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趕不上通膨 首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嚕6年首見

主計總處10日表示名目薪資漲幅創波段新高,計入物價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卻落入負成長。(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10 日訊】1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突破6%,經濟表現亮眼,部分廠商也替員工加薪、分享經濟果實,沒想到加薪速度仍追不上通膨,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6年來首度落入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1季薪資統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216元,年增2.71%,創下民國90年以來最大漲幅;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合計後總薪資為6萬8896元,年增3.04%,也是4年來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不論是經常性薪資還是總薪資,和歷年相比表現都不錯,顯見除了基本工資帶動,廠商營運狀況佳,進而替員工調薪,確實發揮推升薪資成長的效果。
名目薪資持續成長,且創下波段新高,但觀察考量物價變動後的實質薪資,卻呈現兩樣情;今年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670元、年減0.1%,是6年來首度落入負成長。
陳惠欣坦言,雖然經常性薪資和以往水準相比成長較多,但今年首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達2.81%,「確實不及同期物價漲幅」,才會導致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天也公布1至3月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5.6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0.05%,其中工業部門增加0.15%,服務業部門則減少0.19%;就行業別觀察,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批發及零售業分別年減1.1萬人、9000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製造業則分別增加1.1萬人、6000人。
陳惠欣表示,去年5月起國內疫情升溫、進入三級警戒,對於內需型服務業衝擊頗大,就目前數據也可看出,雖然受衝擊的產業正慢慢恢復,但跟原來狀況仍有些差距,疫情的影響還是存在。
對於近期國內疫情升溫,確診案例數已經破萬且持續竄高,陳惠欣則說,未來會密切關注4、5月的勞動指標變化,不過若防疫措施並無太大變動,生活方式如常,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陳惠欣補充,現階段製造業表現還不錯,但部分管制措施如打疫苗才能進入特定場所,就會對少數業別產生衝擊,後續也會特別關注疫情升溫對內需型服務業的影響為何。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野村投信看台股第3季 波動加大選股優先
2022-06-23 17:05:39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表示,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預期第3季股市將持續整理,在通膨數據尚未觸頂並開始走緩,市場信心仍疲弱,易受消息面影響而大幅波動,布局以選股優先。
-
通膨吃掉加薪 實質經常性薪資6年來首次負成長
2022-06-11 21:12:35今年以來通膨持續升溫,連帶吃掉薪資成長,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到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4萬1605元、年減0.23%,是6年來首度負成長。
-
資誠:近8成台企領袖樂觀看待景氣 金融業遇6變局
2022-06-13 18:02:18資誠調查,79%台灣企業領袖認為,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提升,創歷年新高紀錄;此外,據報告,台灣金融業正面臨戰爭、升息與通膨干擾金融市場,疫情衝擊拉大貧富差距等6大變局。
-
中經院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56% 估CPI達3.11%
2022-07-19 11:14:00中經院今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考量各國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加上通膨與國內疫情對第2季民間消費影響,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3.96%下修到3.56%,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2.56%上修到3.11%。
-
聯準會和拜登政府犯錯 導致通貨膨脹居高不下
2022-06-14 19:54:512007-09年金融危機後,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總支出,在未經通貨膨脹調整下,多年來一直維持低於危機前的趨勢。相較之下,在2022年第一季,在聯邦刺激計畫大浪推動下,它比疫情前的趨勢高5%,或按全年計算,約1兆美元。
-
美高通膨需求放緩 學者:恐影響台灣下半年出口動能
2022-07-14 15:04:28美國6月通膨率高達9.1%創逾40年新高,學者表示,隨著油價與大宗物資價格下降,美國CPI後續有望緩步下滑,但仍要留意歐美市場終端需求放緩,可能影響台灣消費性電子產品下半年的出口動能。
-
拜登:經濟衰退可避免 美國競爭仍占上風
2022-06-17 17:37:16美聯準快速升息,讓外界擔憂美國經濟會因此放緩。對此,美國總統拜登16號接受美國媒體專訪表示,他理解在經歷疫情、經濟波動及油價飆升等,美國民眾感到相當沮喪、情緒低落,但拜登認為,經濟衰退不是無法避免,呼籲民眾要保持信心,同時,他相信美國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更有能力克服通膨挑戰。拜登也舉例,美國失業率只有3.6%,而且美國國力猶在,他對美國的情況保持樂觀。
-
拜登:經濟衰退不是無法避免 美國比其它國家更有能力克服通膨
2022-06-17 16:37:30根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6日受訪表示,在經歷Covid-19疫情、經濟波動及油價飊升等,他理解美國民眾感到相當沮喪、情緒低落。但拜登認為,經濟衰退不是無法避免,呼籲民眾要保持信心,因為比起其他國家,美國在全球競爭中仍占上風。
-
通膨+疫情 前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
2022-07-11 20:36:13在通膨與國內疫情雙重因素下,受僱員工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受到影響。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前五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4252元、年增2.83%,但通膨抵銷了薪資成長,前五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2%,今年以來持續呈現負成長,為六年來首見減幅。而由於疫情加上全球經濟景氣趨緩,使得未來薪資與受僱員工人數較難預測。
-
通膨危機四個階段 經濟學家警告苦日子
2022-06-27 16:58:44美國通膨嚴重,加拿大經濟學家接受專訪時,分析通貨膨脹危機接下來會有四個階段,專家指出,雖然現在多國員工要求更高的工資來抵消通貨膨脹,但專家認為,通膨走到最後一個階段,可能會出現減薪的現象。
-
台韓觀光交流會議登場 為重啟旅遊準備
2022-06-30 18:41:51受疫情影響,導致國際旅遊交流等活動中斷,台韓雙方在睽違2年後,今天在新竹市舉辦「第35屆台韓觀光交流會議」,也是疫後時期首度國際觀光交流活動。
-
抑制通膨飆升 美聯準會主席:時間漸流失
2022-06-30 14:20:01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今天說,聯準會不會讓經濟進入「高通膨環境」,即使這意味著必須將利率調高到危及經濟成長的地步,強調聯準會將竭盡所能控制未來物價攀升。
-
美通膨飆升 學者示警台灣若貿然升息代價大
2022-06-11 18:19:32美國5月CPI達8.6%衝上40年新高,是否牽動央行下週理監事會議利率決策,學者認為,台灣通膨並無美國嚴重,加上國內疫情嚴峻,貿然升息將排擠消費,應審慎思考可能付出代價。
-
法國6月通膨初值6.5% 創新高
2022-06-30 17:17:06官方今天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法國6月通膨較上月進一步攀升,來到創新高的6.5%,對法國這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再添不利因素。
-
電價漲 物價跟著漲 民生影響有多大?學者剖析
2022-06-30 17:35:27經濟部拍板調高電價,引起產業討論,尤其這波平均漲幅超過8%,是否可能對民生、各大產業帶來進一步衝擊?我們請教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博士,怎麼看這波調漲,對台灣CPI和經濟的影響?
-
越南Q2經濟成長率逾7% 下半年通膨挑戰來襲
2022-06-29 18:26:01外貿表現方面,越南第2季出口估達968億美元、年增21%,今年前6個月預計達到1859.4億美元、年增17.3%。第2季進口額估達976億美元、年增15.7%,今年前6個月估達1852.3億美元、成長15.5%。
-
上海強制市民捐款 民間質疑財政危機
2022-06-18 20:35:23前幾天上海市級黨委下令黨員幹部為抗疫「帶頭捐款」,現在普通市民,甚至沒有收入的學生都被波及,這個話題在微博引發熱議,但很快被刪除。民間質疑,上海的財政真的出現了問題。
-
6度通過友台決議!歐議會促歐盟與台貿易談判
2022-07-06 13:06:28歐洲議會今年第六度通過友台決議,7月5日,以458票贊成,51票反對,124票棄權,通過「歐盟印太戰略之貿易及投資面向」報告。敦促歐盟與台灣就半導體產業展開對話、並應啟動雙邊投資協議(BIA)的談判前置工作等。台灣外交部對此以新聞稿回應,表示歐洲議會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台灣民主夥伴的支持,肯定及重視台灣在關鍵戰略產業可作出的貢獻,外交部高度歡迎與由衷感謝。
-
振興國旅每房每晚最高1300元住宿折抵 7/17首適用
2022-06-28 16:48:03交通部爭取到新台幣55億元的振興國旅預算,相關補助日前已宣布預定7月15日上路,近期將公布細節,其中自由行平日每房每晚最高可折抵新台幣1300元,7月17日是第一個適用日。
-
全球通膨壓力 中研院下修台今年GDP至3.52%
2022-07-18 16:22:01全球通膨居高不下,加上俄烏戰、中國清零政策等因素,中研院最新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將台灣今年的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到3.52%。不過,受惠於科技創新應用與數位轉型需求續強,台灣進出口與外銷訂單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