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繁榮不必靠中國 學者:未來發展應首重經濟安全

台灣制憲基金會26日舉行「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未來國家願景與挑戰論壇」,董事長辜寬敏(前)出席開幕式並致詞。(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26 日訊】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意外為台灣帶來轉骨契機,近幾年經濟得以擺脫低度成長,不過中經院學者提醒,未來十年台灣經濟發展必須認知到3件事,尤其是台灣如何強化經濟安全,認知到經濟繁榮不必然要靠中國。
台灣制憲基金會今天舉行「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未來國家願景與挑戰」論壇,會中邀請財訊發行人兼社長謝金河、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談「台灣未來十年的經濟展望與評估」。
李淳表示,要展望未來經濟,必須先回顧台灣過去的發展歷程,從中反思檢討;過去幾十年台灣發展凸顯3大重點,一是經濟安全跟實力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部分,二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大威脅是中國,三是全世界都在討論經濟安全,「台灣步調有點慢了」。
綜觀近年國際局勢,李淳指出,這幾年經濟不再單純是經濟議題,地緣政治成為重要一環,各國政府深刻體認此事實,都在追求產業自主、經濟安全;換言之,經濟實力強才會有發言權,這將是台灣取得發言權的最大基礎,「我們經濟好,發言權會愈來愈大聲」。
第二個重點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大威脅當然是中國」。李淳直言,中國是非常好預測的國家,大家都知道做什麼會惹怒他、惹怒後會有什麼反應,但台灣過去作為還是不太夠。
舉例來說,中國早早就發展半導體國產化,路徑不外乎偷的、買的、搶的,台灣卻沒有積極預防,只是運氣很好,被搶過去的人才因為發展遇到瓶頸,又要回來了。
李淳表示,台灣防範不足,很重要原因是過去20年間,美國、歐盟、日本同樣沒有防範,全世界都撲向中國,台灣作為代工業一環,只能跟著供應鏈變遷西進,「台灣有陣子跟著迷失了」。
不過近幾年世界風向轉變,李淳表示,正好這個時機讓台灣重新檢討,如何針對未來可預測的風險,做好更多防範工作與準備。
謝金河會中指出,台灣生存最大敵人是中國,但有至少4成的台灣人抱持擁抱中國的心理。李淳則說,重點是要怎麼讓這些人認知到經濟繁榮不是一定要靠中國,如果能感受到不依賴中國、經濟一樣愈來愈好,相信這樣的聲音會愈來愈小。
最後一個重點是經濟安全,李淳直言,全世界都在強調經濟安全,不只看效率、生產成本,也要確保經濟發展路徑對國家安全沒有造成威脅;然而,日本、韓國都已設立新的職位或組織,台灣發展似乎比較慢。
李淳指出,大家都在盤點經濟自主能量,台灣要認知到「我們可能是被檢討的對象」,除了半導體,還有很多零組件是世界第一,台灣應思考未來有沒有被取代的風險,以及全世界都在投入半導體,十年後晶片會不會超額供給的問題。
另外,如果沒有跟上下一波科技跳躍發展,很可能會步入Nokia、Motorola後塵,到底下個台積電是什麼,這些都是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捍衛戰士2放回中華民國國旗 影評:轉變前所未見
2022-05-30 11:39:05「捍衛戰士」續集登上大銀幕,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外套上重現中華民國國旗,令台灣觀眾叫好。美媒形容這項轉變可能是本片最大膽的舉動,還有影評人稱好萊塢此舉前所未見。
-
被中共關押5年 李明哲:高調救援讓威權政府忌憚
2022-05-11 11:21:18NGO工作者李明哲被中國當局關押5年獲釋,今天是返回台灣後首次公開露面。李明哲說,只有高調救援才能讓威權政府有所忌憚。
-
外媒曝中共擴增雷達 山寨鋪路爪瞄準台日韓
2022-04-20 14:03:54美國「國防新聞」指出,中共在山東省建立的2座大型雷達,第一座幾乎可以肯定是為了瞄準台灣和附近區域,另一座雷達範圍則很有可能涵蓋北韓、南韓以及日本全境。台灣立委王定宇表示,中共在大陸多地的大型雷達設施,意圖監控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動態,不過,到底性能如何,是不是山寨美軍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還要再觀察。
-
俄侵烏給中共教訓:可預見將來 迫台統一辦不到
2022-04-11 16:54:24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中國可能武力犯台的諸多討論。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7日報導,這場戰爭給中國諸多教訓,當中包括可預見的將來,強迫台灣與中國統一是辦不到的。
-
日經:台灣晶片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
2022-06-01 16:35:46日媒報導,台灣晶片業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地緣政治分析師利有姆・吉布森(Liam Gibson)在日經亞洲評論指出,如果北京試圖以武力佔領台灣,美國除動用軍力保衛台灣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多邊半導體制裁,來加強威懾中共,防止戰爭的可能性。
-
中共打壓台灣芒果 吳釗燮:怎找到水果鼻子做PCR
2022-07-01 22:55:00中國澳門以台灣芒果驗出Covid-19為由暫停輸入,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反譏,這是經濟脅迫,用的是怪異又毫不具說服力的偽裝,「到底他們怎麼找到這水果的鼻子來做PCR檢測?」
-
中國暫停輸入台灣石斑魚 農委會籲清楚說明
2022-06-10 22:54:26中國以「檢出禁用藥物」為由,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今天表示,希望中國說明清楚檢出禁用藥物內容;農委會明天將舉行記者會回應。
-
英外相:全球北約護印太助台 G7經濟北約抗脅迫
2022-04-28 22:33:29北約領袖峰會6月召開,英國外交大臣周三(27日)發表演說,強調需要全球性的北約,維護印太、幫助民主台灣自我防衛。她說英國一直挺身而出對付惡霸,她警告中共,不遵守國際規則行事,中國就無法繼續崛起;G7七大國應該作為經濟北約,以行動幫助被侵略的夥伴。
-
中共連禁台農水產品 政院:不排除向WTO申訴
2022-06-16 20:45:22中共接連片面宣布,禁止台灣石斑魚、白帶魚等水產品輸入,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表示,這樣的做法不符合國際規範與慣例,農委會將持續跟陸方溝通,不排除向WTO申訴。
-
分析:拜登表態捍衛台灣 展現信念但不無風險
2022-05-25 15:57:00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後首度亞洲行期間說,若中國攻台,美國會採軍事介入。有專家說,拜登刻意淡化以往的戰略模糊政策;也有分析指,這替美國一貫立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
美中貿易或許緩解 龔明鑫:科技領域競爭仍持續
2022-06-23 18:17:11美國通膨嚴重,傳出美國政府考慮調降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盼刺激進口並且降低通膨壓力。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率團訪問美國,首站前進矽谷,與當地官方、企業交流,尋求台美新世代通訊產業合作機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美中貿易戰或許有所緩解,消費性商品關稅可能會調降,但科技安全相關領域應會持續,美中仍存在競爭,台灣產業則有安全保障,可成為全球另一選項。
-
龔明鑫:美中科技競爭應會持續 台灣產業提供另個選項
2022-06-23 22:38:17美國通膨嚴重,傳出美國政府考慮調降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盼刺激進口並且降低通膨壓力。對此,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美中貿易戰或許有所緩解,消費性商品關稅可能會調降,但科技安全相關領域應會持續,美中仍存在競爭,台灣產業則有安全保障,可成為另一選項。
-
中共南太動作頻 美紐聲明提台海.關切中索協議
2022-06-01 21:28:12近來,中共在南太平洋動作頻頻,引起紐西蘭和澳洲擔憂。5月31號,紐西蘭總統阿爾登訪問美國總統拜登時,兩人談到印太地區時,特別強調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並提及與太平洋島國面對面接觸的重要性,指出中共在太平洋建立長久軍事存在,對美紐兩國構成的威脅。
-
參選加拿大保守黨魁 艾齊森籲棄一中政策承認台灣
2022-06-22 18:03:44加拿大反對黨保守黨的黨魁參選人艾齊森表示,加拿大如今應放棄「一中」政策,並正式承認台灣政府;他還說,即使存在進一步激怒北京的風險,保守黨也應這麼做。
-
中國新聞自由限縮 外媒轉駐台灣盼人才培植接軌
2022-05-28 15:21:50近年來中國新聞自由限縮,國際媒體紛紛撤出,選擇同樣使用中文的台灣成為新駐點。「德國之聲」台北東亞分部特派員楊皓暐認為,台灣人才環境能不能留住外媒,卻成為一大難題。
-
金融時報:美英高層討論應變計畫 防台海衝突
2022-05-01 15:38:12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報導,美英高階官員3月曾舉行會談,討論如何加強配合,來降低因為台灣而與中國開戰的風險,並首度探究衝突應變計畫。
-
石斑魚後換午仔魚?陳吉仲:持續分散輸中市場
2022-06-11 13:25:08中國昨天以檢出禁用藥物為由13日起禁台灣石斑魚輸入,外傳午仔魚可能成下一遭殃漁產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已持續分散各產品輸中國市場,避免中國再次突襲。
-
農委會:中國禁台石斑不符規範 不排除向WTO申訴
2022-06-11 20:57:24中國以檢出禁用藥物為由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台灣石斑魚品質無虞,中國再次違反國際規範片面暫停輸入,若中國無回應,不排除到WTO申訴。
-
陸禁台灣石斑魚 陸委會籲溝通勿影響兩岸關係
2022-06-11 13:07:01針對中國大陸以檢出禁用藥物為由,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陸委會說,今年已3度向陸方通報台灣調查結果,呼籲陸方儘速溝通解決,勿讓技術性問題影響兩岸關係。
-
日媒:半導體制裁可阻中共武力犯台
2022-05-31 12:48:46日媒報導,台灣晶片業是抵禦中共侵略的矽盾。地緣政治分析師利亞姆‧吉布森在日經亞洲評論指出,如果北京試圖以武力佔領台灣,美國除動用軍力保衛台灣外,可以通過建立多邊半導體制裁,來加強威懾中共,防止戰爭的可能性。評論最後也強調,半導體制裁可以成為阻止中共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有力經濟工具,但絕不能將視為台灣軍事防禦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