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訊息滿天飛 國發會:近2成民眾自陳近期接觸過

假訊息滿天飛 國發會:近2成民眾自陳近期接觸過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09 日訊】假訊息到底有多氾濫,國發會最新調查揭露,有19.1%國內民眾表示最近一週接觸到假訊息;值得注意的是,假訊息滿天飛不只是台灣面對的問題,國外也同樣如此,OECD會員國平均值高達27%。

資訊氾濫的時代,假訊息暗藏在網路各個角落,台灣自2020年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社群媒體充斥各種謠言,諸如「疫苗為了防腐加汞和鋁,打多會自閉」以及「6月以後打滿三劑返台免隔離」等等,若無法正確辨別,很容易陷入恐慌,或因錯誤認知影響生活。

國家發展委員會最新的「109年數位發展調查報告」指出,隨著新興網路科技與社群媒體發展快速,有心人士透過網路散布錯誤或假訊息的現象變得嚴重,且對社會影響非常遠大;國內12歲以上民眾中,有19.1%自陳最近一週有接觸到假訊息。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直言,從英國脫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外界逐漸意識到選戰中,部分民調或商業公司已經可以利用社群平台資訊進行政治操作,「過去認為社群平台有科技上的便利性,沒想過後面還可以做其他運用」。

國發會報告也指出,若以一週為衡量範圍,約1/4的OECD成員國民眾自陳有收到假訊息,不過國與國間落差很大,丹麥約10%,希臘、墨西哥及匈牙利、土耳其等國均超過40%;另外,美國民眾自陳曝露於假訊息比率則約3成左右。

國發會官員表示,OECD近幾年開始重視假訊息的議題,且認為這將影響政府治理與公民參與,因此希望透過調查,進一步了解社會現況。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民眾自陳接觸假訊息的比率雖然低於OECD成員國平均,但這是指民眾有意識到自己接觸假訊息的比率,換言之,部分民眾可能沒有意識到假訊息就在身邊。國發會官員坦言,實際上,台灣假訊息流竄的比率可能更高。

不過國發會官員指出,這次調查另一項數據是常見的網路使用類型中,台灣民眾在「商品或服務資訊查詢」使用率高達65.4%,代表民眾習慣於透過網路掌握更多資訊;或許可以解讀為,當民眾資訊素養提升,對於外界資訊更有篩選能力。

陳慧敏則說,台灣可貴的地方在於具有豐沛的公民社會能量,除了許多公民組織努力闢謠、進行事實查核,民眾對於提升辨別假訊息能力也有高度熱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近年多次舉辦工作坊、講座,許多場次都是一開放馬上爆滿,且不少場次有半數出席者是小學、中學甚至大學老師,他們認為在網路時代,辨別假訊息已經是必備技能,有義務把這樣的觀念及知識融入教育,讓學生可以習得此能力。

民間對於提升媒體識讀、資訊素養有很高的熱忱,這會是台灣減少假訊息侵擾的一大助力,但陳慧敏提醒,政府也有應該扮演的角色,不能只是對散播假訊息罰錢了事,提供充分且透明的資訊,化解民眾焦慮,才是擊破假訊息的正道。

陳慧敏進一步指出,隨著時代演變,社群媒體早已不只是社交工具,更因承載大量個人資訊、喜好,以及資訊快速流通,成為假訊息流通的管道之一;她也提醒,社群平台力量龐大,非政府角色將難以約束,但也要先有法源、才能要求平台擔負社會責任,因此建議政府應思考如何透過法制治理社群平台,盡到監管責任。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