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電價調漲 或致中小企業撐不住倒閉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18 日訊】中共發改委宣布放寬電價上漲幅度,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要科學有序的減碳,不要「運動式」減碳。專家認為,中國供應鏈的瓶頸繼續存在,撐不下去的中小企業將率先倒閉。
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14號公布,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創下史上最大漲幅,但對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兩者之間差距擴大到10個百分點,?史上最高,這意味著經濟出現了明顯的「類停滯性通貨膨脹」危機。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分析認為,中國混合通膨的情況,將為國家貨幣政策帶來兩難局面。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鞏勝利:「中國現在的情況非常複雜,複雜有幾個原因。一個原因是,中國人民幣發放已經在歷史的巔峰了,你想人民幣從2000年的時候,人民幣只有14萬億,而現在人民幣發行量越來越大,達到了200多萬億。等於是中國用最大的貨幣量,生產了中國GDP大概去年是2021年15萬億GDP。就是同樣的在GDP基準下,中國發行了全球接近三分之一的貨幣。」
《美國之音》報導說,生產者物價指數飆漲的原因,在於中國電力供應緊張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幾個月來的漲價,但因為訂單疲弱,中國商家一直不願把生產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另一方面,也因服飾和家用電器產品需求減弱,食品價格回穩,讓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處於低水準。
台灣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示警,這樣的「剪刀差」擴大,企業變成夾心餅乾,撐不下去的中小企業會率先倒閉。
鞏勝利:「接下來的情況,中國的保障,就是產業鏈,比如他的電力、水力、鋼鐵,這些產業鏈能不能保障,如果電力不能保障的話,電被稱之為工業之母,你說的醬油、麵包也好、還有所有商品也好,可能都會遭遇問題。因為現在煤已經提價了若干倍。」
中共總理李克強8號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做出指示,電價漲幅由原來的不得超過10%,調整為20%。而高耗能行業的電價則不受漲幅20%的限制。
中共國家發改委12號宣布,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的浮動範圍,上調為漲跌幅原則上都不能超過20%。這代表中國工業電價恐將大漲20%。
14號,李克強在廣東視察一家發電廠時表示,電價如果太高,下游企業會受不了。國家應該研究如何減稅讓企業撐住。
中國拉閘限電讓全世界繃緊神經,首先衝擊的是供應鏈。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表示,中國有四大產品一半以上是靠進口,這直接影響物價。
鞏勝利:「第一,石油超過70%靠進口,天然氣,第二是,煉鋼鐵的鐵礦石,超過50%以上,都要靠進口。第三,就是黃豆、豆油、還有煤炭,也都是進口量,佔相當大的比例。豆油,也超過50%,煤炭也超過30%-40%靠進口。所以,現在石油已經高起來了,已經80元了,接下來是鐵礦石。」
就在中國陷入電荒、多地仍在限電之際,一股最強大的冷空氣籠罩中國中東部,多地「斷崖式降溫」。根據中共中央氣象局預測,這波低溫將持續到10月17號,冷空氣導致0℃冰凍線南壓至北京、山西一帶,至少22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可能創下下半年新低。這使中國的電荒和煤炭價格問題更加嚴重。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預估,2022年中國新年之前,中國電油氣的需求大增,漲價幅度可能會達到新高峰。
新唐人記者 駱亞 黃億美 王明宇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疫情衝擊不妙?李克強一週3連發經濟示警|中國一分鐘
2022-04-12 22:24:07中共兩會剛結束一個月,《彭博》報導,李克強在不到一周時間裡,就經濟成長風險發出3次警告,表明在疫情封控下對前景的擔憂,週一(11日)他喊話地方應「增強緊迫感」。而在上週的(4月8日和4月6日)兩次會議上,李克強急切地重複說「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
-
港學者:中國經濟必然下行 民營企業已躺平
2022-01-12 22:17:06中共總理李克強10日在主持會議時,提到中國經濟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口。而香港經濟學者陳志武分析,中國經濟成長下行是必然趨勢,民營企業在一連串打壓之後,已經躺平。
-
黨報頭版信號異常 李克強不提「動態清零」
2022-05-13 22:57:33中共黨官喉舌媒體昨天(12日)再現異常信號,《人民日報》頭版只回顧習近平過去消息,不提當前「清零」政策。而關於李克強的文章,也對「清零」隻字不提。
-
吉林市封城 400萬人禁足 生活物資只能網購
2022-03-21 09:09:05歡迎回來,中國與香港的疫情竄起,來看到,今早有哪些最新的進度,吉林市封城,400萬人禁足,生活物資只能網購。廈門市今天起停課1週,室內場所停業,上班須持陰性證明。官方稱上海單日增逾500例創高,大範圍封閉幾乎普篩。另外,香港《明報》指出,香港打疫苗後染疫死者,其中有87%接種的是科興。
-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李克強連發三警告
2022-04-16 21:26:44根據官方數據,今年3月中國進出口增速整體有所回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跌破榮枯線。針對經濟下滑壓力加大,中共國家總理李克強連番做出警告,並召開多個座談會要求穩住經濟大盤。
-
李克強一周三警告 中國強硬清零下降準有效?
2022-04-15 16:17:15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升息緊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周之內三次對中國經濟提出警告,週三表示要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這個問題我們請問資深分析師邱敏寬,請教您怎麼看中共政府,可能再端出刺激政策,考量的主要原因?是否暗示中國經濟,得下一波猛藥才能延緩危機?是否真能拉抬提振經濟表現?
-
疫情封控和烏俄戰重挫全球化 中國加速封閉
2022-05-04 16:45:25當前,中共治下的中國,正面臨著國內國外的全方位危機。專家表示,中共二十大權力爭奪下的封控,加上俄烏戰爭,都在加速著中共遠離世界體系。
-
中共「搶錢運動」又來 電商達人也要補稅
2022-01-07 17:22:45在中國「直播一姐」薇婭被中共當局開出天價罰單之後,電商達人也成了當局追繳稅的重點對象。最近有不少電商達人都收到了官方的巨額補稅通知單,有的甚至高達上百萬元。
-
「馬某」風波 港股大跌 背後原因不簡單?
2022-05-04 13:14:01週二,以阿里巴巴為首的科技股直線下跌,幾百億美元瞬間蒸發,只因為一則關於「馬某」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新聞。儘管官媒事後澄清與闢謠,分析認為,這不是只是一簡單的失誤而已,背後是中共政府對企業的警告。記者王愉賀,有更多說明。
-
中國輕症患者湧入 醫療體系崩潰 經濟受衝擊
2022-03-25 11:41:28今年3月至今,不到一個月時間,中共數據顯示,累積本土病例超過4萬3千例,實際數據更為嚴峻,而中共嚴厲的清零政策,醫療資源崩潰,各行業蕭條。
-
中國首季GDP年增率4.8% 引發分析師質疑造假
2022-04-19 16:13:56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率4.8%,雖然高於經濟學家預測4.2%,但在疫情影響下,恐威脅今年全年的成長目標。外媒報導,多位分析師們也質疑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與一些顯示經濟黯淡的統計不相符,其中,野村控股經濟學家陸挺為首的分析師團隊認為,中國實際的GDP增長恐比官方數據顯示的第1季4.8%疲弱許多,因為1、2月強勁的活動數據似乎與一些另類數據來源不一致,而3月中國的經濟明顯重挫。
-
歐盟擬藉由峰會提醒中共 援俄侵烏將付出代價
2022-04-01 16:04:53延宕許久的中歐峰會將在台北時間下午4時揭幕,會前根據各家媒體的預測,歐盟將藉此提醒中國,若援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付出代價。
-
李克強提「降準」政治防疫 經濟衰退風險增
2022-04-15 13:18:37鏡頭轉到中國,近50個城市處在疫情封控之中,百業停滯,儘管中共總理李克強指示利用「降準」等工具,試圖挽救基本盤,但分析認為,中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在加劇。
-
多家國際企業警告 中共封城擾亂供應鏈和營收
2022-04-28 15:33:14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喊出5.5%目標,不過現在多家企業,包含奇異、3M、德州儀器和南韓SK海力士紛紛發出警告,指出中共當局嚴格的防疫措施,已經進一步擾亂全球供應鏈,並且對營收造成損害,更有數據顯示,中國多項經濟活動,因為封控已經大受影響。
-
人民幣重貶!中共硬性清零 IMF指經濟隱憂
2022-04-21 17:35:22謝謝分析師,中共當局一連串強制封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專家直指,已經對中國經濟、全球供應鏈都造成威脅,此外美中貨幣政策走向分岐,成為外資資金撤出一大原因。
-
上海分階段解封 逃離人潮一眼望不到頭|中國一分鐘
2022-05-16 21:54:57上海官方15日宣稱將「分階段解封」,當天,上海虹橋火車站湧入大量想要逃離上海的民眾。網傳視頻顯示,很多人拉著行李徒步走到火車站,人潮一眼望不到頭;一輛被攔截的大巴,車箱下面的行李艙裡也擠滿了人。
-
俄出兵烏克蘭 澳洲總理警告中共:不要妄想台灣
2022-02-24 20:42:26各國密切關注俄烏局勢,澳洲總理莫里森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包括中共,都在仔細觀察情勢發展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至於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遭鄰國入侵的對象,莫里森重申澳洲立場,呼籲中共不要妄想。
-
台灣投資立陶宛受矚 外媒:德法夢寐以求的半導體
2022-01-12 16:30:23上個星期,台灣宣布將設立2億美元規模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受到關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10號刊登報導,表示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與中共攤牌,為立陶宛帶來歐洲大國夢寐以求的晶片製造業投資。
-
「請命書」曝光上海封城慘況 死亡自殺頻傳
2022-04-08 21:32:36在中共嚴厲的防疫管控下,疫情並未得到緩解,但民生受到巨大衝擊,民怨四起。近日,上海市民季孝龍,在網上發出公民請命書,要求當局停止「運動式防疫」。季孝龍遭到當局警告禁言,但他獲得來自海內外的大量輿論支持。
-
鳳凰衛視被認定為中資 傳5月將撤出在台據點
2022-04-06 14:10:35歡迎回來,鳳凰衛視台北站傳出將在5月14日關站,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鳳凰衛視的陸資股權佔比達四成以上,已在去年祭出行政處分,要求在今年5月14日前,限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