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學者:與中共建交29年 未守國家利益 危機升級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11 日訊】鏡頭轉到南韓,南韓和中共建交29週年之際,日前一場研討會中,南韓學者指出,在倉促與中共建交過程中,當時南韓政府沒有最大限度的確保國家利益。學者還表示,建交29年之際,韓中關係陷入危機。
8日,在首爾中區貞洞1928藝術中心舉辦了以「韓中建交29週年回顧與展望」為主題的研討會。
1992年韓中建交時任外交部亞洲司長的朝鮮人權市民聯合理事長金錫友參加了當天的研討會,他表示在從29年過去的時間來看,韓國在國際冷戰緩和的局勢下取得建交的成果,但是需要反省的是,在倉促的建交過程中韓國未能最大限度的確保國家利益。
朝鮮人權市民聯合理事長 金錫友:「例如針對中共軍隊參戰韓國戰爭,正式向韓國道歉等事宜,應該進行更加強烈的談判,但是都沒有實現,只是概括的進行了資料保留,快速進行了建交。」
為了與中共建交,韓國同意了中共提出的一個中國的主張,單方面通報臺灣斷交,引起最大爭議的是,當時的韓國政府完全沒有給臺灣方面準備和緩衝的時間。包括臺灣大使館轉讓等事宜,無預警的過渡給中共。
中國戰略研究所負責研究員 崔彰根:「韓國單方面通報臺灣斷交中留下疙瘩的決定性原因之一的就是明洞大使館處理問題,中共政府要求之一就是明洞大使館必須轉交給中共,並施壓如果不轉交,就沒有建交。」
京畿大學政治專門大學院教授曹成歡在討論會上表示,建交29年,韓中關係陷入危機,美國和中國衝突無法將經濟和政治分開,因此韓國的安美經中原則,在美中關係對立時,就會受到衝擊。
新唐人記者金燕韓國首爾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IDC: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 落後台、韓3、4代
2022-01-21 17:07:46近年來中共不惜成本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發展中國半導體,不過,如今爛尾事件頻傳。市場研究機構IDC分析師19日表示,受限於美國箝制中國科技業,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至少落後對手3、4代,離半導體自主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
中國經濟萎靡衝擊南韓出口 韓媒警告勿過度依賴
2022-01-25 21:01:31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南韓產業界開始擔憂,高度依賴中國的出口業將遭受巨大衝擊,像是半導體、鋼鐵等主力產業,都將受到牽連。韓媒也以社論呼籲,分散出口市場,以免被中國拖下水。
-
北韓今年8度武力威脅 日相:攻擊敵方基地是選項
2021-10-19 22:09:38歡迎回來,關心朝鮮半島局勢,週二(今天)上午,北韓又試射飛彈,這已經是北韓今年第8度進行武力威脅。值得注意的是,這天也是美日韓三方,情報部門以及北韓核問題部門的高層會談。有分析指出,可能是北韓為了吸引各方關注。
-
兩週內北韓第四度試射導彈 中朝鐵路同日宣布重啟
2022-01-18 21:52:24歡迎回來。17號,北韓從首都平壤發射兩枚KN-24短程彈道飛彈。這已經是北韓在兩個星期之內,第四次試射飛彈。同一天,中共外交部宣布,重啟中朝鐵路貨運。
-
文在寅聯大提議發表終戰宣言 美國持開放態度
2021-09-23 15:25:07南韓總統文在寅日前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時,提議兩韓與美國、中國等相關國家共同宣布朝鮮半島終戰宣言;美方則回應,對終戰宣言的可能性始終保持開放討論立場。
-
力阻關鍵礦物被中國壟斷 韓重啟廢棄30年鎢礦場
2022-05-09 16:39:14在一座沒落小鎮、廢棄礦坑的牆上,藍色的鎢礦閃爍著光芒。韓國想打破中國在關鍵礦物的壟斷霸業、在未來的原物料市場分得一杯羹,這裡的鎢礦或將扮演重要角色。
-
三星重工、大連東芝停產 員工抗議 中國經濟陰霾現
2021-09-13 13:41:09韓國三星集團持續從中國撤資,近期,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準備關閉,引發公司千名員工遊行抗議,而日本東芝企業大連工廠也宣布停產。外資紛紛撤離,引發民眾對失業、經濟下滑的擔憂。
-
一夜入冬逢限電 北京零下低溫 陸21省下半年低溫
2021-10-18 15:58:34昨天(10/17)早上,中國大陸21個省,氣溫創下今年下半年新低。多地降下大雪,首都北京17日首度出現零下低溫,這也是52年來最早出現的零下低溫,吉林更出現零下19度低溫。在缺電荒尚未緩解的現況下,居民及工廠能不能順利過冬,受到嚴峻考驗。
-
紛紛請辭!聯電前副董孫世偉 離開武漢新芯
2022-03-21 21:18:52再來關心,又有台籍高層離開中國半導體公司。根據平面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前聯電副董事長孫世偉,傳出近期已經離開武漢新芯,卸任總經理兼執行長一職,也結束它在中國半導體的五年生涯。孫世偉是在2017年加入中國紫光集團,並擔任紫光全球執行副總裁。2019年8月,他接任紫光旗下武漢新芯總經理兼執行長,不過這項請辭,是繼高啟全、蔣尚義之後,又一起備受關注案件,媒體報導,業界人士認為,台籍高層相繼離開,代表中國挖角台灣半導體業高層,試圖壯大產業的謀略失效。
-
限電後效應 蘇州精元廠降薪逾千人維權
2021-10-14 22:15:08中國多地限電不僅造成原物料飛漲、產業鏈大亂,在江蘇更引發大規模抗議潮。10月中旬,蘇州吳江精元電腦公司,因為限電放假時間增多,「小時工」被降薪及裁員,引來上千名員工連續多日上街維權,大批警察到場維穩。
-
尹錫悅宣布勝選 1%內差距 韓保守派重掌政權
2022-03-10 08:26:06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韓國第20屆總統大選結果在台北時間今天(10日)凌晨揭曉,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總統候選人尹錫悅宣布當選,執政黨李在明坦承敗選,尹錫悅得票率為48.6%,李在明得票率則為47.81%,兩人差距僅約0.6個百分點,創下韓國史上總統大選最小票差,這也是保守派勢力在前總統朴槿惠因閨蜜案下台後,時隔5年奪回政權。
-
全球晶片荒 德國智庫:中企囤晶片是原因之一
2021-11-26 21:56:22全球晶片供應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德國智庫研究顯示,美中科技爭端導致很多中國企業大量囤積晶片,也是造成全球晶片荒的原因之一。
-
南韓臨時取消唐鳳演講 矢板曝日本90%網友挺台
2021-12-22 22:28:34南韓政府「第四次工業革命委員會」,9月邀請台灣內閣數位部長唐鳳演講,卻在12月16日會議當天上午因所謂「兩岸因素」臨時取消,中華民國外交部強烈抗議、召見代表。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指出,這件事能變成國際矚目的新聞,說明台灣的國際地位提高了。而事件也在日本引發熱議,網路上90%以上都在批評南韓、支持台灣,連南韓媒體報導時,都對自家政府也有微詞,這代表「現在打壓台灣在全世界都是得不到輿論支持的」,而台灣外交部把這件事公開,訴求國際輿論支持,這種做法是正確的。
-
趙立堅成「反共代言人」 封城災難不斷上演
2022-04-22 22:05:38中國上海,在今年3月開始出現中共病毒疫情,直到4月21日,當局才連五天公布了36例死亡病例,令外界質疑,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上海被封控20多天,仍沒有解封跡象。但中共官媒為了給極端的防疫措施找藉口,宣稱歐美國家「躺平」,放棄防疫措施,事實到底如何?而中共戰狼趙立堅一段批評美國疫情的話,也被翻出熱傳。
-
冬奧多國選手遭判失格 南韓抗議將訴諸國際仲裁
2022-02-08 22:24:54歡迎回來。北京冬奧爭議不斷,選手被判失格的理由也成為討論焦點,在2月7日比賽的跳台滑雪混合團體項目,日本人氣選手高梨沙羅原本被看好是奪牌熱門人選,卻被判服裝違規取消成績,讓她當場淚崩。南韓冬奧體育代表團也提出正式聲明,參加短道速滑項目的運動員黃大憲和李俊瑞,遭遇「不公正判罰」,不僅提出抗議,更要訴諸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
傳智利挺中入CPTPP 日外相:智利國內先批准CPTPP吧
2021-10-15 22:07:03近日,中共外交部表示,智利表態支持中共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此,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批評,智利到現在都還沒批准CPTPP,希望智利能先完成國內的批准程序。
-
外資出逃「前所未見」 2月拋售3600億中國公債
2022-03-28 22:09:16國際金融協會(IIF)24日報告指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出現「前所未有」的資金外流。根據外銀統計,2月份光是外資拋售中國國債的金額就高達人民幣803億,約台幣3621億元。《路透社》報導,中國股市是俄羅斯以外,全球市場中表現最差的,IIF數據顯示,日平均資金外流一度觸及近5億美元。
-
恆大債務風暴 中國版次貸風暴將到來?
2021-09-13 13:36:17疫情讓中國經濟添陰霾,另外,中國恆大集團的財務危機也成為觀察指標;有媒體爆出,截至今年上半年,恆大負債已高達3040億美元。恆大暴雷,是否會成為中國版次貸風暴,受到關注。
-
中共出手救恆大?美教授:救不救都有巨大問題
2021-09-21 23:06:01中國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陷入債務危機,各界擔心,恆大集團債務違約可能衝擊中國銀行以至於全球市場。標普全球評級昨天指出,恆大有可能債務違約,並且不看好中共當局會「提供直接協助」。美國學者謝田也表示,不管中共當局救或不救,都將面臨巨大問題。
-
中共外交官喊當之無愧民主國 上百留言遭屏蔽|中國一分鐘
2021-12-04 21:08:22中共外交部副外長樂玉成2日出席北京舉辦的「中外學者談民主」座談會,致詞時喊出「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引發中國網友嘲諷,中共官媒《新華網》的該則留言區, 100多則留言只有8則被顯示,其餘都被刪除或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