺炎藥物研發台灣不缺席 國內3款藥物計畫量產
2020-06-04 14:59:25美國中共肺炎藥物瑞德西韋研發,初步判定效用良好,在台灣已經取得有條件許可,希望7月能輸入1千人次藥物,同時不僅於此,台灣國衛院、中研院、長庚團隊都各自採用不同技術,研發出對抗中共肺炎的藥物,衛福部強調,科技防疫國家隊亦儼然成形,因應疫情再次發生時,台灣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
國衛院研發疫苗進度 台灣最快明年第2季問世
2020-08-12 16:14:21昨天(21日)有消息傳出,一架長榮航空班機從台北飛曼谷,有旅客入境時發燒被採檢。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晚(21日)表示,目前掌握9名泰國旅客到泰國後有症狀送醫。今天(22日)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記者會活動時也有所回應。
-
台大研發黏膜疫苗 國光肺炎疫苗8月進人體實驗
2020-08-14 15:11:41台灣國產中共肺炎疫苗有新進度,別於主流注射型疫苗,台大醫院開發一款「黏膜疫苗」,不用打針,只要噴鼻子,就能在第一時間,殺死在眼睛跟鼻腔黏膜的病毒。最快10月評估臨床實驗。國光疫苗也預計在8月中旬,進入人體實驗。
-
癌症精準醫療生物庫啟航 陳建仁讚打世界盃好時機
2021-10-18 14:31:29衛福部、國衛院、羅氏大藥廠及9大醫院共同執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今天(18日)啟用,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認為,現在是組國家隊打世界盃好時機。
-
抗疫口服藥 陳時中:與默克快簽約 另邀輝瑞報告
2021-10-14 13:42:10全球疫情持續,美國藥廠默克研發出全球第一款抗疫口服藥 莫納皮拉韋,也正式向美國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對於台灣採購進度,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受訪時表示「快要簽約了!」陳時中還說,也已經邀請另一研發口服藥的輝瑞藥廠,到指揮中心進行新藥試驗報告。
-
國衛院全球首創戒指形海扶刀治乳癌 降燒傷風險
2021-09-13 14:19:44乳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之首,無創海扶刀是近年乳癌治療新選擇,但3至4成患者恐承受肌肉骨骼或心臟等燒傷風險。國衛院開發全球首創戒指形高能聚焦超音波系統,降低燒傷風險。
-
黃安注意!陳時中:海外收入擬納健保收費級距
2020-09-19 20:45:35長年旅居海外的國人,因在台灣沒有收入,只需繳納低額費用,就能享用健保資源,像是親共藝人黃安,平時旅居海外,但一有就醫需求就飛回台灣,引起社會負面觀感。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表示,正研擬將海外收入,納入健保收費級距。
-
台灣防疫成果全球第三!英學者:台灣至少準備20年
2021-01-28 21:57:26台灣防疫再拿優良成績單,澳洲智庫公布新數據,顯示在控制疫情上,世界98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三。而也有外媒播放中共病毒的紀錄片,提到台灣在這場防疫中,寫下了成功的故事。
-
陸製口罩混充台製 陳時中:是累犯、還有另一家
2020-09-03 21:05:50口罩國家隊的實名制口罩,竟被不肖業者混雜中國製口罩出貨到藥局販售,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受訪時表示,檢調已介入調查,也第一時間要求廠商停產,這家廠商是累犯,目前還有另一家口罩工廠有類似情況,也已著手調查。
-
中國武漢疫情再升溫 陳時中:提高警覺
2020-05-15 22:20:46台灣疫情緩和下來,不過境外疫情沒有平息。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大陸武漢,在解封後,疫情再升溫,又有網友直擊在武漢的公園,民眾突然倒地死亡,而且社區又被強制封鎖。現在外界也質疑,中共官方大幅隱匿疫情。台灣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5日)回應相關問題。
-
日籍女大生染疫源頭成謎?專家提4種可能
2020-06-26 21:10:12好,南部大學日籍女學生返回日本後,被驗出中共肺炎,台灣指揮中心緊急匡列,123名密切接觸者採檢,今天確認都是陰性。不過,日籍女學生究竟是在哪裡被感染?也引發討論。台灣和日本,都持續調查中。台灣感染專家李秉穎認為,這一個案非常怪異,難以解釋感染源頭,並提出4個可能的染病原因。
-
柯文哲考慮「自行解封」 陳時中提三條件:做得到就可以
2020-05-14 20:51:17受中共肺炎影響,酒店、舞廳至今已停業超過1個月,中央日前表示解封權限交由地方決定。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4)日表示,指揮中心不宣布,他要自己宣布解封。指揮官陳時中在今天的記者會上重申,只要符合做好個人防線、業者管理能力佳、地方相關單位監督,這三方面都能做好,就可以解封。
-
方芳喊兩岸統一稱不在乎健保卡 陳時中:不要看病就好
2022-01-19 16:07:39資深藝人方芳(周正芳)近年移居中國,表態支持兩岸統一,更向陸媒表示就像教小孩一樣,要中共教訓台灣。方芳日前對外宣稱拿到中國公民身分證,不過被網友抓包只是拿到台胞證,仍可以使用台灣健保,引起網友不滿,要方芳剪掉健保卡。
-
新北再爆黑心口罩商 陸製工業口罩冒充醫用販售
2020-09-08 13:10:54近期大陸製口罩,偽標台灣製(MIT)引起風波,海關共查扣83萬多片的口罩。周刊報導,政府近日清查大量進口中國製口罩廠商,一家新北廠商被發現,疑似進口中國製的工業用口罩,卻混充成馬來西亞的盒裝醫療口罩販售,儘管沒混入實名制通路,但可能已流入市面藥局,已送檢調進一步調查。
-
不肖廠商混用口罩 指揮中心:24日起恢復徵用
2020-09-16 15:22:08黑心廠商將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入實名制醫用口罩販售,嚴重影響民眾對口罩國家隊信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表示,本月24日起將恢復全面徵用國產口罩,等口罩市場和藥局通路都穩定後,才會恢復現在的每天800萬片部分徵用。網路預購10月12日才能買到雙鋼印口罩。
-
世衛前秘書長批評中共拖延通報 讚許台灣
2020-06-08 08:42:25再來看到,曾在任內成功對抗SARS的世衛前秘書長布倫特蘭德,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批評中共拖延通報是疫情擴大的原因。她說,人傳人的傳染途徑明明1月1日就相當清楚,但中共直到1月20日才公開證實,就目前所知,拖太久才承認人傳人是中共最大的錯誤。布倫特蘭德並稱讚台灣等國家的防疫成功,肯定這些國家動作快又有決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