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作物台灣藜紅了 台東農田變身紅寶石秘境

俗稱紅藜的原住民族傳統作物台灣藜,有「穀類中的紅寶石」美稱,近期台東栽植農田果穗陸續轉色變紅,猶如為大地披上色彩繽紛的地毯。(圖/農糧署東區分署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1 月 23 日訊】原住民傳統栽培作物台灣藜(俗稱紅藜),有「穀類中的紅寶石」美稱,近年因營養價值高重新受到重視;近期果穗陸續轉色,由綠黃轉成紅色,猶如為大地披上色彩繽紛的地毯。
台灣民眾近年重視食安議題與養生,紅藜具營養價值而受消費者青睞,原民部落掀起種植熱潮,與小米、樹豆同列台東的雜糧三寶之一。
農糧署東區分署發布新聞資料表示,台灣藜因為品種及種植時期不同,每年在1月開始成熟,果穗陸續轉色,由綠黃色轉成紅色,近年推廣用於營造花海景觀,可以見到各種不同顏色的地景,非常壯觀美麗。
最佳觀賞期從現在開始持續到4月,為東部的部落景觀點綴了艷麗色彩,民眾可安排欣賞紅藜花海之旅。
若3至5月間拜訪達仁鄉土坂村與安朔村、大武鄉大武村、太麻里鄉香蘭村,以及金峰鄉的壢坵村、賓茂村、嘉蘭村等地部落,均可看到大片色彩繽紛的台灣藜花海分布。
農糧署東區分署指出,除了好玩、好拍、好視覺外,台灣藜富含蛋白質及膳食纖維,還有許多機能性成分,可製作相關產品,包括麵食、能量棒、酵素飲品,另外跨足至生技產業,研發出台灣藜面膜、台灣藜香皂、養生膠囊等,兼享視覺與健康雙重饗宴。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造訪台東山林 尋找當地特色餐廳
2014-02-12 20:38:44台東除了自然的景色,當地的餐廳也具有特色,像是卑南族豐年祭時才吃的到的料理,「阿粨」,還有獲得不少獎項肯定的紅烏龍,跟著鏡頭,帶您嚐鮮。
-
東台灣原鄉小米 代代傳承部落文化
2013-02-20 20:31:33小米是原住民的主食,除了可以做阿拜(粽子)、甜點和小米糕外,還可以釀小米酒,是原住民豐年祭、婚宴和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但在文化衝擊下,近年 來已經漸漸被稻米所取代;在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的輔導推動下,台東金峰鄉歷坵部落發展有機小米耕作,希望讓原鄉部落文化能夠永續傳承。
-
部落圖騰為軸心 布農部落手作品吸引人
2014-06-17 20:17:07台東延平鄉布農園區,完整保留部落長老的織布技法,結合「彩虹」和「菱形」這兩個部落的幸運圖騰,製作出別緻的手作品。
-
「穀類紅寶石」紅藜 今年價格大減
2018-02-26 22:22:32過年期間,是台東紅藜的採收期,當地經常能看見整片火紅顏色的紅藜田。雖然今年紅藜價格不如以往,但還是有農民特別將紅藜做成各式食品,希望創造出更多附加價值。
-
原民風味餐 嘉蘭永久屋推出在地料理
2014-05-06 12:57:27看完義式美食後,來品嚐原民特色餐,這是八八風災重建居民所研發特製的餐點,包括「南瓜海鮮蒸蛋」、「照燒香料烤鯖魚」,採用台東嘉蘭村當地香料,吸引許多遊客前來。
-
原民文化 大武山生態教育館樂傳承
2012-10-22 20:40:26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淵遠流長,在台東金崙的「大武山生態教育館」內展示了許多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內,原住民部落的文化 和 日常生活用品工具等,讓參觀民眾可以就近了解當地社區部落文史,增進瞭解及尊重。
-
探索卑南遺址 史前文物風華再現
2013-02-01 20:22:28一個埋藏千年的卑南古老聚落,因為南迴鐵路台東新站的興建工程,意外地被發現。這個史前遺址文物,典藏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內,豐富多樣的文化和自然資產,陳述著三萬年來,人類原始的生活面貌。
-
小米酒重要引子 家族10頃土改種「紅藜」
2017-05-15 21:35:05紅藜可以說是近年來興起養生風最夯的食物,除了營養價值高外,很少人知道它其實是製作小米酒的重要引子,同特也直接影響著豐年祭,家住屏東縣三地門鄉的張誌紜,為了延續老奶奶種紅藜的堅持,於是號召全家族,把10幾頃的土地,全部改種紅藜。
-
探索卑南遺址 史前文物風華再現
2012-12-07 20:10:09帶您來看一個埋藏千年的卑南古老聚落,因為南迴鐵路台東新站的興建工程,意外地被發現。這個史前遺址文物,典藏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內,豐富多樣的文化和自然資產,陳述著三萬年來,人類原始的生活面貌。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瞭解。
-
普悠瑪盃射箭賽 300高手較勁
2014-06-29 21:20:21為了慶祝普悠瑪通車,將台東交通帶向新的紀元,週日在台東卑南文化公園舉行了第一屆全國原住民普悠瑪盃傳統射箭比賽,吸引了全台各地300多名原住民參賽,比賽規定使用傳統弓箭,就是要考驗選手們的實力與技術。
-
東台灣原鄉小米 代代傳承部落文化
2013-01-01 20:18:45小米是原住民的主食,除了可以做阿拜(粽子)、甜點和小米糕外,還可以釀小米酒,是原住民豐年祭、婚宴和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但在文化衝擊下,近年 來已經漸漸被稻米所取代;在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的輔導推動下,台東金峰鄉歷坵部落發展有機小米耕作,希望讓原鄉部落文化能夠永續傳承。
-
慈善音樂讓愛擁抱 第四場台北熱鬧展開
2017-02-13 10:37:27由台東縣金峰鄉新興村排灣族的原住民音樂家聲樂家男高音胡待明老師發起「2017讓愛擁抱 台灣囝仔」慈善聯合音樂會,第四場台北場隆重演出,孩子是母親們最親密、最疼愛的,以關懷社會弱勢的孩子們(包括閩南、客家、原住民族)出發,期待各位親愛的父母親帶著家人孩子們一起大手牽小手一起來音樂廳欣賞,所以命名為「讓愛擁抱 台灣囝仔」慈善音樂會。
-
大武有機農 返鄉復育原民傳統作物
2017-01-05 00:17:38台東大武青年楊文瑞種植有機,特別的是,他以復育原民傳統作物為主,像常見的小米、紅藜,目前也把少見的「計」復育成功,同時加入「南迴小米平台」,希望藉台東青農自創的logo來行銷,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
-
在工坊協助下戒酒 酗酒女變身部落十字繡傳人
2022-03-03 08:11:25台東大武大鳥部落有位許小姐,酗酒多年,在部落工坊的協助下戒掉了,現在她不但滴酒不沾,還學得一手刺繡的好功夫,如今的願望就是,把部落的刺繡文化發揚光大。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
2016南島文化節 推原民百人刺繡展
2016-11-01 22:07:57來自11個不同原住民族群的百人刺繡作品,在2016台東南島文化節舉辦成果展,豐富的作品,吸引許多遊客和族人前來觀賞。
-
花東原民舉辦射箭交流 抑制浮躁 展現沈穩
2017-01-26 22:18:19在台灣花東地區,部落之間經常舉辦射箭交流,除了展示自己製作的弓和箭之外,還包括箭袋、指套,更重要的是,傳承長輩們的沈穩精神。
-
台東老郵局重新整修 亮眼彩繪成部落打卡點
2018-11-06 22:11:5350多年老郵局化身部落打卡點!台東延平鄉桃源部落的「延平郵局」,因為外觀老舊打算重新整修,郵局突發奇想,特別找來部落彩繪家,讓郵政娃娃穿上原住民服飾,變身布農族人,兩扇窗成了紅綠郵筒,還有象徵送子鳥的貓頭鷹,亮眼彩繪超吸睛。
-
衛教紮根 原民小天使培訓守護部落健康
2016-09-09 21:17:20為強化原住民族地區學童的衛生保健知能,衛福部舉辦原住民衛生小天使培訓營,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建立良好的衛生觀念,希望他們回到家鄉後也能推廣到部落。
-
台東部落傳統射箭競技 熱鬧有活力
2019-11-11 21:53:45歡迎回來。(9日)上週末,台東鹿野鄉風和日麗,來自卑南、延平、和鹿野三個鄉鎮的部落,共同舉辦「第二屆鄉長盃傳統射箭和搥球比賽」,開幕式現場,熱情又有活力。
-
食品大廠挺原鄉農業 契作花東農產品
2018-08-09 21:59:38食品大廠與台灣原住民部落農友契作,每年創造千萬元以上的產值,(8日)日前在農委會及花蓮、台東政府的見證下,與花東原民部落的農友,簽訂合作契約,希望達到產銷雙贏的農業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