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古蹟振文書院 雲林縣碩果僅存的書院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02 日訊】曾有雲林西螺首學稱號的振文書院,前身是文昌帝君祠,嘉慶十九年(1814年)修祠後,正式成立振文書院,保存非常良好,1985年正式核定為三級古蹟,是目前雲林唯一留存至今的書院建築。

雲林西螺振文書院,屬閩南式建築、單進二護龍的樣式,分別有山門、拜殿、正殿,左右廂房,其中山門為三開間,屋脊上有「龍馬負河圖」,正殿下方有很特殊的御路石,是其他書院很少見的。

文史工作者 程士晉:「我們這個書院一個特殊的地方,就在我們屋樑屋脊正中央,我們有一個龍馬負河圖,就是有一隻龍的頭馬的身,它背部護著一個先天八卦,這個代表的話中華文化就是河出圖洛出書,它一個文化的源頭。」

攝影愛好者 廖明清:「來這邊(攝影)三十多年,就是看到它建築古色古香,然後歷經九二一的時候,它有再整修過一次,就是晴天雨天我都會記錄它的那個一些景象,然後看它建築的美。」

西螺振文書院是雲林第一個民辦書院,最早由地方仕紳廖澄河等人,在清嘉慶2年(西元1797年)捐獻興建文昌帝君祠。清嘉慶19年,西螺當地詩社王有成等人修祠,正式成立振文書院,有感於地方需要明禮教化,也獻匾「千秋書祖」,正廳還可以見到「忠孝」、「節廉」二塊匾額。

文史工作者 程士晉:「所以比較早開始的時候,是平埔族子弟在這邊上學這樣子,所以他就設一個書院,進行教學,所以他這個本身最早是文昌帝君,當然到最後日本時期公學校要成立的時候,等於說要全民教育了,就等於是廢掉(書院)這樣子。」

曾有西螺首學的稱號,1985年獲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清治時期雲林縣曾經有龍門、奎文、修文、及振文等四個書院,目前僅存振文書院,承載雲林過往的人文風華。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