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地方債發行破兆元 預估6月再現高峰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02 日訊】受中共封控影響,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大幅下滑,5月起中共當局加速發行地方債、大撒錢試圖刺激經濟。不過根據統計顯示,5月中國地方債發行規模已超過人民幣1.2兆元,創歷年單月次高。如果依中共官方要求,今年新增專項債,要在6月底發行完畢,機構預估6月份地方債規模,將在1.2至1.3兆元,也有機構認為將達1.5兆元,可能突破歷史高點。
相關新聞
-
調查:近四分之一歐洲公司考慮遷出中國
2022-06-21 15:44:44中共嚴格封控措施,正削弱中國經濟前景,有近四分之一在中國的歐洲公司,正在考慮把投資從中國轉移出去。根據中國歐盟商會調查報告顯示,約23%的受訪企業正在考慮把現有或計畫的投資遷出中國,是十年來最高數字。商會副會長貝漢津(Bettina Schoen-Behanzin)指出,中共堅持清零政策讓各企業總部別無選擇,只能尋找其他投資地點,「世界不會等待中國。」
-
中國7月PMI意外收縮 清零政策影響經濟復甦
2022-08-01 17:28:02中國下半年經濟面對多重挑戰,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49,再次落入榮枯線以下,明顯弱於預期。外媒報導分析,主要原因是新一波疫情爆發與全球前景黯淡打壓需求。經濟研究機構指出,中共政策的限制,加上更多封鎖措施和消費者信心疲軟的持續威脅,可能會使中國經濟復甦,更加漫長。
-
中金分析師估中國通膨將破3% 威脅經濟復甦
2022-08-08 18:28:30根據彭博報導,中國國際金融(CICC)分析師預估,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過去幾個月內迅速上漲,將超過1年前的3%,如果此預估成真,這將超過中共設定的全年3%左右目標,進一步對中國脆弱的經濟復甦帶來挑戰。
-
南韓第二季GDP優於預期 但出口仍下滑
2022-07-26 17:36:31另外南韓央行公布第2季GDP,相較前一季成長0.7%,高於首季的0.6%,也比外界原先預估的0.4%來得高。以年增率來看,南韓第二季GDP年增2.9%,主要原因與服飾、旅遊等民間消費增加有關,但南韓實質出口還是下降,較上一季下滑3.1%,是兩年來最大跌幅。中國是南韓最大出口目的地,當局封控措施抑制市場需求,加劇供應鏈中斷。
-
南韓上季經濟成長至0.7優於預期 但出口仍下滑
2022-07-26 16:39:54南韓央行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出乎意料較前一季成長0.7%,高於市場預估的0.4%,上季經濟按年增長2.9%,也超出預期的2.5%。民眾消費也因放寬防疫限制後轉強,不過南韓實質出口卻出現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影響,上季南韓出口按季跌3.1%,是兩年來最大跌幅。
-
中國7月PMI意外回落緊縮區間 經濟復甦不穩
2022-08-01 14:14:36中共國家統計局31日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重回榮枯線下至49,落入緊縮區間,不及市場估50.4的中值,也低於6月的50.2。顯示出,中共嚴格的防疫措施與疲軟的需求,削弱了經濟穩健復甦的希望。
-
中共堅持清零 婦女選擇放棄生育
2022-08-09 15:57:49路透社報導,由於中國當局堅持防疫清零政策,無預警地封控嚇壞婦女而紛紛選擇放棄生育。於此同時,聯合國的報告更指出,中國人口2023年極可能負成長,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人口第1大國。
-
北京氣裴洛西訪台 大陸女權作家:只是表演而已
2022-08-03 19:36:56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跳腳並狠話說盡,台灣媳婦、中國女權作家上官亂表示,中共的強烈反應就是表演而已;也有異議人士說,中國戰狼只是紙老虎。
-
英媒:譚德塞認為COVID-19病毒是武漢實驗室洩出
2022-06-19 12:43:44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稱,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私下認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是2019年從武漢實驗室洩出病毒導致。
-
中共打壓台灣芒果 吳釗燮:怎找到水果鼻子做PCR
2022-07-01 22:55:00中國澳門以台灣芒果驗出Covid-19為由暫停輸入,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反譏,這是經濟脅迫,用的是怪異又毫不具說服力的偽裝,「到底他們怎麼找到這水果的鼻子來做PCR檢測?」
-
撰書揭中共掠奪戰 法記者:北京無法讓我噤聲
2022-07-03 21:35:31法國記者董尼德的「中國大掠奪」中文版將在台灣上市。他向中央社表示,中國背叛了世界,成為可怕的掠奪者,全球對中國的態度已完全改變;他分析中國面對強勢同盟,對台不敢輕舉妄動。
-
劉德音:台積不受武力控制 犯台破壞世界秩序
2022-08-01 21:50:0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外媒專訪時強調,如果中共犯台,沒有人能強奪台積電,因為製造晶圓片所需的材料、設備等供應鏈來自世界各地,中國無法拿到高階晶片,在材料缺乏下自然無法運作,生產也將停擺。
-
北約峰會聚焦中共 學者:歐洲關注南海航行自由
2022-07-01 17:03:23日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新戰略將中國指為「系統性挑戰」。學者分析,中國近年對周邊海域的排他性海權主張,和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都令北約感到擔憂。
-
中企買北達州農地 美議員憂空軍無人機技術外洩
2022-07-03 12:10:07媒體報導,一家中國企業最近在北達科他州美國空軍基地附近購買農地,由於這座基地擁有敏感無人機技術,國會山莊議員擔心北京以此為據點,進行間諜活動。
-
哪些台版書不能進中國?業者說標準越來越嚴
2022-07-04 20:49:31有中國的書店業者表示,現在要進口台版書,標準越來越嚴。以前只是特定作家如高行健的作品不能進,現在是擴大到特定出版社如八旗的作品都進不了中國。
-
北約秘書長預告最大變革 30國52%公民負看中共國
2022-06-27 23:44:40接續G7峰會,北約領袖峰會29日將登場。秘書長史托騰柏格週一(27日)記者會預告,本屆峰會首度邀請印太四國參加,將展開一場冷戰以來最大的變革,戰略概念也首次納入中共構成的威脅,以及因應恐怖主義、網路與混合威脅的方法;將預先派駐部隊防衛特定盟友。
-
劉德音:台灣是台灣 盼國際勿因鄰近中國而歧視
2022-08-02 20:09:00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CNN專訪,在論及北京可能武力犯台時表示這將是各方皆輸。他還說無論別人與中國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希望國際不要只因台灣鄰近中國就另眼相待。
-
降對中關稅?傳拜登政府分歧深 考慮雙軌並行
2022-07-03 19:55:03美國通膨飆升,減少對中國關稅能否舒緩消費者壓力成為白宮討論焦點,但拜登內閣似乎意見分歧。據傳美方正在考慮雙軌並行,意即削減部分消費品關稅,同時提高其他商品的關稅。
-
因應大陸暫停輸入 台灣石斑外銷達100公噸勝往年
2022-07-20 14:17:34中國暫停輸入台灣石斑魚受關注,農委會漁業署代理署長張致盛今天說,今年出口石斑魚累計100公噸,比往年多,包含剛出口美國3公噸活魚石斑,且國內餐飲近期也會推很多石斑魚料理。
-
主權移交25周年 不確定性壟罩香港經濟未來
2022-06-30 22:15:39週五七一,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外媒關注香港經濟未來。法新社報導,不確定性籠罩著香港,這個城市依賴日益孤立的中國,努力擺脫政治動盪和疫情引發的邊境關閉造成的損害。文中引述數據指出,在1997年剛主權移交時,香港的GDP曾是中國的18%,而在2020年時,這個比例則跌到了不到3%。香港市場發生巨大轉變,在1997年之前,外資支撐了一半的市場,但現在過度依賴中國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