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理不接受外長請辭 續推歐盟制裁白俄羅斯

國營企業「立陶宛鐵路公司」遭揭露持續與被美國強力制裁的「白俄羅斯鉀肥」往來,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等官員近日請辭,以示為「政府形象受損」負責,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圖)今天宣布不接受請辭。資料照(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5 日訊】國營企業「立陶宛鐵路公司」遭揭露持續與被美國強力制裁的「白俄羅斯鉀肥」往來,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等官員近日請辭,以示為「政府形象受損」負責,總理席莫尼特今天宣布不接受請辭。

她說,她感謝兩名內閣官員願意承擔,但她無法應允,主要原因包括請辭無助解決問題、政府尚未就如何以風險最低的方式解決爭議取得共識。

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指出,她不會將辭呈遞交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今天晚間也已說服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等人留任。她希望至明年1月31日前,立陶宛各利害相關方都能提出足以解決爭議,同時確保國家安全利益、財務損失可降至最低的方案。

「我非常嚴肅、真誠地看待自己的個人責任,也對自己的責任有徹底認知」,席莫尼特說,但現況是國會沒有其他多數黨能扛起領導立陶宛的重任。有鑑於地緣政治情勢持續惡化,以及疫情和非法移民危機未歇,政府此時讓國家陷於不確定,將是不負責任;無論是嘗試重新組成執政聯盟,或是宣布重大人事異動,都勢必造成動盪。

大型鉀肥生產商、國營企業白俄羅斯鉀肥(Belaruskali)全球市占近20%,是白俄羅斯強人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政權的重要財富來源,美國於8月宣布制裁,經4個月寬限期,制裁於本月8日生效。

立陶宛在國際場域一向極力推動有效制裁獨裁者魯卡申柯,另也提供白俄羅斯異議人士政治庇護。不過,立陶宛媒體近日揭露,國營鐵路公司持續提供白俄羅斯鉀肥運輸服務,甚至在11月提前收下未來2至3個月的款項,推動「價值觀外交」的藍斯柏吉斯因此遭批言行不一,與交通部長思庫歐迪司(Marius Skuodis)一同請辭。

儘管部會首長否認了解白俄羅斯鉀肥與立陶宛鐵路公司的來往狀況,媒體深入調查後發現,從總統辦公室、席莫尼特以降,相關官員或多或少都「知情」。執政聯盟主張外界僅掌握片面資訊,但威信已大受打擊並陷入上任一年以來最嚴重政治危機;早已就邊境非法移民問題、政府對台與對中作為屢屢開砲的在野陣營,也樂得借題發揮。

席莫尼特今天在當地時間晚上10時許發布聲明表示,儘管執政一年以來遭遇許多困難,政府已成功落實多項政策,成就斐然。不過,政府未能快速、清楚說明每一項決策,白俄羅斯鉀肥爭議即起源於歐盟與美國的政策不一,導致立陶宛鐵路公司是否能提供服務引發爭論。

席莫尼特強調,政府一向支持、也積極尋求制裁魯卡申柯政權,從未尋求將特定產品或實體自制裁清單移除,「即使因此必須放棄特定商業關係,也在所不惜」。

她指出,外界宣稱政府曾不計代價、企圖讓立陶宛能繼續運輸白俄羅斯鉀肥尚未被列入歐盟制裁清單的產品,這是不實指控。美國宣布制裁白俄羅斯鉀肥後,相關措施是否直接適用立陶宛實體,並不明確,但間接效果確實可能發生,因此從一開始,政府的首要任務即是找到風險最低的方式,以結束國營鐵路公司與白俄羅斯鉀肥的商業關係。

席莫尼特表示,公部門曾提供立陶宛鐵路公司應對制裁的建議,但未能取得共識。她承認這造成政府及立陶宛的國家聲譽受損,她對此深感遺憾。

她提到,政府將持續向歐盟要求擴大制裁魯卡申柯政權,並將努力與美國制裁同步。她說,外界宣稱戰略夥伴對立陶宛失望,她沒有理由認同這樣的說法,也不清楚相關說法的依據;立陶宛與美國、歐盟等夥伴的合作關係依然真誠、緊密。

白俄羅斯是內陸國、沒有港口,白俄羅斯鉀肥有95%出口依賴立陶宛鐵路網及海港克萊佩德(Klaipeda)運往海外。

立陶宛鐵路公司曾評估,若在明年1月終結與白俄羅斯鉀肥的商業關係,考量白俄羅斯石油、氮氣等產品的轉運業務已陷入停擺,俄羅斯經立陶宛出口的金屬產品等也減少,公司每年營收損失可達6000萬至7000萬歐元。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