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釗燮視訊烏克蘭東正教大牧首 捐贈120萬美元

外長吳釗燮10日與烏克蘭東正教大牧首伊皮法紐斯一世(圖左) (Epiphanius I)視訊,代表台捐贈烏國教會120萬美元, 這捐款將提供教會救濟民眾,及重建教堂。(圖/翻攝自外交部網頁)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10 日訊】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與烏克蘭東正教大牧首伊皮法紐斯一世(Epiphanius I)視訊通話,代表台灣捐贈烏克蘭東正教會120萬美元,這筆捐款將提供教會救濟烏國民眾,及重建遭戰火破壞的教堂,盼協助身心受創的烏克蘭百姓藉東正教傳統信仰走出傷痛。
伊皮法紐斯一世代表烏克蘭人民及廣大東正教教友感謝台灣即時的援助,他祈福所有台灣人民平安健康,台灣長治久安,不受任何外在勢力的威脅。
外交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吳釗燮代表台灣民眾宣布援助烏克蘭東正教會70萬美元,另將動支外交部援外經費50萬美元,合計共捐贈烏克蘭東正教會120萬美元。
這是吳釗燮繼4月22日與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5月31日與哈爾科夫市長視訊通話後,再次表達台灣人民對烏克蘭人民的支持。政府透過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所募集的民間善款近3300萬美元,迄今日已全數捐贈完畢。
吳釗燮表示,大牧首不僅是烏國宗教領袖,也是社會運動領袖,自俄國侵烏以來,大牧首聯合烏國地區牧首將教堂作為民眾避難所,拯救無數百姓,義行令人感佩。戰爭不僅使烏國人民家園遭破壞,也導致民眾精神創傷及壓力,更需宗教力量撫慰,大牧首救世濟民的無畏胸襟與超凡愛心,相信能協助烏國人民癒合心靈傷口,迎向未來挑戰。
吳釗燮強調,台灣長期受鄰國武力威脅,對烏克蘭遭受侵略特別感同身受,因此樂願竭盡棉薄協助烏克蘭,國際社會民主陣營國家當秉持此共同理念支持烏國度過戰爭艱困,相信民主的一方終將戰勝威權勢力。
伊皮法紐斯一世指出,烏克蘭遭俄羅斯軍事入侵,世人均應基於人道主義及所有宗教濟世愛民的共同信念,團結一致必能展現無比強大力量,戰勝邪惡的幽暗權勢。
伊皮法紐斯一世表示,如今烏克蘭人民皆知,由於台灣的愛心支持,基輔及哈爾科夫等6個市政府,以及利沃夫及尼古拉耶夫等地7間醫療機構,都得到來自台灣最直接援助,台灣的善行不僅再次證明世界良善力量及真理公義,更使台烏人民瞭解距離無法阻隔雙方對普世價值的認同,及堅定捍衛人權、追求和平的共同信念。
在結束視訊對話前,吳釗燮特別以烏克蘭語表達「上帝保佑烏克蘭」,獲得大牧首微笑回復祝福台灣。
外交部表示,政府透過賑災基金會募集的民間善款近3300萬美元,在陸續公開辦理4波捐助中東歐洲及波羅的海地區收容照護烏克蘭難民的國家,捐贈烏克蘭首府基輔市,以及7間位於烏國戰區的醫療機構與相關非政府組織外,所餘款項已於今日全數捐贈烏克蘭東正教會,外交部後續將再對外說明賑濟烏克蘭專戶所有款項運用情形,以昭公信。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吳釗燮與烏克蘭布查市長視訊 捐贈50萬美元助重建
2022-06-20 18:20:58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與烏克蘭布查(Bucha)市長費德魯克(Anatoliy Fedoruk)視訊通話,代表台灣政府援贈50萬美元,協助重建。吳釗燮及費德魯克相互邀訪,盼於戰後適時互訪,增加台烏互動。
-
俄烏戰啟示!吳釗燮談台灣安全重要性提升
2022-05-28 21:12:28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英國「旁觀者週刊」專欄主筆訪談,28日登為封面故事,向國際社會表明願意自我防衛的決心。就在美國總統拜登喊出軍事保台論後,也讓中共對台的威脅,持續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
吳釗燮晚宴法參院訪團 葛利歐讚台灣以創意應對中共
2022-06-10 11:40:02外交部長吳釗燮今晚款宴法國參議院訪團,友台小組副主席葛利歐盛讚,台灣以創意、智慧應對中共威脅,有如淡水河雖曲道彎延最終仍流向大海,台灣遇到莫大挑戰時用繞道手段抵達目的地,彈性處事哲學與勇氣令人激賞。
-
美眾院通過400億美元法案 助烏克蘭抵禦俄國侵略
2022-05-11 14:26:36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投票通過一項增援烏克蘭的400億美元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表決,預料可能會在本週末或下週通過。與此同時,華府警告俄烏衝突恐陷入持久戰。
-
中共打壓台灣芒果 吳釗燮:怎找到水果鼻子做PCR
2022-07-01 22:55:00中國澳門以台灣芒果驗出Covid-19為由暫停輸入,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反譏,這是經濟脅迫,用的是怪異又毫不具說服力的偽裝,「到底他們怎麼找到這水果的鼻子來做PCR檢測?」
-
台懲白俄!吳釗燮喊話國際:若中共攻台比照制裁
2022-05-07 21:36:56外交部昨天(6日)宣布,考量白俄羅斯協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並回應國際社會呼籲,因此對白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限制部分高科技產品輸往白俄羅斯。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7日)出席歐洲節活動,強調台灣與國際站在正義的一方。吳釗燮也提到,台灣未來如果遭到中共武力威脅或侵略,希望國際社會也能比照制裁這種侵略行為。
-
外交部:助俄侵略烏克蘭 即日起經濟制裁白俄羅斯
2022-05-07 18:00:11外交部表示,考量白俄羅斯協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並回應國際社會的呼籲,今天起對白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公告增列「輸往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對白俄羅斯採取與俄羅斯相同的出口管制措施。
-
獲贈80萬美元 烏克蘭利沃夫市長手按心口對台致謝
2022-06-15 16:47:05外交部今天發布烏克蘭利沃夫市(Lviv)市長薩多維(Andriy Sadovyi)拍攝的感謝台灣影片,薩多維在影片中手按心口神情真摯地對台灣表達大大謝謝,強調台灣人民善心捐贈該市的80萬美元,幫助烏克蘭流離失所的婦孺老人獲得醫療照護。
-
撤離馬立波 烏平民:你無法想像我們經歷了什麼
2022-05-02 11:56:12在烏克蘭圍城馬立波的亞速鋼鐵廠下方,有著迷宮般的隧道和避難所,烏斯馬諾娃蜷縮其中,當俄軍炸彈如雨點落在馬立波時,渾身沾滿灰塵的她害怕極了,心臟彷彿要停止跳動。
-
烏克蘭女力在台灣 為戰區無聲的女性募資
2022-05-02 19:18:24烏俄戰事持續未歇,由台灣女性創業家與7名烏克蘭女性發起的Divchata Power募資專案預計7日截止,目前已募到超過新台幣100萬元,長期目標希望達到500萬元,以協助2000名身處烏克蘭境內婦幼避難所需。
-
外交部嚴正譴責中共軍演 吳釗燮9日召開國際記者會
2022-08-09 11:36:13外交部今天指出,中國無視國際社會的譴責和關切,以及要求立即停止軍演的呼籲,進一步宣布將在中國外海長期軍演,外交部再次予以最嚴厲的譴責,並嚴正要求中國政府立即停止升高緊張情勢以及無理脫序行為。
-
中共軍事恫嚇引撻伐 外交部:逾300議員挺台
2022-08-06 21:17:20中共報復美國眾議長裴洛西訪台,對台武嚇升高台海緊張,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以及將近30外台灣駐外長,近期接受主流媒體訪問,為台灣發聲。外交部表示,國際上已經有超過300位國會議員支持台灣,譴責中共的軍事恫嚇。
-
俄諾貝爾獎得主拍賣獎章 獲逾30億捐烏受難兒童
2022-06-21 11:45:21俄羅斯獨立報「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章今天以1.035億美元(約新台幣30.743億元)拍賣出去,所得將造福在俄烏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兒童。
-
吳釗燮華府智庫視訊演說 分享台抗中共威脅經驗
2022-06-29 18:18:49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天以視訊方式出席華府智庫論壇「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GMF)舉辦的年度「布魯塞爾論壇」(Brussels Forum)。他在會中分享台灣對抗中國威脅的經驗,並強調民主陣營團結抵禦中國威權擴張的必要性。
-
烏總統要求北約提供武器金援 俄權貴罕見反戰
2022-06-29 23:22:18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要求北約提供現代武器和更多金援,並表示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每月費用約為50億美元;俄國鋁業巨擘表示,莫斯科以軍事攻勢摧毀烏克蘭將是錯誤。
-
拜登與蕭茲達共識 不承認俄侵烏所掠領土
2022-05-06 21:58:42德國與烏克蘭修復外交裂痕後,德國總理蕭茲今天表示,很快會派外長造訪烏克蘭。另外蕭茲今天跟美國總統拜登通了電話,雙方都同意,不會承認俄羅斯入侵所得到的烏克蘭任何領土。此外,德國發言人指出,兩位領袖還同意烏克蘭需要進一步實質且持續的支持,來行使其正當自衛權。白宮聲明則提到,拜登對德國所提供的安全協助,以及近期的額外人道救援承諾表示歡迎。
-
烏克蘭哈爾科夫市長:感謝台灣人善心 盼戰後來訪
2022-06-03 18:58:08外交部長吳釗燮5月31日與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市長通話,代表台灣宣布捐贈200萬美元。哈城市長切列霍夫感謝台灣善心,盛讚「患難見真情」,並許諾會在戰局趨緩後訪問台灣。
-
烏克蘭救援亞速鋼鐵廠最後守軍 撤離行動不停
2022-05-17 17:39:47烏克蘭當局表示,撤出烏國南部港市馬立波(Mariupol)亞速鋼鐵廠(Azovstal)最後一批守軍的救援行動今天持續進行。在前一波行動中,已有264名軍人撤離。
-
澤倫斯基:俄封鎖黑海港口 數百萬人面臨飢荒
2022-06-10 08:50:36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控制沿海地區,使得糧食出口量大降,烏國總統澤倫斯基9日指出,這可能導致數百萬人挨餓。
-
吳釗燮與烏克蘭布查市長視訊 邀戰後台烏互訪|台灣速速看
2022-06-20 22:15:03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20日與烏克蘭布查市長費多盧克(Anatoliy Fedoruk)視訊通話,並代表台灣政府第4度援助烏克蘭,援贈布查市50萬美元,協助該市進行重建。布查市長則感謝台灣在非常時期挺身、伸出援手,患難見真情,烏國政府及人民將永遠記得此堅定支持與溫暖關懷。兩人也相互致邀,盼於戰後適時進行互訪,增加台烏互動。