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再現斬首恐襲三人死亡 美歐加領袖譴責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0 月 30 日訊】國際消息繼續看到,週四,法國再次發生恐怖襲擊,一名男子持刀在「尼斯聖母院大教堂」發動襲擊,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法國、美國、加拿大元首等人,都強烈譴責極端伊斯蘭恐怖行為。
當地時間週四(10月29日)上午9點左右,一名持刀男子在尼斯的聖母院大教堂發動攻擊,期間多次高呼伊斯蘭口號。目前已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傷。
第一名女性死者,在教堂內被兇手殺害後慘遭斬首。一名男性,被砍成重傷後不治身亡。另一名女性受害者則在試圖躲進教堂外的咖啡店時被兇手殺害。
襲擊者隨後被迅速趕來的警察開槍擊中,已被送往醫院搶救。
尼斯市長 埃斯特羅西:「襲擊者背後的動機是毫無疑問的,他在我們面前不停的重複著『真主至上』。」
法新社曾報導稱,行兇者是一名21歲突尼斯移民,近期剛從義大利入境法國。但警方尚未對襲擊者的身份進行確認。
襲擊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宏立即趕往尼斯的案發現場。
法國總統 馬克宏:「我們的國家再次遭到了伊斯蘭恐怖主義襲擊。今天早上,再一次,我們的三名同胞,在尼斯聖母院大教堂被殺害。很明顯,法國遭到了襲擊。」
就在尼斯發生襲擊案後幾個小時,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一個高呼相同伊斯蘭口號、並威脅路人的持槍男子,被警方當街擊斃。
同一天,法國位於沙特阿拉伯吉達的領事館也遭到襲擊,一名警衛遭到一男子襲擊後受傷。
馬克宏宣佈,將在街頭執行反恐巡邏任務的士兵,從目前的3000人,增至7000人。
當局還將全國的反恐警戒水平立即上調至最高級。
法國總理 卡斯泰:「政府的響應將是堅定、強硬和迅速的。我已經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將反恐警戒水平提升到「緊急襲擊」水平。」
恐襲發生後,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表態,譴責伊斯蘭極端份子的恐怖行為。美國總統川普發推文表示,美國將堅定支持法國盟友,必須立即制止極端伊斯蘭份子的襲擊。
歐洲理事會主席 米歇爾:「這是對民主和自由的再一次攻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要團結起來,站在一起,捍衛把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價值觀,那就是民主、法制和基本自由。」
加拿大總理 杜魯道:「我們的社會不會容許或容忍暴力,面對這些無禮行徑,加拿大堅定與法國及其人民站在一起。」
這是法國在13天內,發生的又一起致命的恐怖事件,本月16日,一名中學教師在巴黎郊區,遭到伊斯蘭極端份子斬首。法國隨後關閉了一座清真寺,並制裁多個伊斯蘭極端組織。
新唐人記者 喬安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紐時:美對俄烏戰事投入 歐洲已有雜音
2022-05-17 12:39:35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至今,美歐到目前雖仍保持一致應對立場及對俄制裁,但隨戰事不見盡頭、美國愈發投入,歐美之間對後續應對和止戰與否的矛盾跡象開始浮現。
-
韓入北約網絡中心 胡錫進發推惹怒韓國人|寰宇掃描
2022-05-07 21:26:07繼日韓出席北約外長會後,韓國日前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禦中心。中共官媒前總編胡錫對此發推稱,「韓國若與鄰為敵,便是烏克蘭的下場」。不料這番言論在韓國掀起輿論風暴,韓國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斥胡錫進製造「垃圾言論」,並質疑其是否代表中共的意思。韓網友也反嗆:「中共再這樣下去,就是第二個俄羅斯」。
-
友台抗共 馬克宏讚立陶宛總統勇敢:我們挺你
2021-12-02 13:30:14上個月30號,立陶宛總統諾賽達訪問法國總統府,受到法國總統馬克宏歡迎。對於立陶宛因為同意設立台灣代表處而引發與中共的外交風波,馬克宏表示,立陶宛面臨中共壓力時,能做出勇敢的選擇,法國與立陶宛站在一起。
-
法國大選塵埃落定 馬克宏成功連任
2022-04-25 10:44:40早安新唐人國際消息先來關心,4月24日,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根據法國各大媒體晚間8點布的預測,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8.2%得票率,勝過對手雷朋的41.8%,成為法國20年來首度連任的總統。歐洲多國領袖已經表示祝賀。
-
法國印太論壇未邀中共 擬聚焦抗衡北京擴張
2022-01-28 17:17:41法國將於2月22日舉辦印太論壇,召集歐盟國與印太區域30國的外交部長,根據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今天揭露,最新的邀請名單未見中共,且論壇也將聚焦如何抗衡中共擴張。
-
馬克宏會普丁 美警告北京若支持俄將付代價
2022-02-22 20:03:42烏俄局勢緊張,2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宏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會晤,就俄烏議題進行商討。 另外,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蘇利文(Jake Sullivan)週日警告,俄羅斯隨時可能襲擊烏克蘭。他還說,北京如果支持莫斯科的行動,也將付出代價。
-
法人道援助馬立波 俄:烏民族主義者不棄械免談
2022-03-30 16:35:25俄羅斯總統蒲亭今天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電話時表示,在馬立波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得先放下武器,俄國才會允許緊急人道援助進入這座遭圍攻的烏南城市。
-
歐盟外長點名中共傷害歐中關係 法國將輪值聚焦印太
2021-12-28 13:39:53歐聯外長波瑞爾27日發表文章,回顧歐盟與國際2021年的重要事件,波瑞爾特別指出中國人權狀況在2021年惡化,中共制裁歐洲議員以及對立陶宛的脅迫都對歐中關係造成傷害,展望2022年,歐盟必須全力捍衛歐洲的利益和價值觀。
-
法國大選首輪投票落幕 馬克宏雷朋將對決
2022-04-11 11:20:29早安新唐人,國際最新消息先來看到,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在當地時間週日晚間落幕,根據當地兩大民調公司晚間11時公布的資訊,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得票差距,贏過排名第二的極右派領袖雷朋,兩人將在4月24日,進行第二輪投票再次對決。
-
法國無計畫抵制北京冬奧 UN秘書長擬出席開幕式
2021-12-10 11:35:16數個西方國家宣布外交抵制2022北京冬奧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無計畫跟進,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則打算親赴中國參加開幕式。
-
普丁派兵烏東 日澳將與歐美盟國制裁步調一致
2022-02-22 15:46:13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承認烏克蘭兩個親俄分裂地區獨立,引起歐美多國公開譴責,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推特發表完全相同的聲明,譴責普丁是「公然違反國際法」,日本和澳洲領導人表示,將跟隨美歐國家,對俄國做出相應制裁。
-
歐盟制裁中共以來首次峰會 27國領袖商討對中新策略
2021-10-06 22:03:30歐盟在5日舉行高峰會,27個成員國領袖,在制裁中共之後,首度齊聚一堂,商討應對中共的新策略。此外,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與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面,並計畫在10月底的G20峰會,與拜登見面。
-
法印澳三邊對話將提升至首腦級 10月舉行
2021-08-09 21:25:10印度媒體報導,法國、印度和澳洲,正在考慮將三方會談提升到首腦層級。法國總統馬克宏、印度總理莫迪和澳洲總理莫里森可能會在今年10月會面。而澳洲前總理艾波特也投書媒體指出,印度可以在全球供應鏈中取代中國。
-
新型態暴力!馬克宏批社群媒體噤聲川普及支持者
2021-02-05 13:03:09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大西洋理事會的演說當中,也被問到美國國會山莊的衝突事件。馬克宏表示,對此感到沮喪,但也指出,社群媒體平台封鎖川普以及川普的支持者,非常不正確。
-
英法德紛紛撤阿富汗 馬克宏:不應再成恐怖主義溫床
2021-08-17 21:37:08阿富汗塔利班組織攻陷首都喀布爾後,北約成員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紛紛展開撤離行動。七大工業國輪值主席國的英國首相強生,準備在近日召開七國領袖峰會,討論阿富汗情勢。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強調,阿富汗絕對不能再次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
馬克宏東京會見菅義偉 對實現印太自由開放獲共識
2021-07-24 21:13:01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馬克宏為出席東奧開幕式訪日,今天與菅義偉進行約15分鐘的討論後,出席一對一約80分鐘的午餐會。馬克宏是G7唯一出席東奧開幕式的領袖,兩人在會談中就印太地區的穩定等問題交換意見,並對實現「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區」,達成一致看法。而法國是下屆奧運主辦國,馬克宏表示,東奧開幕式非常棒,也確信東奧將會成功。
-
法德義領袖抵基輔 馬克宏:向烏發出團結訊息
2022-06-16 20:40:21再來關心,烏東戰況告急,俄羅斯軍隊兵分九路攻擊盧甘斯克,今天上午,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與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從波蘭搭火車抵達基輔。馬克宏表示,這次訪問是要向烏克蘭發出團結訊息。不過有消息指出,3位領袖剛抵基輔不久後,當地突然空襲警報大作,氣氛緊張。
-
莫里森:法早知澳洲擔憂 不悔與美英簽核潛艇協議
2021-09-20 13:47:34美英澳三國上週宣佈結成新的安全防衛聯盟,美英兩國將協助澳洲發展核潛艇能力,法國卻因此召回了駐澳和駐美大使。澳洲總理莫里森,周日回應表示,法國早就知道澳洲的擔憂,法國攻擊級潛艇的能力無法滿足澳洲的戰略利益,他也強調,不後悔與美英簽核潛艇協議。
-
印度總理莫迪訪歐行 首站抵柏林會德總理蕭茲
2022-05-02 21:49:11帶您關心,印度總理莫迪週一(2日)展開了他的歐洲訪行,將前往德國、丹麥以及法國。首站抵達了德國柏林,並與德國總理蕭茲碰面,雙方將舉行首次會晤,共同主持印度-德國政府協商會議(IGC),廣泛加強兩國政府的合作機會,也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全球事務交換意見,而印度在烏俄局勢中的立場也受到外界關注。隔天莫迪將前往丹麥與北歐領導人舉行會談,並在週三回程前往法國巴黎,與成功連任的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除了要當面獻上祝賀,也要進一步定調討論下一階段印法戰略的夥伴關係。
-
防禦中共飛彈 美軍在關島測試「鐵穹」系統|寰宇掃描
2021-11-10 21:58:17以色列著名的鐵穹(Iron Dome)系統曾攔截了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火箭彈和迫擊炮彈。2019年美國向以色列採購了2組,《華爾街日報》9日指出,美軍近日在關島進行測試,以防禦中共巡航飛彈的襲擊。美國《星條旗報》10月曾報導,將驗證「鐵穹」能否順利與薩德(THAAD)整合,助美軍進一步建立分層防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