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還能再加零?陳時中: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18 日訊】台灣疫情持續延燒沒有緩和,多縣市也出現相關個案,面對Omicron迅速蔓延,台灣是否還能回到完全加零的狀態,陳時中回應,對病毒共存要做心理準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現在我們做得就是一個多層次的防疫,從邊境、跟社區的管理,那從個人打疫苗,到我們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做得越好,那就越會有清零的可能,那但是以現在的一個大量傳播情況,那與病毒共存,這是一個說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之下,那我們大家也有做這樣的一些準備,大家也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不過現在還是要力行多層次的防疫,力求清零。」
陳時中說有人喊病毒共存,有人見到一個確診就全面封殺,指揮中心則是採取中庸態度,有多少證據,辦多少事。並不會一家餐廳有人染疫,就禁止所有餐廳內用。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馨旻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居家隔離規定鬆綁 可共用衛浴、同住者同戶隔離
2022-04-06 14:49:33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即起鬆綁居家隔離規定,未來雖然維持「1人1室」原則,但只要適當清消就能與同住者共用衛浴,如果同住者都被匡列隔離,全家人可同戶隔離。
-
全台128校停課!下週將公布停課標準放寬
2022-04-07 13:05:39新聞首先來關心,台灣本土疫情持續,截至今天中午,已經連續五天單日確診破百例,到今天(7日)上午為止,全台已經有13個縣市,至少128所學校停課。先前的停課標準是,高中以下1班學生1人確診就全班停課,兩個班級確診就全校停課。不過對於這樣的標準,今天衛福部長陳時中鬆口說可能太嚴格了。指揮中心將與教育部開會檢討,下週定案。
-
美眾院通過挺台參與WHA 陳時中:非常感謝
2022-04-28 22:18:51再來看到,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法案,挺台取得WHA觀察員身分。今天(28日)台灣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非常感謝。不過,目前還不確定台灣是否能獲邀參與,並且陳時中是否會出席,也在衡量中。
-
陳時中:台疫情低於韓紐港 不可能清零仍積極守好
2022-04-07 19:41:05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灣COVID-19發生率與死亡率低於韓國、紐西蘭與香港,但他也坦言現在不可能清零,疫情一定會來,但仍要積極控制守好。
-
連四天確診百例?陳時中下午臨時開記者會
2022-04-04 12:56:42新聞開始先來關心,清明連假期間,指揮中心原訂如果沒有超過百例確診,就不會召開記者會。不過今天(4日)上午指揮中心臨時宣布,下午兩點將召開疫情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是否連續四天都突破百例,指揮中心下午將有最新說明。
-
染疫輕症居家照護指引出爐 出現4徵兆須送醫
2022-04-08 15:35:50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居家照護管理指引」,明訂小於65歲、無懷孕或洗腎的輕症個案可在家照護,可有條件與未確診者同住,一旦出現喘、悶、意識不清、皮膚發青須送醫。
-
下半年免罩免隔離?陳時中:防疫如爬梯下樓小心
2022-02-24 18:08:54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台灣將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戶外全面免口罩及入境免隔離須一步一步來,防疫好比爬樓梯,上去很辛苦,下樓要小心,才不怕摔跤。
-
陳時中:大規模停課影響受教權 下週檢討停課標準
2022-04-07 10:17:52COVID-19燒進校園,全台已有128校因而停課。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大規模停課會影響小孩的受教權,停課標準是否太嚴格,指揮中心將與教育部檢討,下週會定案。
-
桃園米迪幼兒園結案 本土7條傳播鏈持續監測
2022-03-25 19:54:5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延燒多時的米迪幼兒園結案,加上新增的新北科技廠、基隆警察群聚等3條源頭待釐清傳播鏈,國內累計7條傳播鏈監測中。
-
國台辦鼓吹清零批台灣 陳時中回:餓死比病死多
2022-04-28 11:33:24台灣進入新防疫模式,居家隔離3+4措施在昨天周三(27日)啟動。此外,防疫指揮中心宣布取消簡訊實聯制。台灣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中共國台辦卻開酸,對此,台灣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中共防疫模式下,正步入餓死比病死多的情況。
-
陳時中宣布基隆36萬人類普篩 台大教授三建議
2022-03-31 11:45:51再來聚焦台灣疫情,昨天(30日)新增56例本土確診個案,以基隆最多、也比較複雜。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親自視察基隆,指示針對基隆36萬人口實施類普篩。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認為,Omicron的傳播力比原始病毒株高3倍,想要透過類普篩阻斷傳播,就要做到3個重點,分別為篩檢一天內就要有結果、一週需要篩檢2至3次、民眾配合減少跨縣市活動。
-
台本土暴增83例創去年6月新高!大潭電廠52人、基隆再19確診
2022-03-28 18:14:5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7日)公布,國內新增2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3例本土個案及120例境外移入,其中本土個案是繼去年6月27日88例以來,最多的一天;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
指揮中心取消簡訊實聯制 快篩實名週四上路
2022-04-27 22:07:38進入新台灣防疫模式,居隔3+4措施昨天(26日)啟動,今天(27日)指揮中心也取消簡訊實聯制。防疫措施逐步放寬,中共國台辦卻開酸新台灣模式,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也正面回應。
-
首款唾液篩核准!陳時中不採用快篩取代PCR
2022-04-29 22:22:22歡迎回來。台灣快篩實名制上路後,不少人害怕用鼻咽採檢體,食藥署傍晚透過官網宣布,(29日)核准首款,由韓國製造的唾液快篩試劑專案輸入,這也成為第一款家用唾液快篩試劑。而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要直接把快篩陽性的人視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也提出不採用的三大理由,除了準確度,也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問題。
-
高登深夜宣布棄快篩標案 陳時中嘆氣另尋管道
2022-05-06 11:16:46國內快篩試劑供不應求,讓指揮中心緊急向22家廠商採購快篩試劑,但其中一間廠商「高登環球生醫」卻被在野黨質疑,資本額僅200萬,前身還是小吃店卻能承接合約,對此高登昨天深夜發聲明決定不參與投標,「希望國民黨能組團採購。」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時感嘆用影射性話語「不好」。一下子少了1700萬劑快篩,還得另外找。
-
陳時中:篩檢代替隔離方向確定.視疫情實施
2022-04-21 16:50:37來今天(21日)上午衛福部長陳時中,赴立法院備詢,媒體詢問未來以篩檢代替隔離是否納入航空機組員。對此陳時中表示,現在政策方向已確定,實施時間要看疫情決定。
-
本土+83 大潭電廠為大宗 或影響檢疫縮短政策
2022-03-28 11:18:33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台灣本土疫情,週日台灣的境外移入個案來到120例,而本土則新增83人確診,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高,其中桃園大潭電廠的群聚案就有52人染疫。而基隆警員與小吃店群聚案則增加19人確診,另外,還有新北6例、台東4例、高雄2例。指揮中心統計,今年本土病例共有932例,超過99%是輕症或無症狀。不過,被問到這波疫情是否會影響到「753」的邊境檢疫期縮短政策,指揮官陳時中說,有可能。
-
本土+56疫情散發 基隆已68例.陳時中宣布類普篩
2022-03-31 08:16:02新聞一開始,先帶您鎖定,台灣本土疫情升溫,今天(30日)新增有56例的本土個案,其中以基隆個案最多,並且疫情也比較複雜,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親自到基隆視察,指示基隆進行「類普篩」來防堵疫情。而目前台灣已經出現23條病毒序列不同的Omicron傳播鏈。此外,現在有19條傳播鏈不明來源,需要追查疫調。
-
居家隔離3+4今起實施!第四天篩陰可上班
2022-04-26 09:06:35鏡頭轉回台灣,指揮中心昨天(25日)下午,與各縣市及專家們,開會討論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的相關事宜,例行記者會被延後到傍晚6點才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今天起,被匡列為居家隔離者,實施3+4。目前已居家隔離的民眾,則會從週三開始開放自主防疫或解除隔離。配合防疫走向開放,疫調內容也將簡化。
-
多架運-20共機降上海 孫春蘭視察傳涉中共博弈
2022-04-04 13:22:57中國近日疫情再度多點爆發,據中共說法,今天(4日)公布的本土確診來到1萬3千多例,其中以上海最多,官方數據公布超過9千例,而中共還派出軍機、2千名共軍抵上海。4月3日晚間,有中國網友拍到「運-20」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的畫面,並且似乎不只一架。另外,中共副總理孫春蘭上週六(2日)趕往上海,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根據「大紀元」分析指出,此時臨近中共二十大,上海是中共政治高地,疫情處置結果會影響到一些關鍵人事布局。上海防疫措施到底是「動態清零」,還是張文宏等專家領導下的「與病毒共存」,這背後涉及中共高層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