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目標由外轉內?習近平1號軍令重大變化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06 日訊】中共內部政治緊張,週二,習近平照往年慣例發出了軍委2022年1號命令,但命令與前兩年相比發生顯著變化,分析認為,這一次,突出的是保中共二十大,重在內部鬥爭。
1月4日,習近平簽署了中央軍委2022年1號命令,發布開訓動員令。這是中共自2018年起正式施行新修訂的軍訓條例後,每年年初的慣例。
然而,外界發現,此次的1號軍令與前兩年相比,發生很大變化。往年強調的「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指示」。今年還多了一句話,是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專家 蘇紫雲:「習近平在三連的情況之下,竟然沒有強調習近平的強軍思想,而是以黨中央的組織來做一個重點。那也反映出中共內部可能有比較激烈的一些派系的問題。中共向來就是強調就是槍桿子出政權,所以抓住軍、抓住槍桿子就是一個重點。」
分析認為,這代表2022年中共軍隊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對外,而是對內。準確地說,要確保習近平在二十大連任成功。這也是此次軍令中提到的,所謂2022年新的「鬥爭形勢變化」。今年中共軍隊的主要目標不再是「強軍」,而是有新的「指示」。
外界還發現,今年的軍令,內容縮水不少。比起前兩年標準的6段、6句話,今年只有2段、2句話。分析認為,這代表軍隊基本已經在習近平的掌控下,因此習近平不用再像過往一項多費唇舌打造形象,而是要突出「指示」。
專家表示,習近平在軍隊的掌控,也反映在許多軍事將領的換降,為了在派系鬥爭中勝出,習近平希望找到能信任的人。而在台海局勢緊張下,最近,中共東部戰區的人事異動最為受關注。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軍事專家 李正修:「目前這個東部戰區是專門負責對台作戰的這樣一個重要的戰區。可是實際上在兩岸還沒有升高到這個軍事對抗的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軍事將領的任命,基本上還是以效忠中共領導人為一個考核重心。尤其是你是否是我的人馬,而不是我前朝人馬,這樣的一個考量來做盤算的。」
分析認為,2022年,中共領導人將軍隊目標轉向內部,時刻準備向內部敵人開火。今年1號軍令是二十大前對反習派的一個警告,也反映了中共高層的擔憂。
新唐人記者 王愉賀 駱亞 宇薇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中共兩會 習近平促軍方「抓緊備戰打仗」
2022-03-09 13:21:42目前正值烏、俄開戰的敏感時期,習近平3月7日出席中共人大軍方代表團會議時,敦促軍方「抓緊備戰打仗」,引起外界對台海緊張局勢的關注。
-
黨媒提議「選拔領導人」對習近平暗示什麼?
2022-04-26 22:21:34今年秋季的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能否連任,有沒有提前安排所謂的接班人,都受到關注。近日,有中共背景的媒體放出風聲,提議要「選拔接班人」,引人揣測。
-
中共加速軍力擴張 軍費增幅創3年新高
2022-03-08 17:15:59根據北京最近公布的信息,今年中共的國防預算高達1.45萬億元人民幣,年度增長7.1%,是2019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外界分析,中共加速提升軍力,根本意圖是改變全球軍力平衡,影響國際政治版圖,而其短期目標之一是針對臺灣。
-
疫情封控和烏俄戰重挫全球化 中國加速封閉
2022-05-04 16:45:25當前,中共治下的中國,正面臨著國內國外的全方位危機。專家表示,中共二十大權力爭奪下的封控,加上俄烏戰爭,都在加速著中共遠離世界體系。
-
習近平兩大軍隊人事任命 分別指向江曾地盤
2022-04-07 13:21:42隨著中共二十大臨近,習近平方面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人事調動。輿論認為,最近對江西省的兩次人事安排,可以看出習近平是在防禦江澤民、曾慶紅派系的搗亂,削弱對手。
-
孫力軍案續發酵 評論分析中共權力分配對決激烈
2022-01-13 13:34:03近日中共公安部,再度點名去年被雙開的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觀察人士認為,中共當局再提清洗孫力軍勢力,顯示習近平要藉機敲打對手,來為二十大的權力爭奪開路。
-
新報告:疫情下 中共迫害法輪功嚴重加劇|中國一分鐘
2022-05-11 21:32:00「法輪大法信息中心」發布一份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兩年來,Covid-19病毒大流行期間,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急劇加重;在中共迫害法輪功23年後的今天,數以百萬計的法輪功修煉者仍然面臨著任意拘留、酷刑和在拘禁期間死亡的風險。
-
防共軍「斬首作戰」 傳海龍蛙兵進駐淡水河
2022-03-22 10:02:17俄烏戰爭,烏克蘭首都基輔成了俄軍攻擊標的,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傳出國防部重新評估情勢,打算將海龍蛙兵全營調回本島,針對共軍可能攻台的水陸通道進行防堵,對此,國防部沒有正面回應,只說有助於防衛作戰的作為都會評估。另外,國防部今天表示,共軍漸漸加大對台「實戰化」針對性演訓,近期更以民航機侵擾馬祖等外島,用灰色地帶行動,試探國軍應對能力並增加空防壓力。
-
烏克蘭外長與王毅通話 學者析「中共尷尬角色!」
2022-03-02 22:28:16中共黨媒1日報導,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與中共外長王毅通話,期待中共斡旋俄羅斯停火。王毅在通話中表示,對烏俄爆發衝突感到痛惜,但絕口不提入侵二字。中華民國國防部智庫學者 蘇紫雲分析,中共正處於尷尬狀態,因為一方面,烏克蘭是中共現代化武器的最大來源,但另一方面,中共又和俄羅斯存在戰略上的合作關係。
-
拜習18日將通話 警告中共援俄須付代價
2022-03-18 09:06:00再來聚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今天將進入第23天,中共在戰爭中的角色受到關注,白宮宣佈,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共黨魁習近平,將在3月18日通電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拜登將會和習近平表明,中共將為支持俄羅斯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責任,他們將毫不猶豫讓中共付出代價」。我們華府記者陶明,有更多說明。
-
官員示警金馬離島或遭侵 學者:中共政治自殺
2022-04-19 13:29:40烏俄戰火未停,外界也高度關注台海安全,有平面媒體引述台灣官員分析,認為中共在二十大後,為了轉移境內壓力,很可能圖謀攻佔台灣軍方控制的金門等離島。對此,學者蘇紫雲認為,中共如果這麼做,形同「政治自殺」,難逃國際制裁。另外,專家王智盛也提到,2020年美國時任AIT處長酈英傑到金門紀念823,這也是對中共一個清晰的威懾。
-
中共封殺自家「國歌」輿論嘲諷
2022-04-20 09:31:14連日來,中國網友占領一些熱搜話題,批評中共的種種倒行逆施。為了應對沸騰的民怨,中共連續封殺多個熱搜話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曾說的「偷著樂」以及中共國歌的第一句歌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也遭到封殺。這不是中共第一次封殺國歌內容。2020年湖北武漢爆發疫情初期,豆瓣也封殺了同一句國歌歌詞。彭博社專欄作家高燦鳴在推特分享這一訊息,並寫到「中共的愛國主義真是「棘手的平衡」。
-
中共怕被扔下大海? 習近平博鰲談話曝黨焦慮
2022-04-22 11:08:28歡迎回來,4月21日中共在海南舉行博鰲論壇,習近平在開幕式上喊出,把誰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分析指出,這體現中共怕被國際社會拋棄、成為國際孤兒的不安。
-
日媒:俄烏衝突中共置若罔聞 難以獲得全球信任
2022-03-03 21:22:44中共向來聲稱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共至今並未嚴正表態。有日媒分析,全球都在拭目以待中共制止俄羅斯的能耐,若中共持續置若罔聞,難以獲得舉世信任。
-
外媒指美情資助烏擊沉俄船 共媒對烏克蘭變調
2022-05-06 13:32:57在歐盟提出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後,中共官媒突然正面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一天,美國媒體NBC首次披露,美國提供情報,協助烏克蘭擊沉了莫斯科號。美國紐約時報4日也報導了美國在協助烏克蘭擊殺俄軍將領的作用,對此,五角大廈發言人柯比說,美方機構「不提供高級軍方領導人在戰場位置的情資,或參與烏克蘭軍方的目標決策」。
-
中國大連港到歐洲鐵路出口驟降 中共一帶一路受挫
2022-04-06 16:13:44原本烏克蘭是中共「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橋頭堡,但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西方國家的制裁正在衝擊中共向歐洲輸送更多出口產品。外媒《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歐之間倡議的「一帶一路」項目來說,是個沉重打擊。
-
防疫恐涉高層內鬥 習調兵進駐上海
2022-04-15 16:21:11中共封城重挫中國的經濟,有大量官員用「躺平」的方式消極對抗「動態清零」,怎麼解讀這場表面防疫,背後的政治角力。記者王愉賀有更多說明。
-
面對黨內外激烈反對 習為何堅持「清零」?
2022-04-28 11:29:44中共強制「清零」政策,引發民怨沸騰,中共黨內也出現了批評聲音,官媒抨擊「一刀切」防疫,國務院也試圖放寬防疫政策,顯示出中共高層激烈的內鬥。但習當局有可能讓步嗎?我們連線記者王愉賀,請她介紹。
-
遼寧號艦群穿宮古海峽進太平洋 日台緊盯掌握
2022-05-03 20:56:46日本防衛省公布中共軍艦動態,2日中共遼寧號等八艘軍艦,穿越宮古海峽前往西太平洋,台灣也有漁船回報在釣魚島海域,目擊中共艦隊。對於中共航艦動態,中華民國國防部表示,國軍全程掌握,狀況正常。
-
中俄「抱團取暖」白宮、北約發警告 布林肯將續抗共
2022-02-22 20:07:58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中俄兩國元首在北京舉行會晤,被指是「抱團取暖」。不過雙方聯合聲明避談烏俄局勢,對此,北約秘書長對中俄密切互動表達關切,白宮也警告中共,烏俄衝突將影響中國的全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