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會見立陶宛總統 重申支持力抗中共施壓

法國總統馬克宏會見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馬克宏稱讚立陶宛做了勇敢決定,表明在立陶宛對抗中共外交壓力及與白俄羅斯邊界的難民危機之際,法國完全與不變的支持。(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1 日訊】法國總統馬克宏昨天會見訪法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馬克宏稱讚立陶宛做了勇敢決定,表明在立陶宛對抗中國外交壓力及與白俄羅斯邊界的難民危機之際,法國完全與不變的支持。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昨天於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ée)會見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並邀請瑙塞達進行工作餐會,談及波羅的海國家與莫斯科和北京的關係。
兩人會後也在總統府外正式發表聯合宣言。馬克宏在宣言中強調,在與中國、俄國等國際要角對話之外,他更把歐洲團結視為優先要務。
根據艾里賽宮官網公布的宣言內容,法國表示,「在立陶宛承受施壓,尤其是在中國關係框架下進行勇敢抉擇而帶來壓力或雙邊後果之際,法國和你們站在一起」。
同時,白俄羅斯鼓勵難民非法穿越歐盟領土,例如透過波蘭和立陶宛邊境,藉此向歐盟啟動「混合戰」,並把難民作為「苦難的工具」。對此,馬克宏也重申歐盟將團結一致。
馬克宏說,「我們應持續行動... 身為歐洲國家一員,我們不僅應該團結,也應該有統一的回應」,並重申法國對立陶宛「完全與不變的支持。」
報導寫道,中國聲稱台灣是中國一省,於其掌控之下,並在11月台灣實質大使館在爾紐斯(Vilnius)掛牌運作後降級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
自明年元旦開始,法國即將擔任6個月的歐盟輪值主席國,馬克宏近日積極布局,並聯繫各歐盟國,盼加強歐盟統一陣線,也與義大利放下恩怨,簽訂法義合作協議。
立陶宛日前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代表處,此後中國不僅宣布將與立陶宛關係降為「代辦級」,更多次在官媒中威脅立陶宛,表示將讓他「付出代價」。
但立陶宛不畏中國威脅及施壓,外長甚至表示向世界展示抵抗中國之道。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3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及國會議員聯合訪問團刻正訪台,出席2021年開放國會論壇。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日本新型護衛艦「最上號」服役 具匿蹤.掃雷能力|寰宇掃描
2022-04-28 22:38:06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最上級護衛艦(FFM)1號艦「最上號」28日正式服役,最上級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一代「多功能護衛艦」,與日本既有的護衛艦相較,艦體設計小型化,可以較少乘組員操作,不僅有匿蹤功能,還具備清除水雷能力,更能執行多種任務需求
-
立陶宛總統:北京脅迫企業 政府應力拓新市場
2022-06-17 10:09:02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今天在國會發表長達近1小時的國情咨文,提到部分立陶宛企業受害於中共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設立的激烈反應,但政府事前準備不足,如今務必協助企業開拓新市場。
-
ESPN調查報導! 揭籃網老闆蔡崇信支持中共真面目
2022-04-16 10:38:26美國運動界的權威媒體ESPN發表調查報導,揭露美國職籃NBA籃網隊老闆蔡崇信腳踏兩條船的真面目,一方面在美國高喊社會正義,一方面支持中國政府的專制獨裁政策。
-
紐時:美對俄烏戰事投入 歐洲已有雜音
2022-05-17 12:39:35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至今,美歐到目前雖仍保持一致應對立場及對俄制裁,但隨戰事不見盡頭、美國愈發投入,歐美之間對後續應對和止戰與否的矛盾跡象開始浮現。
-
韓入北約網絡中心 胡錫進發推惹怒韓國人|寰宇掃描
2022-05-07 21:26:07繼日韓出席北約外長會後,韓國日前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禦中心。中共官媒前總編胡錫對此發推稱,「韓國若與鄰為敵,便是烏克蘭的下場」。不料這番言論在韓國掀起輿論風暴,韓國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斥胡錫進製造「垃圾言論」,並質疑其是否代表中共的意思。韓網友也反嗆:「中共再這樣下去,就是第二個俄羅斯」。
-
美英澳法德立WHA發聲挺台!立、捷會台官員
2022-05-24 14:17:53世界衛生大會WHA,在中共阻撓下,駁回邀請台灣出席的提案。不過,國際上支持台灣的聲浪越來越多,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10幾個國家,都持續公開發聲。台灣也持續和友好國家,進行雙邊會晤。
-
法國大選塵埃落定 馬克宏成功連任
2022-04-25 10:44:40早安新唐人國際消息先來關心,4月24日,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根據法國各大媒體晚間8點布的預測,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8.2%得票率,勝過對手雷朋的41.8%,成為法國20年來首度連任的總統。歐洲多國領袖已經表示祝賀。
-
中共靠攏侵烏俄國 中東歐對中關係重新省思
2022-05-18 16:49:39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撼動歐陸地緣政治。中東歐國家緊鄰烏克蘭,對烏克蘭慘遭戰火蹂躪有脣亡齒寒之感,深恐自己也會面臨同樣命運,如今看到中國站在入侵者一方,對中國的觀感只會更加惡化。
-
英美籲暫停俄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 中共沉默
2022-04-05 13:24:36俄軍在烏克蘭布查的暴行被曝光之後,西方各國紛紛表態譴責,英美兩國更呼籲,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資格。但英國媒體指出,在世界各國政府都在譴責俄軍暴行的時候,中共當局選擇了沉默。
-
WHA聲量罕見 美英法德加澳等國發言挺台參與
2022-05-24 10:57:57世衛大會今日上午駁回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大會的提案,隨後除2友邦外,美、英、法、德、加、澳、盧、立共10國也聲援台灣,強調台灣加入的重要性,聲量之大過去少見。
-
法國大選首輪投票落幕 馬克宏雷朋將對決
2022-04-11 11:20:29早安新唐人,國際最新消息先來看到,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在當地時間週日晚間落幕,根據當地兩大民調公司晚間11時公布的資訊,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得票差距,贏過排名第二的極右派領袖雷朋,兩人將在4月24日,進行第二輪投票再次對決。
-
立陶宛總理續挺深化對台關係 外交部推文表歡迎
2022-04-08 15:23:06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7日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Podcast訪問,重申支持與台灣發展關係。她坦言中國反彈力道之大讓她驚訝,但她不後悔同意在立陶宛設立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
-
立陶宛停用俄羅斯天然氣 歐洲第一國
2022-04-03 17:27:49立陶宛能源部今天表示,立陶宛不會再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來滿足國內需求,成為歐洲第一個不仰賴俄國供氣的國家。
-
立陶宛外長訪日:民主台灣對全球重要
2022-06-09 17:23:25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近日首度訪問日本,紀念立陶宛與日本外交友好關係100週年。訪問期間,藍斯柏吉斯提到,民主國家除了面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挑戰,中共非民主、侵略性的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對全世界造成巨大損害;民主國家之間需要結盟和採取有效行動抗衡專制體制,其中民主台灣的角色至關重要。
-
立陶宛企業遭中共打壓 歐盟批准40億元援助
2022-04-28 16:45:20立陶宛去年(2021年)允許台灣在當地設立「台灣代表處」,中共因此打壓立陶宛的企業,甚至要求第三國的公司不要與立陶宛做生意。為此,歐盟在當地時間26日,批准約1.3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40億元的撥款計畫,援助受中共限制的立陶宛企業。這項計畫適用範圍包括金融、農業、林業和漁業等,幫助這些企業調整業務活動,適應新的市場形勢,歐盟聲明表示,這計畫是必要、適當和相稱的。
-
無懼中共威脅 法議員訪立法院堅決挺台
2022-06-10 14:11:54由法國參議院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葛里歐率領的訪團,今天(10日)上午來到立法院參訪,並接受院長游錫堃的款宴。午宴前,游錫堃代表台灣國會,感謝葛里歐為台法雙邊友好關係帶來的貢獻,葛里歐也表達在中共威脅下,法國堅決挺台的決心。
-
法德義領袖抵基輔 馬克宏:向烏發出團結訊息
2022-06-16 20:40:21再來關心,烏東戰況告急,俄羅斯軍隊兵分九路攻擊盧甘斯克,今天上午,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與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從波蘭搭火車抵達基輔。馬克宏表示,這次訪問是要向烏克蘭發出團結訊息。不過有消息指出,3位領袖剛抵基輔不久後,當地突然空襲警報大作,氣氛緊張。
-
印度總理莫迪訪歐行 首站抵柏林會德總理蕭茲
2022-05-02 21:49:11帶您關心,印度總理莫迪週一(2日)展開了他的歐洲訪行,將前往德國、丹麥以及法國。首站抵達了德國柏林,並與德國總理蕭茲碰面,雙方將舉行首次會晤,共同主持印度-德國政府協商會議(IGC),廣泛加強兩國政府的合作機會,也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全球事務交換意見,而印度在烏俄局勢中的立場也受到外界關注。隔天莫迪將前往丹麥與北歐領導人舉行會談,並在週三回程前往法國巴黎,與成功連任的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除了要當面獻上祝賀,也要進一步定調討論下一階段印法戰略的夥伴關係。
-
馬克宏提前跛腳 執政聯盟失多數 恐釀政治危機
2022-06-20 22:09:12法國國會選舉第二輪投票在20日凌晨開票結束,執政聯盟沒有獲得絕對多數優勢,馬克宏也成為法國2000年選舉改革以來,第一位沒辦法單獨取得國會過半席次的現任總統。學者擔心,分裂國會將造成政治危機。法國籌組政府成了難題,政府發言人被問到總理柏納是否將留任時透露,柏納連任議員成功不是問題,目前暫時沒有解散國會的計畫。
-
歐洲多國祝賀馬克宏連任 未來五年挑戰多
2022-04-25 16:28:3324號,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擊敗老對手雷朋,取得連任。歐美領袖發文祝賀,法國媒體分析,接下來五年,馬克宏將面對法國的通膨和債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