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查德案密件今午送國會! 中共華信角色受質疑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2 月 16 日訊】中油在非洲查德礦區,探勘的第一桶原油,日前已經運抵台灣,不過經營權存在中資的爭議,仍未解,經濟部長王美花承諾會調查,今天(16日)她也表示,調查報告會在中午前,送達各委員辦公室。
中油在非洲查德礦區探勘石油成功,第一桶原油也已經在日前抵台,不過經營權爭議仍未解,原定16日早上經濟部要提交查德案報告,不過卻還沒送達,在立委追問下,部長王美花也承諾,中午前會先以「密件」形式送達各委員辦公室。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送到委員會之後,那委員會會怎麼樣來進行審查等等,那合不合適對外做說明,那我們要確認委員會的意見,委員會這邊有進一步的指示,我們再遵照辦理。」
2016年中油同意轉讓一部分股權,給中國企業海南華信,不過原本預計只有轉讓28%的股權,沒想到卻變成35%,雙方持有相同比例的股權,引起巨大爭議,立委就擔心,未來經營權是否因此有變化。
民進黨立委 陳亭妃:「現在35%跟35%,就變成我們根本就沒有影響力,那大家知道說,華信跟查德的關係,其實是非常非常的縝密,甚至中國(共)跟查德,也有所謂的行賄的狀況。未來中國華信的經營權,被中國國營企業拿去之後,有可能它對於台灣,它就是用侵略性的。」
國民黨立委 翁重鈞:「後來決定出賣35%到底是誰決定的,這個決策過程到底是誰決定的,決策的對象為什麼是華信能源,而不是其他的這些國際石油公司。」
立委陳亭妃也指出,這件案子其實是在2016年2月,就已經完成彼此確認,2016年2月之前仍是馬政府執政,也就是,所有程序都是由馬政府的中油官員、經濟部官員在處理,到底是誰參與決議,最後又是誰拍板定案,一定要查清楚。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葉芸汝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中油95萬桶原油今抵台 王美花:華信能源案徹查中
2020-11-30 13:12:45上個月,中油傳出好消息,成功在非洲查德礦區探採石油,「第一船原油」也即將在今天(30日)抵台,不過外界還是關心,中國企業海南華信,握有35%的股權,關於經營權爭議,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會盡速徹查並對外說明。
-
中油非洲查德股權讓渡共軍? 王美花:一週內查清
2020-11-26 13:21:24中油在非洲的查德礦區,今年12月將運回95萬桶原油,但2016年中油把35%股權,讓渡給具有中資背景的海南華信國際投控公司,引發爭議,尤其外界擔心中共當局介入下,可能聯手查德政府讓中油喪失經營權,更可能有高度的國安疑慮,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上午表示,會在一周內調查出結果。
-
全台大跳電 中油:人為疏失 願負全責
2017-08-16 17:41:15新聞頭條帶您看到,今天下午4時51分,全台17縣市無預警大停電!直到現在新聞播出的時段,仍然有許多人無電可用。經濟部晚間6點30分,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跳電原因,目前指向中油天然氣供應中斷,且可能只是外包廠商的人為疏失。經濟部長李世光也在記者會上,率領包括中油、台電、國營會等官員,向全民致歉。
-
台商回流已24家 王美花:還有50多案待審
2019-04-01 20:11:19美中貿易戰催動台商回流,桃園市與銀行業者攜手,啟動300億元融資專案迎接,而經濟部次長王美花今天受訪時也表示,越來越多廠商了解台商回流方案的優點與誘因,目前還有50多案待審,下週會繼續開會審查。
-
共軍背景中國華信 買中油海外公司一半股權
2017-09-26 20:41:14歡迎回來。台灣中油在非洲查德,擁有3個礦區的經營權,原本預計2020年投產。不過前中油查德辦公室主任陳子瑜,出面指出,具有共軍背景的華信能源公司,不但買走中油在查德海外石油投資公司一半的股權,而且下一步目標就是要拿走經營權,不過中油說,華信集團說過,不會爭取經營權。
-
全球晶片荒求援台 經部與台積電等達1共識3方法
2021-01-28 15:57:52全球鬧車用晶片荒,美、日、德等國都透過外交管道向台灣政府求助。經濟部長王美花邀集了台灣4大晶片廠商,在經濟部舉行午餐會共商對策,與會廠商也都表示,願意儘量協助,並提出三個解決方法。
-
入RCEP要「一國兩制」 王美花:國人會同意嗎?
2020-11-16 13:32:51中國與東協國家打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5日正式簽署,被認為是世紀最大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引發外界擔心,是否台灣競爭力將遭到邊緣化?台灣是否又該加入?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受訪直指,中共當局政治力介入下,台灣要加入RCEP必須承諾所謂的「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她反問,難道國人會同意嗎?也評估目前RCEP對台灣短期影響並不大。
-
油價連9降 民怨:物價回不去
2012-06-07 21:11:36新聞一開始帶您看到 ,和民眾切身相關的油電議題。油價自從4月1日宣布一次漲足 3.1元後,物價跟著應聲上漲,但是現在油價已經連續 9週下跌,累計跌了1.8元,已經上漲的物價卻回不去了。這責任應該誰來承擔?朝野解讀不同。國民黨立委將矛頭指向中油,認為是經濟部誤判情勢,在野立委則認為是決策者需要負最大責任。
-
台外商投資成長22%將破百億 經濟部反駁唱衰說
2019-11-21 20:34:11近期台商回流成為焦點,今天經濟部再通過一家,全球第三大不銹鋼管製造商返台投資案。不過卻有政治人物,炒作話題,批評外人直接投資金額全球倒數,經濟部調出資料反駁,強調去年開始FDI金額創新高,今年已經接近百億,要外界「不要再唱衰」,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今年台股本益比大幅上升,台商回流的趨勢才正要開始。
-
又爆國家隊!陸貨偽MIT口罩 豪品600萬片流入市面
2020-09-10 20:54:10焦點話題來看到,在加利之後,又爆出另一家口罩國家隊廠商豪品,把上百萬片進口陸製口罩,混充成MIT醫療口罩販賣。檢調單位已經對此進行偵辦。政府則表示,針對口罩的進口和販賣流向,會加強稽查。未來不論醫用或非醫用口罩,進口都要申請輸入許可。
-
傳赴高雄設1奈米廠 台積電:不排除但現沒規劃
2021-01-02 14:01:09首先來看到,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外傳可能在高雄設置1奈米、埃米晶圓廠,對此經濟部本週表示,非常歡迎,會來配合相關水電的搭配,而台積電則以董事長劉德音先前說法來回應傳言,表示不排除投資高雄,但目前沒有規劃。
-
台外商投資成長將破百億 鴻海70億也到位
2019-11-22 07:37:05近期台商回流成為焦點,昨天經濟部再通過一家,全球第三大不銹鋼管製造商返台投資案。鴻海昨天也宣布,首階段新台幣70億元境外匯回資金,回台到位,投資亞太電信。經濟部還強調,去年開始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創新高,今年已經接近百億,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今年台股本益比大幅上升,台商回流的趨勢才正要開始。
-
2020臺北時裝週 「春夏時尚首航派對」正式啟航
2020-10-08 14:00:49「2020臺北時裝週SS21」重磅時尚盛事-「春夏時尚首航派對」,在松山文創園區掀起時尚高峰,首度由文化部主辦的臺北時裝週「去___你的時尚 Re:connext」,主題以【Re】一字作為整體靈感概念,將數位思考帶入臺北時裝週,發展屬於臺北時裝週的獨特風格,結合臺北市政府的時尚大秀「Re:PLAY」,成為歷屆大規模、最完整的臺北時裝週,讓臺灣的時尚走上國際,跟國際接軌。
-
超前部署!傳台積電高雄布局1奈米.埃米晶圓廠
2020-12-28 12:46:11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外傳可能在高雄設設置1奈米、埃米晶圓廠,對此經濟部今天(28日)表示,非常歡迎,會來配合相關水電的搭配,至於高雄市政府,則表示會持續來爭取。
-
德國登門求助!王美花邀業者協商解決車用晶片荒
2021-01-27 20:53:07全球鬧車用晶片荒,美、日、德等國都透過外交管道向台灣政府求助。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就邀集了台灣4大晶片廠商,在經濟部舉行午餐會共商對策,與會廠商也都表示,願意儘量協助,並提出三個解決方法。
-
美次卿談8大經濟議題 經長:台美很快正式對話
2020-09-21 07:41:28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率團來台,週六結束訪問離台。柯拉克訪團此行,與台灣政府高層與產業界都有互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特別參與總統餐宴,並與台美政要進行大合照;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天(20日)表示,雙方針對八項經濟議題,已經了解彼此政策,並有共識,會盡快展開正式的經濟對話。
-
美國務院次卿旋風訪台 討論8大經濟議題
2020-09-20 18:59:23來看到,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率團來台訪問,針對雙方的經濟合作,有與相關部會作初步會談,總統蔡英文表示,柯拉克訪台是台美關係的重大進展,對雙方進一步的經濟合作有信心,而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召開記者會,表示雙方針對八項經濟議題,已經了解彼此政策,並有共識,會盡快展開正式的經濟對話。
-
油價將漲破30 經部公布緩漲方案吸收1角
2018-05-11 21:26:09歡迎回來。國際油價大漲,國內指標品項95無鉛汽油,預計下週將漲破30元,來到30.3元。經濟部啟動緩漲機制,中油吸收0.1元,其餘由消費者吸收,來看到經濟部稍早回應。
-
「台美經濟對話」敲定! 經部次長陳正祺20日率團赴美
2020-11-11 13:38:22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20日登場,討論5G乾淨網路、供應鏈等議題,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將率團與會,上午總統蔡英文、經濟部長王美花都表示,這將代表台美雙邊,一大進展。
-
中油在非洲挖到石油!說明經營權混「中資」爭議
2020-11-13 13:25:45午報頭條先來聚焦,台灣中油,探勘石油獲得成功,在非洲查德礦區第一船原油預計 12 月初將會抵台,不過該礦區也驚傳有中資股東,外界質疑中油經營權,是否受到影響?中油今天回應,油氣探勘為高風險投資,尋找合作公司分攤風險,是業界慣例,並強調經營主導權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