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衛星影像顯示中共在不丹邊境加速構工

衛星影像顯示,中共在與不丹接壤的邊境加快修建房舍等設施,6處構工據點的建物超過200座,且不乏兩層樓的房舍。由於位置鄰近印度戰略要地,國防消息人士正密切關注。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13 日訊】衛星影像顯示,中國在與不丹接壤的邊境加快修建房舍等設施,6處構工據點的建物超過200座,且不乏兩層樓的房舍。由於位置鄰近印度戰略要地,國防消息人士正密切關注。
據美國數據分析公司鷹眼360(HawkEye 360)提供給路透社的影像分析,同時配合另兩名專家對比,清楚顯現中國最近在不丹邊境沿線的建設。
鷹眼360負責這次作業的主任畢格斯(Chris Biggers)表示,根據衛星圖像公司Capella Space和Planet Labs 提供的素材,自2020年初以來,中國在不丹西部邊境沿線部分據點展開構工,一開始是修路和清理區域。
畢格斯表示,中國在2021年加速於兩國邊境構工,小型建築陸續出現,有些是兩層樓高,可能是為容納設備和用品,接著是打地基、然後修築建物。
他說:「2021年是加快建設的時期。」
另外兩名專家表示,這6處據點似乎都位在中國與不丹約110平方公里的邊界爭議地區,當地相當荒蕪。
不丹外交部拒絕對此評論,僅回應路透社「不公開談論邊界問題是該國政策」。
專家和一位印度國防消息人士表示,這一建設顯示中國決心透過將其野心具體化來解決邊界主張。
中國外交部則回應,相關建築完全是為改善當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並稱「在自己領土上進行正常建設活動,是中國主權內部的事務」。
其中兩位專家表示,這些村莊能為北京提供戰略價值。新建築距離印度、不丹和中國邊界交界處的洞朗(Doklam)地區9至27公里,2017年中印軍隊在當地對峙兩個多月。
一位專家和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表示,這些邊境建設能使中國擴大掌控並監測這片廣大地區,並可能利用這些地點來建立國防安全相關設施。
印度外交部也沒有回應路透社詢問。
人口不到80萬的不丹,近40年來持續與北京協商,尋求解決彼此477公里邊界的爭端。對不丹而言,問題不僅在於領土完整,更在於會否對印度帶來潛在安全影響。印度是不丹的主要盟友和經濟夥伴。
不丹外交部表示,不丹與中國在2021年4月的最新一輪邊界談判中已同意加快解決其分歧,但拒絕討論相關細節。
控制偏遠的洞朗高原,可讓中國有更多機會進入毗鄰的「雞脖子」地區,這段狹長走廊是印度連結自家東北部之用,極具戰略意義。
印度一名國防消息人士稱,印度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在邊界沿線的建設。由於事涉敏感,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姓名。
畢格斯說衛星影像顯示,印度和不丹都沒在當地對中國的建築活動有所回應。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魯瑟(Nathan Ruser)說,對兩國來說,在此處對抗中國將是一大挑戰。
他說:「針對這些中國建設所採取的任何行動,都必然使平民百姓限於危險之中。這使得印度和不丹在面對中國侵占爭議領土時,難以反制。」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邊境流血衝突後 王毅低調訪問印度
2022-03-25 19:45:01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今天在新德里會唔了低調來訪的中國對等官員王毅,這是中國外交部長在兩國於2020年發生邊境流血衝突後第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
-
印度瑞辛納對話 與會者關切台海局勢多人挺台
2022-04-28 14:15:43印度政府與智庫合辦的「瑞辛納對話」本週舉行3天,出席的台灣學者沈明室表示,許多與會政要、學者與專家關心俄烏戰爭對台灣海峽安全的連帶影響,多人公開力挺台灣。
-
美司令:F-35與殲20已在東海遭遇過
2022-03-17 16:19:48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維巴赫透露,美軍的F-35戰機已與中國的殲20「遭遇」過至少一次,還說空警500預警機扮演共軍遠距空戰獵殺鏈的關鍵要角。
-
陸廠留不住台系大將 專家:中國半導體面臨瓶頸
2022-03-22 16:14:00中國大陸挖角的台系半導體大將接連離職,聯電前副董事長孫世偉也傳出離開武漢新芯。產業研究專家表示,這反映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面臨瓶頸,讓指標性大將選擇離去。
-
趁俄烏戰重拉朋友圈?王毅訪印度前禍從口出
2022-03-25 23:06:07正當國際關注俄烏戰爭之際,中共外長王毅卻突然造訪印度,這是中印爆發邊界衝突造成雙方士兵喪生後的首次最高級別官員訪問。但在王毅去之前,印度外交部對他公開點名斥責,因為他一番關於喀什米爾發表的言論惹惱了印度。新德里聲明批評中共對該問題無權置喙,這也為王毅的印度行帶來更多變數。
-
台灣鳳梨外銷成功轉移市場 不再仰賴中國
2022-04-06 16:14:31台南市今天又一批共13.65公噸的鳳梨外銷日本。統計今年截至3月底外銷市場已達9805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2%,顯示鳳梨外銷已成功轉移市場,不再仰賴中國大陸。
-
日媒:莫斯科號遭擊沉 衝擊中共遼寧艦攻台戰略
2022-04-20 14:34:20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據信遭烏克蘭以反艦飛彈擊中沉沒。日媒指出,由舊蘇聯航艦改裝的中國航艦遼寧號,裝甲可能與莫斯科號同樣容易被飛彈擊沉,衝擊中國攻台戰略。
-
中共漠視俄羅斯侵略 烏克蘭學者覺醒嗆等著瞧
2022-04-11 16:38:30中共布局一帶一路倡議,烏克蘭曾聲稱,要成為中國投資歐洲的橋樑,不過俄羅斯揮軍入侵中共從未嚴正譴責,烏克蘭智庫學者表示,當地民眾感到失望,並改變對一帶一路的態度,揚言等著瞧。
-
俄烏戰效應 專家:企業該為撤離中國做準備了
2022-03-25 16:58:19侵烏戰爭下,跨國企業大規模抵制、撤出俄國市場,為商業與地緣政治的關係畫下分水嶺。企業決策者和專家們開始探討如何因應下一場可能的大撤退:抵制中國。
-
俄侵烏給中共教訓:可預見將來 迫台統一辦不到
2022-04-11 16:54:24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中國可能武力犯台的諸多討論。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7日報導,這場戰爭給中國諸多教訓,當中包括可預見的將來,強迫台灣與中國統一是辦不到的。
-
中國大連港到歐洲鐵路出口驟降 中共一帶一路受挫
2022-04-06 16:13:44原本烏克蘭是中共「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橋頭堡,但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西方國家的制裁正在衝擊中共向歐洲輸送更多出口產品。外媒《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歐之間倡議的「一帶一路」項目來說,是個沉重打擊。
-
若中企賣俄晶片 美將嚴懲讓它們「實質上倒閉」
2022-03-24 16:20:24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今天表示,如果中國公司對俄羅斯出售以美國技術製造的半導體,美國「絕對」會實施可能「實質上讓它們倒閉」的出口管控。
-
6旬婦煉法輪功被酷刑致死 美議員譴責中共
2022-03-31 16:57:04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29日公開譴責中共,對一名66歲女性法輪功學員實行殘忍迫害。據明慧網報導,這名法輪功學員叫做季雲芝,被迫害致死前,家人都沒辦法見到最後一面,內蒙古赤峰市公安局還動用大量的警力,嚴控季雲芝的遺體。季雲芝的兒子人已經在美國,在一場圓桌會議上,指控中共侵犯人權的暴行。
-
曹興誠主張兩國論 籲台灣應全民皆兵從認知戰開始
2022-03-31 21:27:18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近來大力鼓吹兩國論,他今天進一步表示,台灣要培養尚武精神,全民皆兵,以認知戰開始,要清楚認知,「它(中國大陸)就是敵國,要消滅我們,我們不要被分化」。
-
中共下令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 外交部籲國際聲援
2022-02-10 14:35:11中共因不滿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近期宣布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外交部今天表示,嚴厲譴責中共針對立國經濟制裁的霸凌作為,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支持立陶宛。
-
德學者:歐中峰會立場相左 中共構成安全風險
2022-04-02 21:36:41歐盟與中國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下1日召開峰會。德國智庫學者分析,雙方在峰會上意見相左,凸顯民主與獨裁體制的競爭,與俄國結盟的中國已對歐洲安全構成風險。
-
外資撤離中國規模創紀錄 美媒析三大因素
2022-04-27 17:10:43根據CNN報導,由於中國政治和商業的雙重風險升溫,再加上其它國家利率上升,海外投資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撤離中國。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顯示,中國3月外資流失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120億元),創歷史新高,流出中國的資金包括112億美元債券,其餘則為股票。
-
陳南光:烏俄戰恐加速數位人民幣推廣 台灣注意3威脅
2022-04-14 16:23:27央行副總裁陳南光說,烏俄戰可能導致中國加速推廣數位人民幣,未來台灣要注意數位人民幣對台灣的外溢效應、中國若推動兩岸貿易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影響性,及中國若對台灣發動制裁,凍結台灣人民幣資產的衝擊等3大潛在威脅。
-
外交部駁斥學者投書 提醒注意中共認知作戰
2022-04-19 11:28:42外交部今天發布新聞稿駁斥學者投書。外交部表示,投書內容指美國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日前率團訪台,期間訪團曾警告台灣不要挑釁中國;學者錯誤引述及扭曲美國議員發言,與事實根本不符。
-
中國大陸人販子猖獗 阜陽一地兩個月失蹤91人
2022-03-04 16:59:43徐州「鐵鏈女」事件,讓販賣人口,成為2022年中國大陸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更多罪惡被相繼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