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起全台傳統市場祭新規 衝擊消費習慣挑戰多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6 月 01 日訊】台灣疫情嚴峻,為了避免傳統市場成為防疫破口,各縣市都呼籲民眾少去多買、一次購足,台北市6月開始,公有市場實施「容留管制」,部分縣市採取身分證單雙號分流,不過實際到傳統市場發現,人力不足和改變消費者習慣,都是一大挑戰。
進入傳統市場,要掃QR code,給工作人員看過後才可以進入,但實際到傳統市場走一趟,人潮的確沒有以往多,但仍面臨許多挑戰!
聲音來源:新東區攤販集中區管理組長 郭松欽:「人數沒辦法控制阿,你進來這邊,從這邊進來只有這邊而已,那邊七八個(入口)要怎麼控制,沒辦法,人手不夠阿。你政府沒有派人手怎麼做。」
以台北這處傳統市場來說,進到市場的通道,少說就有七八個路口,但人手不足,只有一個路口可以填寫實聯制,實際觀察,直接繞路不想填的民眾也不在少數。
聲音來源:新東區攤販集中區管理組長 郭松欽:「有的5點半很早就來了,就來擺攤子,有來我就給他量體溫,給他登記一下。」
管理員一攤一攤的幫店家量體溫,流動攤販則要登記造冊,但民眾強制不了也沒人力管,只能靠民眾自律。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一周採買兩次、一次多買一些。
記者 詹詠茹:「除了政府規定的分流措施外,民眾也可以自己利用Google Map分流,像我在草埔市場,輸入草埔市場後,往下滑有一個熱門時段,民眾就可以自己選擇人潮較少的時段,到市場採買。」
市場染疫風險高,不少足跡都在市場和賣場,台北市6月開始要求公有零售市場實施「容留管制」和「提前收市」,場內容留人數2/3為上限,如果超過上限就會暫停開放民眾入場,營業時間調整到下午4點完成收市。宜蘭、基隆、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都採取身分證單雙號,分流入場。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詹詠茹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高警戒.若降級仍需實聯制 陳時中談台商返台過年
2021-10-21 22:07:50帶您來看到,COVID-19疫情在2020年爆發全球大流行,當時台灣被世界譽為防疫模範生。雖然今年五月爆發本土疫情,但目前疫情已經平穩。經過幾波防疫考驗,台灣在防疫政策的鬆綁上步調卻相對緩慢,警戒性也高。今天(21日)衛福部長陳時中就表示,如果11月台灣警戒降級,還是必須維持實聯制到明年中。
-
疫情升溫 經濟部促商家落實實聯制、企業自主快篩
2022-01-22 15:17:07遠雄自貿港區內亞旭電腦群聚感染,經濟部次長陳正祺今天說,位於桃園市聘用外籍移工的企業,或鄰近縣市曾與確診者有過接觸的工廠、企業替員工快篩,並請桃園地區超商、賣場收銀員進行快篩。此外,也鼓勵百人以上的全台企業,都能自主快篩。
-
牛樟芝有望抗疫 對抗Delta變種病口服劑通過動物實驗
2021-10-28 21:59:18抗疫口服藥,成為疫苗後下一個焦點。根據生策會統計,全球有700多個COVID-19新藥進入2、3期臨床試驗。其中,1項取得FDA藥證核准、5項為緊急使用授權(EUA),多為臨床上已使用的老藥或研發中的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劑與抗體藥物等。
-
日疫情神秘下降找不到原因 學者:看來傳染力減弱
2021-10-19 22:07:04鏡頭轉到日本,在本週一,東京確診人數來到1年4個月以來新低,首次降到30例以下。日本疫情神秘下降,從八月下旬開始大幅緩和,連日本人自己都找不到原因,這也引起了各國媒體注意。
-
電動車供應鏈都找他 台中精機董座談不敗心法
2021-09-23 21:55:01談到工具機產業,這幾年先是美中貿易戰,又因為疫情影響訂單大減,不過也有業者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加快體質改善,營運交出亮眼成績,我們專訪台中工具機龍頭廠商——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大談自己的不敗心法,成功讓公司走過疫情衝擊,今年訂單大幅成長五成以上。
-
外媒評價1月防疫表現排名 台灣以82分奪下全球第一
2022-02-08 16:16:23據「日經COVID-19復甦指數」,截至今年1月底,前三名國家分別為台灣82分、柬埔寨78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7.5分,台灣不僅奪得冠軍寶座,更是122個國家和地區中唯一一個超過80分的地區。
-
2022年出國要隔離嗎?各國入境規定大不同
2022-01-14 22:00:19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的提升,各國入境政策也隨之調整,歐美國家主推完整接種疫苗後,入境不用隔離,亞洲多國則在入境管制上相對嚴格。美國達美航空表示,預期今年旅遊需求將反彈,3月以後有望轉虧為盈。
-
專家指西堤傳染鏈不尋常 王品回應營運問題
2022-01-18 13:19:20帶您來看,台灣的Omicron本土疫情,傳到中壢的西堤餐廳後,又引發一連串的人被確診,感染規模大。感染科權威醫師黃立民就直言,這件事情不尋常,餐廳要考慮空調是否要做改善。此外,正值過年前的關鍵時間點,黃立民也呼籲民眾自主減少大型聚會,度過這波疫情。
-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染疫身亡 已接種2劑疫苗
2021-10-19 08:49:21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全球疫情持續,10月18日,84歲的前美國國務卿鮑爾,染疫因併發症去世。之前,鮑爾已接種了兩劑疫苗。
-
赴美要「疫苗證明」.高端不在列 CDC:總統訪美自有安排
2021-09-21 21:59:51好,美國宣布11月起,要入境美國的外國旅客,都必須要完整接種疫苗。台灣防疫指揮中心表示,這項規定是針對目前列在美國旅遊禁令中的國家,而台灣並沒有被列入這份名單。另外,台灣國產的高端疫苗,已經獲得WHO贊助,能否獲得美方認可,以及已經施打高端的正副總統,未來訪美是否受阻,也引發關注。
-
第5批BNT到貨 台灣出現首例接種BNT後通報死亡
2021-10-04 21:22:24來看到,BNT疫苗陸續到貨,台灣持續擴大施打對象。今天(4日)上午第五批的27萬劑BNT疫苗到貨。不過,國內是也出現了第一位接種BNT疫苗後通報死亡的個案,死因由檢察官和法醫研判中。
-
中國疫情燒20省 新定義「時空共享者」要隔離
2021-11-09 09:20:36中國疫情繼續擴大,多條傳播鏈蔓延至20個省。中共當局承認導致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發生了突變。不斷擴大的政府限制,也使許多原先沒有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中國公民,根據手機定位數據被隔離。
-
Omicron亂跨年?陳時中今宣布新指引
2021-11-29 09:06:55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隨著COVID-19新變種病毒Omicron現蹤多國,各國政府陸續加嚴防疫措施。而隨著台灣的過年返鄉潮即將到來,有學者建議「7+7」方案應該加嚴,對此,陳時中說目前沒有特別緊縮計劃。
-
Omicron現蹤上海 大學生「鑽柵欄」出逃影片曝
2022-01-15 21:22:05中國疫情持續延燒,上海也已經淪陷,多所學校傳出停課甚至封校,網路上還傳出上海大學學生側拍逃出校園的影片,還有學校輔導員和導師要求學生迅速離校的對話截圖,在一夕之間登上熱搜。
-
4天新增251疫苗不良事件 台共通報865人接種後死亡
2021-10-12 22:31:33來看到,台灣目前累計已經有865人,通報接種疫苗後死亡。而10月8日到10月11日,則是有13件通報死亡的事件。莊人祥指出,其中接種AZ的有5例,莫德納2例,高端4例,另外有2例BNT。
-
福建14萬人逃出疫區 病毒擴散範圍加大
2021-09-20 22:04:25福建疫情持續延燒,繼莆田、泉州、廈門後,新一輪疫情,已傳播到第4個城市漳州,9月18號,漳州全市的小區已經實行封閉管理。另據福建衛健委通報,這輪疫情爆發後,已經有超過14萬人離開福建,逃離疫區。
-
世界最大遊輪爆疫情 48人確診98%完整接種
2021-12-21 13:31:44皇家加勒比公司旗下的世界最大客輪「海洋交響號」,爆出船上48人確診COVID-19。外媒報導,「海洋交響號」11日從美國佛州邁阿密出發,8天7夜的旅途中曾停靠加勒比海聖馬丁島、聖托馬斯島等地。皇家加勒比遊輪集團表示,全船95%的人都有完整接種疫苗,確診者當中有高達98%的人已經接種2劑疫苗,幾乎都是無症狀或輕症。
-
居服員確診前5天曾到銀行 擴至14人感染.專家析原因
2022-01-13 13:39:59好,中壢聯邦銀行群聚案,確診人數激升,目前已經有14人受到感染。這起由機場手推車員傳染給居服員妻子,再傳進社區的傳播鏈,還在不斷擴大中。而這家在桃園的銀行就是最嚴重的重災區。這名居服員在開戶的一小時中,是如何把病毒傳播出去,帶您來看專家分析。
-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疫苗 陳時中:期許續努力
2022-02-11 20:58:06台灣疫苗研發又有新進展。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團隊,是搶先全球,以Omicron變異株為標的,發表了次世代mRNA疫苗。對於這項消息,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令人振奮,也期許中研院繼續努力。
-
英國疫情或已過高峰 專家:有望成為首個結束疫情國家
2022-01-14 17:09:38全世界受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已經進入第3年。11日,國際著名流行病專家海曼(David Heymann),在英國智庫Chatham House的線上研討會上表示,英國有望成為第一個擺脫疫情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