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國開放國會論壇 台政府:同助極權下人民享民主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2 日訊】再來看到,亞洲首次,21國開放國會論壇(2日)在台北登場,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表示,期盼打造堅實的民主陣營。副總統賴清德指出,台灣希望與國際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一起對抗極權制度,並幫助仍被極權統治下的人民,也能享受民主人權的結果。
2021,開放國會論壇,2日在台北登場,21國政要齊聚,民主防衛前線台灣。
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堅實的民主陣營,共同強化民主的韌性。台灣位處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線。」
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游錫堃:「也和世界民主國家一樣,同遭威權政體的錯假訊息、網路攻擊、以商逼政、認知作戰等各種威脅。」
中華民國副總統 賴清德:「是一場民主主義對抗極權主義的聚會。(各國)不怕威脅也不遠千里而來,來到對抗極權制度、捍衛世界民主秩序的台灣。」
國會議長游錫堃表示,這場是亞洲地區開放國會相關會議中,參與國家最廣、國會議員最多,陣容最堅強的國際論壇。3月在台灣設置辦事處的美國國際民主協會會長表示,要讓台灣成為區域樞紐。
美國國際民主協會會長米德偉:「台灣加油!」「(台灣已是)亞洲乃至世界的人權民主燈塔。我們不只支持台灣的民主,也要讓台灣成為這區域的樞紐,連結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連結,讓民主國家可以更團結。」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賀詞表示,台灣經歷3次政黨輪替,才打造出符合台灣實情的民主制度,「民主精神已深植台灣民心」;美國眾議長佩洛西賀詞稱,美國繼續與台灣站在一起,堅定不移捍衛台灣人民的自由、安全和人權,強化彼此牢不可破的關係。
副總統賴清德認為,2014年太陽花學生運動佔領國會,阻止通過社會反對的與中共協議,這將台灣推向開放政府、開放國會的重大方向。
中華民國副總統 賴清德:「(台灣希望)跟國際社會一起努力幫助,目前仍然受到極權統治下的人民,也能享受民主人權的結果。台灣也非常希望能夠跟國際社會,建立更緊密更具韌性的夥伴關係,一起對抗極權制度,讓世界秩序能夠永續和平的發展。」
總統蔡英文說,立法院2021年推出開放國會行動方案,行政院啟動開放政府行動方案,一步步打下堅實基礎,為了加入開放國家聯盟(OGP)。國會議長游錫堃表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以「非OGP(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會員國」身分,在疫情下舉辦「開放國會論壇」的國家,證明台灣追求自由民主的堅強意志與決心。
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游錫堃:「人民是國家的目的,台灣是法治社會,當國會更公開透明,公民資訊取得更加簡單容易,人民就會更有機會透過參與立法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劉姿吟 張東旭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相關新聞
-
21國開放國會論壇 台政府:造堅實民主陣營.同抗極權
2021-12-02 22:11:09再來看到,亞洲首次,21國開放國會論壇(2日)在台北登場,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表示,期盼打造堅實的民主陣營。副總統賴清德指出,台灣希望與國際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一起對抗極權制度,並幫助仍被極權統治下的人民,也能享受民主人權的結果。
-
在台談遭中共制裁 米德偉:凸顯中共本質
2021-12-02 16:06:28開放國會論壇今天(2日)登場,立法院長游錫堃和美國國際民主協會會長米德偉在場外受訪,被媒體問到兩人同樣因為支持自由民主,遭中共制裁,米德偉表示,中共制裁更凸顯它的本質。
-
游錫堃:民主版圖萎縮 台願助威權國家人民享自由
2021-12-02 11:16:58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說,全球民主版圖正在萎縮,如何力挽狂瀾,已成民主同盟國家共同的課題,台灣會盡力幫助威權體制國家統治下的人民同享自由。
-
蔡英文.賴清德齊籲團結:守護台灣主權和民主
2022-04-16 21:17:01總統蔡英文今天(16)錄製「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致詞影片,提到國際民主國家關注烏克蘭局勢時,也很關心台灣,蔡英文說台灣的立場就是堅持守護主權與民主。而副總統賴清德也表示,台灣要團結守護主權,確保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決定,避免台灣成為第二個烏克蘭。
-
總統:沒有外在壓力可影響台灣對民主人權承諾
2021-12-14 10:16:32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台灣9月申請加入CPTPP,展現台灣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承諾,台灣盼能作出貢獻;沒有任何外在壓力可以影響台灣對民主及人權的承諾,台灣會持續與夥伴合作,保護台灣珍視的價值及制度。
-
裴洛西:美國與台灣同在 致力維護自由安全與人權
2021-12-02 13:17:23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今天表示,美國繼續與台灣同在,堅定不移、致力維護台灣人民的自由、安全和人權。台美努力深化聯繫之際,美國國會也盼能促進美國、台灣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和平與進步。
-
蔡總統:面對威權主義擴張 要打造堅實民主陣營
2021-12-02 10:52:07總統蔡英文今天說,面對國際情勢快速變化,威權主義持續擴張,目標就是打造堅實的民主陣營,共同強化民主韌性;台灣位處民主防線的最前線,願意跟所有民主夥伴一起捍衛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
-
追思先行者張清溪教授 總統與立法、考試院長親致意
2022-01-27 16:17:08被譽為「全台灣經濟學老師」,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張清溪辭世,今天上午(27日)舉辦告別式,包括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游錫堃、考試院長黃榮村等多名部會首長、還有多位學術機構首長、前中央政府高層與政商、教育界好友,都來送張清溪教授最後一程,張教授的遺孀《大紀元時報》在台發行人曹慧玲女士表示,張老師為公眾福祉,無所畏懼的仗義執言,後人沒有理由悲傷,應該要珍惜張清溪教授留下的機緣。
-
安倍挺台言論日政壇發酵 中共召大使跳腳無用
2021-12-02 13:40:27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昨天(1日)受國策研究院邀請發表演說,他表示如果台灣遭受攻擊,「台灣有事」將等同日美同盟有事。雖然中共表達不滿,還召見日本大使,不過安倍的發言持續在日本政壇發酵,多位議員也轉發演說支持。
-
自民黨總裁候選人高市早苗:盼見蔡英文.促進台日關係
2021-09-15 13:48:08日本自民黨總裁改選,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是唯一女性參選人,已獲得前首相安倍晉三力挺,高市早苗14日接受日本媒體訪問,她表示很想見台灣總統蔡英文,促進台灣和日本合作關係。
-
法學者:台灣為世界上的課 讓中共無法容忍
2021-10-11 22:42:16法媒近日密切關注台灣,深入分析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與參議員訪台。世界報說台灣與中國從未如此遙遠;學者說,台灣為世界上的課讓中國無法容忍,西方對支持台灣已不再猶豫。
-
台灣選手羅維銘紐約超馬奪銀 人字拖跑5000公里
2021-10-30 15:17:48台灣超馬選手羅維銘,跑完第25屆「紐約超級馬拉松」全程,成為25年來,成功挑戰這項賽事的首位亞洲選手,並獲得亞軍殊榮。
-
安倍:讓台灣崛起守護世界.台美日全域安全合作
2021-12-14 15:03:11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兩週內第二次連線台灣發表演說,他在週二(14日)遠景基金會「台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上表示,崛起的台灣、更強勁、更傲人的台灣將成為共享價值的堅強守護者,這符合世界最佳利益。他還說,台灣毫無疑問符合CPTPP資格,台美日要展開全領域安全合作、建構能力。中華民國外交部(14日)感謝並表示,將與理念相近國家,為全球新世代的民主前景,奠定更深厚穩固的根基。
-
瑞典議員團訪總統府:抵禦共同敵.世界齊挺台
2022-04-13 08:22:37瑞典議員訪問團,週二(12日)晉見中華民國正副總統。團長讚揚台灣是對岸十幾億人的閃亮典範,強調此行展現議員們的決心,保衛台灣的生存與主權。總統蔡英文重申「歐洲鏈結計畫」,合作打造具有韌性的民主同盟陣線。
-
重申蔡4堅持是事實 賴清德:台灣樂見中國民主化
2021-11-08 21:49:43副總統賴清德,昨天(7)應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基金會邀請,發表錄影演說,以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外交新局面為題目,提出四個報告,包括台灣不畏中共威脅,堅持民主自由,以及樂見中國民主化,同時指出,美台灣關係越來越好,「美國挺台灣,台灣也會挺美國。」
-
總統見波海三國訪團 立陶宛議員:友台政策民意支持
2021-11-29 21:06:17焦點話題來看到,今天(29日)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波海三國的國會議員訪問團。在致詞時,除了表示願意和歐洲朋友共同捍衛民主,也期待跟各國在各領域有更多合作。而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代表訪團致詞時,則表示,立陶宛政府的友台政策,在社會獲得了廣大民意的支持。
-
蔡英文盼重大政策不出現變數 賴清德:爭擾落幕為台灣開大門
2021-12-18 15:55:05公投投票今(18)日登場,總統蔡英文一早就到新北市永和投票,強調四個四題攸關台灣重大政策執行,也把握機會向民眾催票,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分別在台南和樹林完成投票。
-
傳賴清德代蔡總統出訪宏都拉斯 是否過境美國受矚
2022-01-13 13:28:43中華民國在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1月27日將舉行總統就職典禮。總統蔡英文已經正式獲邀,傳聞可能委派副總統賴清德出訪。總統府發言人昨天(12日)表示,人選與規劃如果有定案,會適時對外說明。
-
與蔡總統視訊 高市早苗:日本應助台灣加入CPTPP
2021-09-21 13:36:23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昨天以蔡總統視訊,就區域安全和半導體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這是歷屆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第一次有候選人在競選期間與台灣執政黨主席會談。高市早苗今天上午主動刊出視訊影片,她還強調,日本應該協助台灣加入CPTPP。
-
總統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 賴清德同步聲援
2022-02-24 11:53:25俄烏情勢緊張,總統蔡英文今天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鼓勵有關各方理性和平解決爭端。她強調,政府將採取措施加強軍事準備和對抗認知戰,同時確保經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