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茲同意為德州出征最高院!戰力速覽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2 月 10 日訊】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魯茲的發言人週三證實,克魯茲同意接受美國總統川普的邀請,為德州案辯論。克魯茲在擔任參議員之前,曾經擔任德州副檢察長和私人律師,並在最高法院進行過9次口頭辯論。也曾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訴訟當中,為前總統小布希組建法律團隊,制定戰略。
「華盛頓觀察家報」(The Washington Examiner)9號報導,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的發言人阿隆森(Lauren Aronson)證實,克魯茲同意接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邀請,為德州案辯論。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 克魯茲(2020.12.7):「我告訴他們我樂意(為訴訟案辯論)。因為,特別是在這個國家如此分裂、人們如此憤怒的時候。我認為我們需要一種堅定的決心,我們需要最高法院介入並確保我們遵循這一原則:憲法和法律。」
現年49歲的克魯茲,在2013年開始擔任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在官網的自我介紹寫到,他的父親是古巴人,曾在古巴遭受酷刑和監禁,後逃至美國。他的父親經常對他說,「當我們在古巴受到壓迫,我有一個地方可以逃離。如果我們失去這裡的自由,我們還能去哪?」
在進入參議院之前,克魯茲是德州的副檢察長和私人律師,他曾撰寫80多份訴訟要點給美國最高法院,並在最高法院進行9次口頭辯論,2勝、4敗,另有3場裁決不明。克魯茲還曾在2004年到2009年,在德克薩斯大學法學院(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chool of Law)擔任兼職教授,教授最高法院訴訟。
2000年總統大選佛羅里達州從新計票期間,他協助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組建法律團隊,制定戰略,並起草訴狀,在布希訴高爾案中,提交給佛羅里達最高法院和美國最高法院。
2016年,克魯茲與川普共同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後來,克魯茲成為川普在參議院的重要盟友。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祺翎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美司法觀察:加州聯手科技巨頭審查大選言論
2021-04-30 21:46:15政府監督獨立組織司法觀察,27日宣布一項報告,指出在從加州州務卿收到的文件中,揭露了加州當局在去年大選期間,向社交媒體公司施壓,以審查言論。
-
臉書續關川普帳號 蓬佩奧:美言論自由被攻擊
2021-05-06 07:46:06臉書監督委員會週三宣布,繼續關閉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號。川普隨即發文指出,左派媒體的所作所為是國家恥辱。而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指出,美國的言論自由正受到攻擊,這不應該成為黨派問題,但是,不幸的是,左派只支持符合他們自由派意識形態的那種言論自由。蓬佩奧說,如果Facebook和Twitter可以禁止川普總統,他們也將禁止您。
-
民主黨阻攔失敗 亞利桑那州210萬選票繼續審計
2021-04-27 07:26:32亞利桑那州州參議院,在今年2月獲法院批准,對2020美國總統大選中,馬里科帕縣的210萬張選票進行全面審計、手工計票。22日,亞利桑那州的民主黨人,對法院提出了緊急訴訟,要求法官下令暫時停止審計。不過,民主黨人因為拒絕負責可能增加的成本、100萬美元的保證金,未成功阻攔審計進行。亞利桑那州210萬張的選票,在美東時間26日,繼續進行審計工作。美國前總統川普,也發聲明,肯定亞利桑那州的愛國人士,並邀請民眾一同觀看,審計現場的直播影片,共有9個角度的畫面供網友檢視。
-
德州州長:開始自行興建美墨圍牆
2021-12-19 11:23:44美國德州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今天表示,已開始在墨西哥邊界興建鋼條「圍牆」。他並指控總統拜登在阻止非法移民方面做得不夠。
-
為何中共謀台心不死?美前國安顧問:台灣存在戳破其謊言
2021-04-15 08:48:41近日,中共軍機擾台的頻率與規模,不斷創紀錄。美國史丹佛大學智庫 胡佛研究所,13日發布影片,邀請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和前副顧問博明,共同探討中共不斷侵略台灣的原因。這兩位國防軍事上的專家,都認為中共最害怕的,其實是中國的平民百姓,害怕編造的歷史謊言一旦被人民推翻,就會失去手中的權力。而台灣的存在,就是一個擊破中共謊言的最好證明。
-
美軍參聯主席電話私通中共 眾院共和黨人要求調查
2021-09-17 22:01:24美國軍方爆出醜聞,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遭媒體披露,在川普執政後期,越過文職長官和總統的授權,兩次跟中共軍方秘密通話,通報美軍的作戰動向。16日,國會27名共和黨人聯署致信國防部長,要求立即調查,也有多位議員呼籲解雇密利。
-
看破中共欺騙 川普國安顧問析美國20年外交彎路
2021-04-16 21:52:21中共軍機侵擾台灣的頻率與規模,不斷創紀錄。美國胡佛研究所,邀請川普政府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前副顧問博明,探討中共如何威脅世界的自由與安全,又為什麼不斷侵擾、企圖併吞台灣。
-
川普考慮和佛州州長搭檔選總統:民意所向 我們會贏
2021-04-30 08:14:26在拜登發表演說之後,美國前總統川普週四接受福斯主持人專訪,批評拜登的加稅政策,會造成災難性影響,川普還說正在全面考慮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並有可能選擇佛州州長「德桑蒂斯」作?競選搭檔。
-
拜登擴展川普禁令 59家中國公司上黑名單
2021-06-04 07:59:11週四(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發佈行政令,對前總統川普去年11月制定的禁令進行修訂和擴展,並將黑名單上的中企數量擴大至59家。拜登週四發佈的行政令,是對川普去年11月行政令的修訂和擴展,應對中共軍方相關企業。新行政令保留了原有名單上的華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而數量上,從川普政府先後指定的44家,擴展至現在的59家,明確禁止美國人對這些中共國防和監控技術企業進行投資。
-
曾爆拜登兒中國醜聞 川普律師朱利安尼遭FBI搜索
2021-04-29 07:50:23週三上午,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搜查了川普私人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公寓和辦公室,並帶走了他的電子產品。
-
CNN自曝捏造川普生病 另將操弄氣候變遷議題
2021-04-15 21:00:49美國調查組織「真相工程」,13號發布多段美國媒體CNN員工的影片。在影片中,這名員工自爆,CNN如何捏造新聞,幫助美國總統拜登把前總統川普拉下台。
-
傳促成川普蔡英文通話 前美參議員杜爾辭世
2021-12-06 08:38:50前美國聯邦參議員杜爾今天病逝,享壽98歲。杜爾是台灣在美政壇重要友人,挺台立場鮮明。前美國總統川普甫當選時與總統蔡英文的通話,傳聞杜爾在背後牽線。
-
川規拜隨!美重啟川普「留在墨西哥」邊境計劃
2021-12-03 22:34:40歡迎回來,美國媒體報導,拜登政府已經與墨西哥政府達成協議,從下週起,恢復川普時期稱為「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的移民政策,要求尋求入境美國庇護者,在申請行政流程期間,必須在美國境外等候。
-
傳取消中國輸美關稅?專家析拜登政府策略
2022-05-13 17:27:52美國面臨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拜登政府有意取消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目前正在聽取企業界意見,請教資深分析師邱敏寬,川普時期對中國出口關稅,如果全數取消,對美國經濟產生的「正面」影響?「負面」衝擊會有哪一些,尤其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開啟產業鏈變遷,關稅如果喊卡,美中產業競逐可能走向什麼態勢?
-
前美總統顧問專訪 談中共如何「誘捕」美國精英?
2021-11-08 13:54:02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普雷斯托維茨,曾擔任美國四位總統的顧問,他在接受英文大紀元專訪時透露,美國經濟、政治、外交政策精英,過去與中共政權打交道時,是在自欺欺人,過於自信自由貿易能給中國帶來民主。普雷斯托維茨指出,認清中國共產黨,對西方人來說很重要。
-
盤點2021年拜登對中政策:川普2.0版
2021-12-28 13:40:55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繼續在多個方面、延續了川普時期的對華強硬態度。下面來盤點一下拜登一年來的對中政策。
-
拜登表態將拚連任 若健康允許願再戰川普|寰宇掃描
2021-12-23 22:21:18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第一個任期尚未做滿一年,他22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訪問時透露,若前總統川普有意參選,自己也有意在2024年挑戰連任總統,再度與川普一決高下。只不過到時候拜登已經81歲,前提是身體健康狀況允許。拜登日前也罕見肯定上一屆川普政府對爭取疫苗所作的努力。
-
美貿易代表:全面檢視美中協議 促中兌現
2021-04-30 07:10:35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中貿易戰後續,美國拜登政府延續川普政府的對中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8日指出,要檢視川普政府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確保北京兌現承諾,包括對美採購保證、智慧財產與農產品法規改革及開放金融部門。這份協議指出,美中雙方每半年應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但戴琪表示,還沒有安排要會見中方高層。週四美股標普收盤創新高,主要和科技業財報亮眼有關,不過,台積電ADR反跌0.47%。
-
「孤星行動」人販手中救嬰 德州籲拜登政府負責
2021-04-02 21:08:57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讓兒童成?受害者,人販集團因此大發橫財。週四,德州州長贊揚「孤星行動」打擊邊境犯罪取得成效,並再次敦促拜登政府負起責任。
-
拜登氣候峰會稱致歉 回看川普為何退出巴黎協定?
2021-11-02 22:11:48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11月1日開始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12日閉幕。多國領導齊聚,就對抗氣候變遷發表談話。美國總統拜登在會中表示,已開發國家必須協助開發中國家,遏止氣候危機,並提出了2030年的減排目標。不過,拜登在發言中,為川普退出巴黎協定而道歉,引起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