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機械業估破兆元 柯拔希點出黃金10年兩大關鍵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3 月 06 日訊】再來看到。台灣機械業持續看漲,預估今年產值將破兆元,訂單能見度也來到第二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認為,台灣機械業將進入至少10年的黃金期。柯拔希說也點出,促使機械業動能攀升的2大主因。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柯拔希:「今年整個機械業的出口,有機會成長到15%,達到這個300億美金的這樣的一個出口額。對於今年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看待。」
台灣機械業產值今年上看1兆2000億元。2021年1月出口達26.7億美元、成長33.4%,雙創歷史新高,第二季持續看漲。其中,檢量測設備每月有50%到60%的成長,工具機有20%到30%,電子設備也有不錯表現。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認為,台灣機械業將進入至少10年的黃金期。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柯拔希:「全球的機械業會進入,這個黃金的一個時間,我想這個時間要多久,可能會非常長,這個應該不會是一個短時間,會被結束的部分,所以我非常樂觀的看這件事情。」
柯拔希指出,促使機械業動能攀升的主因有二。第一是,美中貿易戰。許多企業離開中國到別的國家生產設置,衍生出第二生產基地商機;第二是,疫情。在地化、短鏈供應,許多國家開始重視自主供應鏈。以台灣來說,像是口罩生產線、國機國造等。包括半導體、科技業,也都離不開機械業。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柯拔希:「疫情發生以後,那又產生新的這樣一個商機,這個新的商機就是一個供應鏈,自主供應鏈的這個概念。他們變成自己設廠去生產,那自己要設廠的時候,就是會這個採購這些設備,那我想這是第2個給機械業,一個最好的機會。」
柯拔希表示,許多台廠看好機械業發展。以公會會員數舉例,目前已達2924家,包括近期加入的鴻海、鼎新電腦、漢翔等。將為台灣機械產業,注入更多能量。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台機械業產值上看1.5兆 機械公會點出3大隱憂
2022-02-23 16:26:54台灣機械業去年產值達1.3兆元,創下新高。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今年有望成長15%、達到1.5兆元。雖然機械業前景看好,但是魏燦文也點出3大隱憂,包括通膨、疫情以及烏俄。不過首當其衝的,還有人才荒的問題。
-
機械公會響應調薪 鳯記率先漲8% 工具機.橡塑膠機業跟進
2021-11-02 17:07:35今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出口不斷創新高,行政院日前拍板111年度調升軍公教待遇,產業紛紛響應支持。機械產業是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也是台灣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因此,機械公會今天(2日)宣布,響應政府調薪政策。
-
電動車供應鏈都找他 台中精機董座談不敗心法
2021-09-23 21:55:01談到工具機產業,這幾年先是美中貿易戰,又因為疫情影響訂單大減,不過也有業者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加快體質改善,營運交出亮眼成績,我們專訪台中工具機龍頭廠商——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大談自己的不敗心法,成功讓公司走過疫情衝擊,今年訂單大幅成長五成以上。
-
企業加速撤出中國 墨西哥成下個世界工廠?
2022-01-08 21:33:54在疫情、中國限電與美中關係緊張之下,加速各國企業撤出中國市場,轉移到台灣、越南、印度與墨西哥等地,當中的墨西哥,更被美國專家視為是下一個世界工廠,其中一大優勢就是近年達成的《美墨加協議》。
-
直擊台中精機智慧工廠 黃明和談疫後經營關鍵
2021-09-25 15:41:07談到工具機產業,這幾年先是美中貿易戰,又因為疫情影響訂單大減,不過也有業者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加快體質改善,營運交出亮眼成績,我們專訪台中工具機龍頭廠商——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大談自己的不敗心法,成功讓公司走過疫情衝擊,今年訂單大幅成長五成以上。
-
台兩大工具機聯展登場 總統AIT出席 逾千國際買主
2022-02-23 12:32:50台灣產業逐步復甦,睽違兩年多,工具機展覽,再度恢復實體展出,更是2022年全球首發的大型工具機展,府院高層也在會上宣布,台灣將逐步開放商務客入境,為今年工具機、機械業景氣添增好消息。
-
TPS線上論壇探討機械業供應鏈創新 吸引上百位國內業者交流
2021-09-24 16:12:35由工業局指導,機械公會主辦、精機中心協助的TPS(豐田式生產管理)線上論壇:「精實與創新」,於今(9/24)日下午開播,吸引上百位國內業者同步上線觀看交流。本次論壇由成功大學楊大和教授及機械公會林奕杰副理事長共同主持,也安排凱柏精密張景星副總經理、東海大學謝宛霖教授、成功大學洪郁修教授來專題演講,榮富工業林奕杰總經理更是無私分享榮富公司導入TPS的歷程及成果。除了實務案例的分享,也有協助設計及創新思維模式的工具導入分享如TRIZ(系統性創意問題解決方法理論)及LPPD(精益產品開發)。
-
台機械業年產值定破1.2兆 明年出口有望增2成
2021-12-01 21:16:12歡迎回來,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今天表示,機械業今年產值一定會突破1.2兆,出口成長30%,不過機械產業仍是面臨塞港、匯率問題,再加上變種病毒Omicron的蔓延,也讓理事長魏燦文坦言感到擔憂。他也對政府喊話,強調「新台幣不能繼續升值」,一定要守住27.5元價位。
-
工具機恢復實體展 總統:全力加入CPTPP掃除關稅障礙
2022-02-23 12:34:14台灣產業逐步復甦,睽違兩年多,工具機展覽,21日再度恢復實體展出,更是2022年全球首發的大型工具機展,府院高層也在會上宣布,台灣將逐步開放商務客入境,同時全力加入CPTPP,希望協助工具機、機械業,跨越關稅障礙。
-
牛樟芝有望抗疫 對抗Delta變種病口服劑通過動物實驗
2021-10-28 21:59:18抗疫口服藥,成為疫苗後下一個焦點。根據生策會統計,全球有700多個COVID-19新藥進入2、3期臨床試驗。其中,1項取得FDA藥證核准、5項為緊急使用授權(EUA),多為臨床上已使用的老藥或研發中的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劑與抗體藥物等。
-
日疫情神秘下降找不到原因 學者:看來傳染力減弱
2021-10-19 22:07:04鏡頭轉到日本,在本週一,東京確診人數來到1年4個月以來新低,首次降到30例以下。日本疫情神秘下降,從八月下旬開始大幅緩和,連日本人自己都找不到原因,這也引起了各國媒體注意。
-
外媒評價1月防疫表現排名 台灣以82分奪下全球第一
2022-02-08 16:16:23據「日經COVID-19復甦指數」,截至今年1月底,前三名國家分別為台灣82分、柬埔寨78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7.5分,台灣不僅奪得冠軍寶座,更是122個國家和地區中唯一一個超過80分的地區。
-
2022年出國要隔離嗎?各國入境規定大不同
2022-01-14 22:00:19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的提升,各國入境政策也隨之調整,歐美國家主推完整接種疫苗後,入境不用隔離,亞洲多國則在入境管制上相對嚴格。美國達美航空表示,預期今年旅遊需求將反彈,3月以後有望轉虧為盈。
-
專家指西堤傳染鏈不尋常 王品回應營運問題
2022-01-18 13:19:20帶您來看,台灣的Omicron本土疫情,傳到中壢的西堤餐廳後,又引發一連串的人被確診,感染規模大。感染科權威醫師黃立民就直言,這件事情不尋常,餐廳要考慮空調是否要做改善。此外,正值過年前的關鍵時間點,黃立民也呼籲民眾自主減少大型聚會,度過這波疫情。
-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染疫身亡 已接種2劑疫苗
2021-10-19 08:49:21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全球疫情持續,10月18日,84歲的前美國國務卿鮑爾,染疫因併發症去世。之前,鮑爾已接種了兩劑疫苗。
-
赴美要「疫苗證明」.高端不在列 CDC:總統訪美自有安排
2021-09-21 21:59:51好,美國宣布11月起,要入境美國的外國旅客,都必須要完整接種疫苗。台灣防疫指揮中心表示,這項規定是針對目前列在美國旅遊禁令中的國家,而台灣並沒有被列入這份名單。另外,台灣國產的高端疫苗,已經獲得WHO贊助,能否獲得美方認可,以及已經施打高端的正副總統,未來訪美是否受阻,也引發關注。
-
第5批BNT到貨 台灣出現首例接種BNT後通報死亡
2021-10-04 21:22:24來看到,BNT疫苗陸續到貨,台灣持續擴大施打對象。今天(4日)上午第五批的27萬劑BNT疫苗到貨。不過,國內是也出現了第一位接種BNT疫苗後通報死亡的個案,死因由檢察官和法醫研判中。
-
中國疫情燒20省 新定義「時空共享者」要隔離
2021-11-09 09:20:36中國疫情繼續擴大,多條傳播鏈蔓延至20個省。中共當局承認導致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發生了突變。不斷擴大的政府限制,也使許多原先沒有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中國公民,根據手機定位數據被隔離。
-
Omicron亂跨年?陳時中今宣布新指引
2021-11-29 09:06:55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隨著COVID-19新變種病毒Omicron現蹤多國,各國政府陸續加嚴防疫措施。而隨著台灣的過年返鄉潮即將到來,有學者建議「7+7」方案應該加嚴,對此,陳時中說目前沒有特別緊縮計劃。
-
Omicron現蹤上海 大學生「鑽柵欄」出逃影片曝
2022-01-15 21:22:05中國疫情持續延燒,上海也已經淪陷,多所學校傳出停課甚至封校,網路上還傳出上海大學學生側拍逃出校園的影片,還有學校輔導員和導師要求學生迅速離校的對話截圖,在一夕之間登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