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哲遭中共關押5年 今返抵桃機專案採檢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15 日訊】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自2017年起遭到中共持續關押,今天上午10點22分自廈門搭機抵達桃園機場,經過環宇商務中心通關,以專案方式進行檢疫。
李明哲曾經在多個網路平台上公開發表批評中共的言論,成為中共當局抓捕目標。2017年3月,李明哲從澳門入境中國之後,就突然音訊全無,同年11月被中共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李明哲的遭遇引起台灣大量民團關注,多年來持續要求中共立刻釋放李明哲。
李明哲在今年4月14日刑期屆滿,終於得以返台。據了解,李明哲今天早上前往廈門搭乘班機,登機過程順利。航班已於9點左右起飛,按照時刻表預計於上午10點25分左右飛抵桃園機場。
陸委會14日表示,在基於尊重當事人家屬的意願與要求下,已協調有關的單位進行李明哲返台的準備工作,機場未安排採訪行程。
李明哲的妻子李凈瑜14日也發聲明指出,李明哲回台後依然必須像所有人一樣進行隔離,無法在第一時間面對新聞媒體及朋友。如果一切順利,將在完成所有隔離後,正式召開記者會。
除了李明哲外,目前還有屏東縣枋寮鄉鄉政顧問李孟居、台師大退休教授施正屏、南台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主席蔡金樹、捷克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鄭宇欽等4位台灣人也在中國「被認罪」,以間諜罪定罪。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上月呼籲,中共也應針對他們的狀態、是否有受其它迫害等相關情形公開說明。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翊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遭中共強迫認罪關押五年 李明哲今搭機抵台
2022-04-15 13:27:44遭中共強迫認罪關押5年的李明哲,終於回國了,根據了解,李明哲14日從湖南搭機到廈門,15日再從廈門高崎機場出發,並在上午10點多抵達台灣桃園機場,隨後由專車載往防疫旅館。朝野立委相當關注,也呼籲關注其他仍在中共黑牢的台灣人士。
-
哽咽感謝!李明哲夫婦談衝出中共黑牢關鍵
2022-05-10 13:18:14再來關心,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3月19日在中國遭到中共拘留,同年11月被依「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5年徒刑,近日服刑期滿,上個月15日搭機返台。他隔離期滿後,今首度公開現身,與李凈瑜上午在立法院親自召開記者會。兩人向外界鞠躬。
-
李明哲返台聲明:現在被愛緊抱 非恐怖圍困
2022-04-15 22:35:04歡迎回來。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遭中共強迫認罪、非法判刑關押5年,週五(15日)上午返回台灣,下午和妻子李凈瑜透過社群平台聲明,感謝國內外人士及團體5年來的營救,強調「家庭的苦難結束了,但在中國仍有不知多少人的人權受到侵犯,願他們總有解脫的一天。」他表示自己現在的隔離,和在對岸的隔離完全不同,現在是「被愛緊抱」,而不是被恐怖圍困。
-
李明哲控中共黑牢精神虐待 重申審判非法
2022-05-10 22:05:42歡迎回來。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3月19日在中國境內遭到中共拘留,同年11月被依「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5年徒刑,上個月15日終於搭機返台。在隔離期滿後,李明哲今天首度公開現身,與妻子李凈瑜上午在立法院親自召開記者會。兩人向外界鞠躬。
-
李明哲返台 陸委會重申:傳播民主理念無罪
2022-04-15 22:35:46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上午返台,陸委會發新聞稿表示,李明哲先生中國大陸公民社會與民主發展,遭到中共法院以所謂「顛覆國家政權」罪名審判並監禁五年,台灣人民無法接受,強調「傳播民主理念無罪」,對於有部分媒體報導李明哲回台將受到司法偵審一節,陸委會澄清實屬誤解,絕非事實。國際特赦組織也聲明表示,這世界上,不應有人只因行使言論自由,就遭到恣意逮捕與監禁。呼籲中共政府必須盡速改善人權現況,釋放所有遭到恣意逮捕與監禁的人權工作者。陸委會必須立即展開系統性的盤點,調查在中國失蹤或遭任意關押的其他台灣個案,讓台灣人在中國
-
李明哲何時歸? 陸委會再籲中共 速告知釋放時間
2022-04-07 22:51:42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在中國大陸的5年刑期將滿,仍歸期未定。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今天再籲陸方儘速告知李明哲刑滿釋放返台的具體時間。
-
被中共關押5年 李明哲:高調救援讓威權政府忌憚
2022-05-11 11:21:18NGO工作者李明哲被中國當局關押5年獲釋,今天是返回台灣後首次公開露面。李明哲說,只有高調救援才能讓威權政府有所忌憚。
-
李明哲被關五年將返台 這些台人仍陷中共黑牢
2022-04-13 12:54:55鏡頭轉回台灣,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被中共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將服刑期滿,中共國台辦稱李明哲將被釋放,由於中共司法的不透明,家屬至今無法拿到判決書,也無法得知真正的釋放日期。台灣公民團體先前表示,除了李明哲外、目前還至少有李孟居、施正屏、蔡金樹、鄭宇欽等4名台灣人,被中共強迫認罪,要求中共當局公開說明。
-
防疫恐涉高層內鬥 習調兵進駐上海
2022-04-15 16:21:11中共封城重挫中國的經濟,有大量官員用「躺平」的方式消極對抗「動態清零」,怎麼解讀這場表面防疫,背後的政治角力。記者王愉賀有更多說明。
-
堅不認莫須有間諜罪 李明哲:不接受打壓台灣國格
2022-05-10 16:29:24NGO工作者李明哲返回台灣首次公開露面,他說,在中國當局扣押過程中,多次被暗示兩岸間諜交換等,但政治犯是個人的事,被扣上間諜罪則牽涉國家,不接受台灣國格被打壓。
-
美議員挺台:棄台就是拋棄自由 世界應重開機
2022-04-15 22:28:40美國跨黨派參眾議員訪問團訪台,表達對台灣的支持。對於各界關注中共犯台議題。共和黨首席議員葛蘭姆說,如果美國放棄台灣,將對世界造成負面衝擊,強調「拋棄台灣就等於拋棄自由」,美國不會拋棄自由,會為價值而戰。
-
李明哲將返台!陸委會協助.促北京保障其權益
2022-04-13 22:24:55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被中共以所謂「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將服刑期滿,中共國台辦稱李明哲將被釋放,對此,陸委會表示,第一時間已將訊息告知家屬,並已協調相關單位進行協助返台的準備工作。
-
杜汶澤不悔挺民主遭封殺 中共阻台灣鳳梨激創業
2022-04-15 18:14:36港星杜汶澤將台灣農產品製成食品出口香港,並於今年宣布入籍台灣並擁有身分證。他表示創業源自中國突然停止進口台灣鳳梨,不後悔站在中國對立面,因為無法忍受中國以大欺小。
-
日戰機2021年緊急升空逾千次 應對中共最多
2022-04-15 22:30:37來關心,中共軍事威脅不僅對台。日本防衛省今天(15日)表示,航空自衛隊戰機,2021年度因應他國飛機進入防空識別區而緊急升空,總計有1004次,創次高紀錄,對中共軍機的緊急升空次數大增至722次,約占全體7成。
-
中共謀吞併台灣 美CIA局長:最大地緣政治挑戰
2022-04-15 22:37:41美國國防部3月底公布的《2022年國防戰略》,列出四點優先事項,指出中共政權在多領域和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威脅,是美國首要挑戰。美國中情局局長週四在一場演講中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近期緊迫的威脅,而中共則是美國在21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包括妄圖透過軍事手段控制台灣。
-
李明哲遭非法關押近五年 立委批中共鎮壓異己
2022-03-18 17:08:49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在中國被迫認罪,他被以「顛覆國家政權」判刑5年,直到現在,距離中共所謂的期滿只剩一個月了,但李明哲的妻子李淨瑜,至今沒有收到該案的判決書,也無法確認正式刑期和釋放日期,今天(18日)在立法院外,多個人權團體和立委到場聲援,呼籲中共立即釋放李明哲。
-
中共活摘良心犯器官 瑞典議員呼籲各國立法制止
2022-04-15 16:02:05瑞典國會8名議員訪問台灣期間,14日被問到中國人權相關問題。瑞典議員艾索菲主動提到,倫敦民間獨立法庭「中國法庭」)調查,並指出中共政權在中國各地強制活摘良心犯器官的報告,令人震驚,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制止。瑞典議員魏馬可則表示,會努力讓歐洲和世界其他民主國家立法阻止這種人權暴行。
-
上海若續封城 中國汽車業5月恐全面停產
2022-04-15 22:31:51上海市疫情封控已重創中國汽車產業,小鵬汽車、華為高層指出,上海若不能復工復產,中國汽車製造廠5月恐怕將全面停工停產。上海是中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基地,2021年的產量約283萬輛,上海封控限制,不論中國汽車品牌還是外國車廠都受到影響,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原本每天可生產2100輛電動汽車,但從3月28日就開始停產,至今已超過半個月。
-
中共仍阻李孟居返台 親友首發聲籲解除管制
2022-05-12 16:13:05屏東縣枋寮鄉政顧問李孟居,在2019年入境中國大陸後失蹤,被中共指控是台諜,判刑1年10個月,如今已經刑滿卻無法返台,至今被以國安理由限制人身自由將近三年,台權會今天(11日)轉發李孟居親友發出的聲明,表示不能理解在中共的法律制度下,李明哲和李孟居同樣被判剝奪政治權利2年,李明哲在刑滿後可以直接回家,而李孟居卻仍然被迫滯留中國大陸並接受管制。聲明還提及,至今仍然不知道李孟居被抓捕的真正原因,不知是否中共有關單位不願太快曝光,才對他採取這樣的措施?讓人感覺中共可以拘押任何普通人。事實上,這件事也確實引起台商
-
美議員:非選擇美或中 而是想要活在什麼世界
2022-04-15 09:48:27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共和黨議員葛蘭姆等6位兩黨參眾議員,週四(14日)晚間抵達台灣訪問,對此,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表示,訪問團「跨黨派」,也「橫跨參眾兩院」,6名議員分別參加「預算」、外交、國土安全、財政、軍事、衛生教育等重要委員會。梅南德茲日前在澳洲受訪時呼籲,要認清楚中共的目的,中共不遵守國際秩序,大家面臨做出選擇的問題,「不是在美國及中國之間做選擇,而是選擇想要活在怎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