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尋求晶片自主 台積電也將前進歐盟?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2 月 27 日訊】好,那麼針對全球晶片大缺貨,讓各國警覺性提高,台積電繼敲定赴美、赴日投資後,專家分析, 台積電下一步,可能前往歐盟,設立車用半導體研發中心,強化在車用晶片領域相關合作。
台積電日前(2/9)敲定日本設立全資子公司,擴展3D IC材料研究。台經院產業分析師劉佩真指出,各國政府,已經開始將半導體視為重要戰略物資,預料台積電下一步布局走向,可能就在歐盟。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劉佩真:「那麼全球的一個半導體,在歷經了美中的科技戰、疫情,那麼以及在車用晶片荒之後,那我想都意識到,整個半導體在地化供應的一個重要性。那我們預計歐洲將會期望是跟台積電來進行一個合作。所以我們認為(台積電)未來其實設置一些研發的一個中心,任何一個形式上的合作上,都是有一些可能的。」
歐盟去年12月,德、法等10多個國家,共同簽署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畫聯合聲明,未來2-3年投入1450億歐元在半導體產業發展,尤其恩智浦(NXP)、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在車用晶片、車用微控制器具備優勢,車用半導體市占囊括三成,不過製程技術相對較為落後,因此爭取台積電合作也成為雙贏。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劉佩真:「特別是自駕車未來,可能它所採用的一個晶片,就需要更為精密的先進製程。那車用電子,未來的一個成長性是相當高的,有機會跟其他包括了像是行動通訊、高效能運算,以及物聯網部分,能夠共同並駕為,台積電四大的一個共同業績的一個推升動能。」
以台積電五大產品線營收來看(2020年第三季數據),智慧型手機占比最高達46%、高效能運算 37%,車用電子只有2%,但未來隨著自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更加成長,車用晶片有望揮別「賠錢貨」的定位。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新一代車用晶片ORIN,2020年就採用台積電7奈米技術,特斯拉也計畫打造5奈米車用晶片,並由三星代工生產,車用市場潛力巨大,也成為半導體業者,積極布局目標。
新唐人亞太電視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台積電將前進歐盟?專家:可能設車用半導體研發中心
2021-02-22 13:01:43台積電繼敲定赴美、赴日投資後,下一步走向成為市場焦點,尤其近期車用電子晶片短缺潮,各國都強化對半導體產業扶植態度,專家分析, 台積電下一步,可能前往歐盟,設立車用半導體研發中心,強化在車用晶片領域相關合作。
-
車用晶片南韓「斷貨」!三星傳採併購方式 追趕台積電
2021-02-09 13:09:45半導體大國南韓,包括三星電子,在先進製程領域上具備高度競爭力,不過奇怪的是,近期車用晶片短缺潮中,卻也大幅影響南韓車商,韓媒對此指出,南韓晶片設計產業疲弱,多數車用電子還是委外購買,導致這一波短缺潮受到明顯影響。
-
全球車廠急追產能!台灣半導體扮演市占洗牌關鍵
2021-01-25 21:17:11全球汽車產業,出現危機!車用晶片產能,搶到彼此大打出手,先後有德國、美國、日本政府業者致函台灣,希望台積電等業者,能增加產量,專家分析,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的情況,要到明年才可能舒緩,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也在這波浪潮下,明顯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
-
車用晶片短缺兩大主因!台灣半導體扮演市占洗牌關鍵
2021-01-30 15:48:03好,車用晶片產能搶手,原因包括疫情造成遠距需求大增,8吋晶圓產能通通包給筆電、遊戲機,擠壓到車用晶片供給,另外,車用半導體業者前年市況不佳,擴廠投資動作保守,導致供給也有限。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地位,也在這波浪潮下,明顯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
-
台積電報佳音 劉德音指3奈米製程比預期超前
2021-02-19 20:38:19台積電近期股價又創下新高,董事長劉德音,再放好消息,在2021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透露,台積電3奈米製程進度,比預期還超前。
-
台積電組「化工台灣隊」! 3大業者搶赴美設廠
2020-06-20 15:57:43再來看到,美國製造趨勢正在加速,繼台積電率先拋出晶圓廠設廠計畫,相關供應鏈也是積極成軍,包括國內長春石化、勝一化工等業者,敲定投資5000萬美元,生產半導體製程化學用品,除了提供台積電,也能積極切入美國市場,強化競爭力 。
-
台積電33年登晶圓代工龍頭 改寫半導體產業生態
2020-11-27 17:51:20台積電3奈米廠,日前在台南科學園區舉行上樑典禮,未來2022年就可望正式量產,而這也代表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方面,走在最前端。專家就分析,台積電成立以來,從追逐者,變成產業領頭羊,晶圓代工規格制定,台積電握有話語權,在美國推動的6G聯盟下,台灣產業鏈,也將扮演重要角色。
-
白宮半導體峰會 劉德音:台積電將成美最大外國投資
2021-04-13 21:34:08美國白宮周一(4/12)召開半導體執行長峰會,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19家公司高層受邀。美國總統拜登在峰會上提到,中國共產黨企圖主導半導體供應鏈,美國應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不能再等。另外,與會的台積電董座劉德音也透露,台積電5奈米廠計畫,將成美國最大的外國投資案。今天台積電股價走高,也帶領台股上衝,上午一度突破萬七大關。
-
傳陸半導體廠挖角 劉德音:這半年誰敢離開台灣
2020-08-18 22:30:39近日傳出中國半導體廠,自去年起,從台積電挖角上百名工程師與經理人,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天(18日)出席活動受訪表示,報導與事實不符。因為疫情的關係,劉德音也說,這6個月,有誰敢離開台灣。
-
台積電法說 聚焦赴美設廠.華為出口管制議題
2020-01-17 11:16:36美中達成階段性協議,不過科技戰顯然沒有停歇,尤其在半導體領域,多家外媒報導,美方傳出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加上白宮方面可能研擬進一步擴大對華為的出口管制,都成為周四(1/16)台積電法說會焦點,不過對於相關議題,台積電方面態度低調,只表示前往美國設廠,目前還在評估中。
-
台積電組化學品聯軍 3大業者搶赴美設廠
2020-06-15 13:07:18美國製造趨勢正在加速,繼台積電率先拋出晶圓廠設廠計畫,相關供應鏈也是積極成軍,包括國內長春石化、勝一化工等業者,敲定投資5000萬美元,生產半導體製程化學用品,除了提供台積電,也能積極切入美國市場,強化競爭力 。
-
台積電宣布美國設廠計畫 9年投資120億美元
2020-05-15 19:31:16焦點話題,美中科技戰下,台灣高科技產業,將迎來不同面貌。台積電周五正式宣布,有意前往美國設立第二座晶圓廠,尤其採用高端的5奈米製程,預估2024年量產,台積電一改過去低調態度,專家解讀與美國,積極建立自主供應鏈大有關係。
-
美國擬結盟台日韓 打造「去中共化」戰略供應鏈
2021-02-25 21:20:42火線新聞,馬上帶您鎖定,美國拜登政府因應晶片短缺問題,24日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審查四大產品,包括電池、半導體在內供應鏈,好確保穩定可靠,日經報導,美國有意與日本、南韓、台灣合作,打造一條「不含中共」的科技供應鏈,加速晶片生產,學者認為這將有助提升台灣能見度,也加速轉型升級。
-
美政府補助是赴美關鍵 台積電:美國廠會賺錢!
2020-06-13 15:30:56好,那麼至於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議題,董事長劉德音說,美國政府的補助,將成為關鍵,有信心美國廠區能夠賺錢,毛利率甚至跟現在差不多。
-
3奈米傳佳音!台積電準備擴大支出 傳將發債120億
2021-02-27 14:52:30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與對手三星,2022年決戰3奈米,有專家稱三星進度延遲1季,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透露,台積3奈米製程進度比預期還超前一些。外媒彭博社說,台積電正準備銷售新台幣160億元公司債,預計分三階段發行,在全球晶片短缺之際,為擴大資本支出做準備。
-
台積電遭中國挖角?劉德音:這半年誰敢離開台灣
2020-08-22 15:20:49近日傳出中國半導體廠,自去年起,從台積電挖角上百名工程師與經理人,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本週出席活動受訪表示,報導與事實不符。因為疫情的關係,劉德音說,這6個月,有誰敢 離開台灣。
-
美股動盪台積電受波及 5奈米下半年動能爆發
2020-09-05 20:29:18好,美國雖受惠經濟重啟,但這兩天,科技股仍遭重創。美國股市在重挫807點之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4日盤中再度大跌超過600點,跌幅近2%,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也受波及,跌幅2.8%。不過,隨著台積電5奈米下半年將大幅量產,研調機構預估,台積電全年營收可望成長24%。
-
台積電9月14日後不出貨華為 估全年營收成長20%
2020-07-16 20:30:33財經焦點來看到,台積電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但超過外界預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5月中已經沒有接華為訂單,未來9月14日後,也沒有計畫出貨華為,但儘管如此,台積電預估全年營收,可望成長超過20%,今年也要調高資本支出,因應5G趨勢。
-
台積南科3奈米廠上樑 劉德音提張忠謀期許3意義
2020-11-24 20:58:49歡迎回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先進製程,進入新里程碑。台積電今天(24日)上午在南科晶圓十八廠,舉行3 奈米廠新建工程上樑典禮。董事長劉德音致詞時表示,預計3奈米製程正式量產後,將達當年60萬片12吋晶圓規模,使台積電繼續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並提及創辦人張忠謀曾說,新廠象徵的三個重要意義,分別為台積電將來持續成長、技術繼續向前發展及對台灣的承諾。
-
台積120億美元美國設廠 美媒:台積.川普雙贏!
2020-05-16 14:58:24先來看到焦點話題,美中科技戰下,台灣高科技產業,將迎來不同面貌。台積電正式宣布,有意前往美國設立第二座晶圓廠,尤其採用高端的5奈米製程,預估2024年量產。而台積電也一改過去低調態度,專家解讀,與美國積極建立自主供應鏈 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