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趕不上通膨 首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嚕6年首見

主計總處10日表示名目薪資漲幅創波段新高,計入物價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卻落入負成長。(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10 日訊】1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突破6%,經濟表現亮眼,部分廠商也替員工加薪、分享經濟果實,沒想到加薪速度仍追不上通膨,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6年來首度落入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1季薪資統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216元,年增2.71%,創下民國90年以來最大漲幅;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合計後總薪資為6萬8896元,年增3.04%,也是4年來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不論是經常性薪資還是總薪資,和歷年相比表現都不錯,顯見除了基本工資帶動,廠商營運狀況佳,進而替員工調薪,確實發揮推升薪資成長的效果。

名目薪資持續成長,且創下波段新高,但觀察考量物價變動後的實質薪資,卻呈現兩樣情;今年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670元、年減0.1%,是6年來首度落入負成長。

陳惠欣坦言,雖然經常性薪資和以往水準相比成長較多,但今年首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達2.81%,「確實不及同期物價漲幅」,才會導致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天也公布1至3月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5.6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0.05%,其中工業部門增加0.15%,服務業部門則減少0.19%;就行業別觀察,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批發及零售業分別年減1.1萬人、9000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製造業則分別增加1.1萬人、6000人。

陳惠欣表示,去年5月起國內疫情升溫、進入三級警戒,對於內需型服務業衝擊頗大,就目前數據也可看出,雖然受衝擊的產業正慢慢恢復,但跟原來狀況仍有些差距,疫情的影響還是存在。

對於近期國內疫情升溫,確診案例數已經破萬且持續竄高,陳惠欣則說,未來會密切關注4、5月的勞動指標變化,不過若防疫措施並無太大變動,生活方式如常,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陳惠欣補充,現階段製造業表現還不錯,但部分管制措施如打疫苗才能進入特定場所,就會對少數業別產生衝擊,後續也會特別關注疫情升溫對內需型服務業的影響為何。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